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七章。最坏打算。(2/2)

杨鹏思忖着点了点头。

耶律寒雨道:“如今山西动员的十万民军已经快要抵达雁门关了,这些兵力不动,不过河南动员的十万民军,我认为是不是可以不调到雁门关来,而调往黄河东岸以防备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

杨鹏流露出思忖之色,一时没有说话。

耶律寒雨又道:“其实民军的作用在于防御,这二十万民军全部调到雁门关来其实作用不大!

不如分出一半放在关键的位置上,应当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杨鹏点了点头,“考虑到最坏的情况,那便是银州失守。

正如媚儿你刚才所言,一旦西夏军夺取了银州,以李宗道的能耐,十之八九会以主力东渡黄河抄我们的后路!

因此我同意媚儿的建议,将河南集结的十万民军调到河东防御。

虽然民军战力羸弱,不过抵挡一段时间应当是做得到的,有了这段时间,我们便可以采取应对措施了。

不过我可不希望真的出现那种情况!”

耶律寒雨点了点头,“这是最坏的情况,以杨将军和高将军的能耐,想必不至于到那个地步,只是我们不可不预作防备以防万一!”

杨鹏点头嗯了一声。

沉思了片刻,抬起头来,“就这么办!”

随即便拿了一张信纸铺到面前,拿起毛笔饱蘸墨汁,飞快了写了一封书信。

完了仔细检查了一遍,吹干了墨汁,折叠好,装入信封,扬声叫道;“来人!”

王开又奔了进来,躬身抱拳:“属下在!”

杨鹏将书信递了过去,“立刻派快马送到杜澄的手中。”

王开上前,双手接下书信,退了下去。

杨鹏坐在椅子上又沉思了片刻,便将所有这些事情暂时抛到了脑后。

看向俏立在一旁的耶律寒雨,看见耶律寒雨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不由的心头一荡,轻换了一声:“媚儿……”

耶律寒雨芳心一荡,红着娇颜道:“干什么?”

杨鹏一脸渴望地道:“我想和你到后面去说说话!”

耶律寒雨的娇颜立刻变得更红了,美眸中流露出妖媚冶荡的神情来,随即却使劲摇了摇头,“不好!

姐妹们随时都会回来找我们商议事情,要是被她们发现了,那我将来可就没脸见人了!”

“媚儿……”

杨鹏的眼神更加温柔了。

耶律寒雨只感到脑筋突然迷糊起来,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好,好吧……”

杨鹏听到这话,大喜过望,当即起身,牵着耶律寒雨的纤手就往回后面走去。

…… 不久之后,杨二丫小跑着回到大帐中,没看见杨鹏,便问大帐外的卫士,卫士告诉她主人和耶律王妃去后面的私帐了,杨二丫便绕过大帐来到一排帐篷前,那便是杨鹏和她们这些王妃临时居住的地方。

杨二丫对着正中杨鹏的那座帐篷走去。

可是还没到门口,就隐隐听见如诉如泣缠绵悱恻的娇yi 声传来。

杨二丫不由的停下脚步,早已是过来人的她立刻知道帐篷中正在发生什么事情了,一张娇颜立刻火烧起来,芳心怦怦直跳,只感到进退不得。

犹豫了一下,慌忙转身跑掉了。

……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燕云军方面和契丹军方面都在绞尽脑汁寻找雁门群山中可能的通路,契丹军为了防止燕云方面起疑,每天照常在城外列阵挑战,只是不再发起强攻了,几天下来,双方将士嗓子都喊哑了,可就是一个人都没死。

不得不提一下杨靖,那家伙,要不是有杨鹏在这里管住他的话,他早就提着他的那对板斧冲出去找人拼命去了!

这天傍晚时分,契丹军照常收兵回营。

耶侓虎城一进军营,萧洪便兴冲冲地迎了上来,顾不上行礼,急声道:“大王,末将打听到一个情况,在西边的深山之中住着一家猎户,听说他们当年曾经通过一条叫做鹰愁涧的险峻小路在辽国和宋国之间走私货物。

……”

耶侓虎城一直在等待这样的消息,一听之下双眼一亮,急声道:“快派人去把那家猎户抓来!”

萧洪连忙道:“末将已经派了五百名骑兵去了,两天之内应当会有回信!”

耶侓虎城点了点头,想起一事,问道:“告诉你这个消息的是什么人?”

“回禀大王,也是一家猎户!”

耶侓虎城皱眉问道:“难道那一家不知道鹰愁涧的位置吗?”

萧摇了摇头,“他们不知道。”

耶侓虎城看了萧洪一眼,“那家人现在在哪里?”

