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八章,皇宫闲谈,(2/3)

穆贵妃拍了拍胸口,“真是让人担惊受怕呢!”

看了一眼刘贵妃,调侃似的道:“妹妹不去说书真是浪费了人才了!”

刘贵妃嫣然一笑,“我说给姐姐听就好了!”

穆贵妃想到刘贵妃说的‘巨大的代价’,好奇地问道:“吐蕃人付出了什么代价?”

刘贵妃皱眉道:“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好像赔了很多钱,还把他们的格桑公主送给了燕王,这岂不是巨大代价?”

穆贵妃微笑着,心里替杨鹏高兴,不过在这高兴的背后却也有一丝丝的醋意,有一个不相干的女人去了他的身边。

穆贵妃的心中不由的涌起一种冲动来。

“姐姐,你在想什么呢?”

刘贵妃见穆贵妃闷不做声,时而欣喜、时而烦恼的模样,于是好奇地问道。

穆贵妃一惊回过神来,感觉自己的心事好像被对方发觉了,绝美的容颜唰的一下绯红了起来。

刘贵妃见此情景,更加奇怪了,“姐姐,你怎么了?”

穆贵妃捋了捋秀发以掩饰自己的情绪,说道:“没什么。”

刘贵妃也就没细究了,自个儿发起呆来。

穆贵妃见状,微笑着问道:“妹妹在想什么?”

刘贵妃皱了皱眉头,“姐姐,都说读书的男子才是人才,才是好男儿,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可是,当天下倾覆,恶流涛涛之际,读书人的表现却连我们这些妇孺都不如,惊慌失措,毫无担当,贪生怕死,背叛祖宗!

倒是那些个草莽中人,大字不识一箩筐,却毫不畏惧,舍命反击,即便不敌,也不堕了祖先的威风!

姐姐,为什么看到的事情和我们听到的说教完全不同呢?

这读书,究竟是让人变好了,还是让人变得更坏了?

我时常在想,要是咱们大宋的文化不是这样繁荣,而是像先秦战国年代那样蒙昧,是否外族人反而就打不进来了,而是我们去打他们?”

穆贵妃笑道:“妹妹怎么突然想这些事情?”

刘贵妃道:“这几年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不由得我不想啊!”

看了一眼穆贵妃,“姐姐,你能够回答我的问题吗?”

穆贵妃苦笑道:“恐怕我也没法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是在契丹人入侵之前,这个问题倒是很好回答,读书自然比不读书要好,可是在契丹人入侵之后,哎,读书人的表现实在是令人失望啊!

我也不知道男子究竟是该读书呢,还是不该读书!

不过燕王那样勇猛无敌的人,却是学富五车的才子呢,所以这个事情真不好怎么说!”

刘贵妃笑道:“说起燕王的文采,实在是令人惊叹呢!

没想到他那样英勇无畏的一代战神,居然还会有那样柔情似水的一面!”

说这话时,刘贵妃的美眸中闪烁着异彩。

穆贵妃见了,不由的心中狐疑。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穆贵妃便起身告辞了。

从皇宫出来,一身戎装的颜姬立刻迎了上来,抱拳道:“娘娘。”

穆贵妃道:“回水云庵。”

随即便在贴身侍女飞絮地搀扶下登上了挂着重重纱帐的马车。

颜姬翻身上马,扬声道:“回水云庵!”

随即队伍便朝水云庵行去。

回到水云庵中,赵佑迎面奔了上来,他的身后跟着柳妍、赵香儿、甄瑶、王露四女,“母后,问到师傅的情况了吗?”

赵佑兴冲冲地问道。

穆贵妃嗔道:“也不关心母后辛不辛苦,就问你师傅!”

赵佑连忙双手握住穆贵妃的纤手,摇着小屁股撒娇道:“佑儿最喜欢母后了!”

穆贵妃轻轻地捏了捏赵佑的鼻子。

柳妍四女拜道:“娘娘!”

穆贵妃对她们道:“不必多礼。”

随即牵着赵佑的手走到旁边的石桌边坐了下来,颜姬站在穆贵妃的身旁,飞絮站在另一边,柳妍等四女则站在颜姬身后,紫菊送上来两碗茶水,退到了一边。

赵佑见母后端起茶碗慢条斯理地喝茶,很焦急,可是又不敢催促母后。

好不容易等母后喝好了茶,忍不住道:“娘,师傅的情况怎么样了?”

穆贵妃见儿子这样焦急,不由的笑了笑,理了理思绪,便将她在皇宫中听到的情况说了出来。

众人听说燕云军又大败了西夏人,还打败了吐蕃人,都非常兴奋的模样,那感觉就好像是自己赢得了战争一般,赵佑无比崇拜地道:“我就知道没有人是师傅的对手,师傅是不可战胜的!”

众女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

赵佑突然想起一件事情,连忙对穆贵妃道:“娘,你等下我,我去那件东西!”

说着就兴冲冲地奔进了旁边的木楼。

穆贵妃十分好奇。

片刻之后,只见赵佑捧着他的作业本奔了出来,小小的身子,大大的作业本,奔跑的姿势实在是可爱极了!

赵佑奔回到穆贵妃面前,将作业本放在石桌上,打开其中的一页,随即扯着母亲的手掌兴冲冲地道:“娘,你看看!”

穆贵妃怀着十分好奇的心情拿起赵佑的作业本看了起来,看着看着脸上流露出了惊讶的神情,仔细看完了,难以置信地问赵佑:“赵佑,你师父的行动你在之前竟然都预料到了?”

赵佑笑眯眯地点了点头,“那当然!

我和师傅就叫做心有灵犀一点通呢!”

众女笑了起来。

穆贵妃揉着赵佑的