“就在军营之中。”

耶侓虎城的眼中流露出凶残之色,“不只希望这个消息泄露出去,知道这件事的人全部处死!”

萧洪应诺了一声。

夜幕降临了,萧洪派出的五百骑兵进入了险峻巍峨的群山之中。

这里的大山很高很险很陡,植被稀少怪石嶙峋,偶尔会有夜枭的鸣叫声突然涌现,然后在群山之间回荡。

一个骑兵看了看周围高大险峻的黑影,没好气地道:“***,咱们是不是上当了,这里怎么可能有人住?”

另一个骑兵道:“量那些猎户没那个狗胆!

他们又不是笨蛋,知道如果我们找不到的话,一定会回去找他们算账的,他们又不是活腻了,怎么敢撒谎!”

先前说话的那个骑兵点头道:“这话倒是不错!”

骑兵队长扭过头来喝道:“都闭嘴!”

两个骑兵悻悻然闭上了嘴巴。

“队长你看!”

一个骑兵突然指着远处叫道。

众人立刻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此时一轮弯月挂在天上,淡淡的月光洒在大地之上,大地一片朦胧,众人只看见远处半山腰上有一片松林,这在这片植被稀少的大山之中是十分罕见的,松林中隐隐约约透出灯光来,一明一暗,好似鬼火一般。

队长兴奋地道:“一定就是那里了,都赶紧了!”

随即五百骑兵便加速朝那边奔去。

在松林中,座落着一座用松木搭建的院落,这是一座圆形的院落,前面和中间是空坪,篱笆上晾晒着许多猛兽的毛皮,有花色斑斓的虎皮,有灰黑厚重的熊皮,至于狼皮什么的就更多了,空坪左边放着一个石碾子,右边整齐摆放着簸箕笤帚以及钢叉锁钩等打猎的用具;院落的左右两边各有一间木屋,右边那间木屋一片黑暗寂静无声,左边那座木屋亮着昏暗的灯火有人喁喁私语,而正中间的主屋里,一对老夫妇正和两个媳妇准备晚餐,那一对老夫妇都十分苍老的样子,皮肤也白了,腰也驼了,皮肤就好似枯树皮一般皱皱巴巴的,两个媳妇儿也不是什么美人儿,粗腰粗脚大手大脚,皮肤出招,神情呆蠢,典型的那个时代村妇的形象。

桌上已经摆上了各样肉食,相对于普通人家,这一家的生活显然是非常好的。

老公公见吃的基本上都摆上来了,于是冲两个媳妇儿说道:“去把你们男人叫来。”

两个媳妇儿恭恭敬敬地应了一声,便出了正屋,走到那间亮着灯光的木屋外停下脚步,年长的那个媳妇儿扬声喊道:“当家的,公公叫你们吃饭了!”

房间里两个男人的声音传来:“知道了!”

随即房门打开,只见两个穿着兽皮的男人走了出来,这两个男人年纪相当,高大粗壮,神情凶悍,一看就知道不是善茬。

两女人见男人出来了,便转身朝正屋走去,两男人则跟在后面。

两对男女相继走进正屋,朝坐在上首的父母拜道:“爹,娘!”

老妈妈笑了笑,很慈爱的模样,老父亲目无表情地道:“坐下吃饭吧!”

两个儿子两个媳妇便坐了下来,四个年轻人并没有立刻开动,而是等父母拿起筷子尝过之后这才开始吃,个个都狼吞虎咽的模样,男人固然不斯文,女人也是巾帼不让须眉。

老妈妈突然流露出忧心的神情,放下筷子,对老父亲道:“听说雁门关下,契丹军和燕云军打得可凶呢!

咱们这距离雁门关不远,是不是应该避一避啊!”

老父亲喝了一口米酒,放下酒杯,毫不在意地道:“怕那些做什么?

咱们这里是深山,上不接天下不接地,周围有没有镇甸,谁也不会到咱们这来!

这谁当皇帝也不关咱们的事!”

老大笑着对母亲道:“娘,你就别瞎操心,啥事都不会有!

之前大汉国被大辽国所灭,咱们这里不照样好好的吗?

外面的事情跟咱们没关系!

谁当皇帝都不要紧,总有人要咱们的珍贵毛皮!”

老二含着满口的食物,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使劲把食物咽了下去,大声道:“大哥说的对!

娘,您就别瞎操心了!

就算有不长眼的跑到咱们这来,我和大哥那可也不是吃素的,豺狼虎豹都不是咱们的对手,何况几个鸟人啊!”

毕竟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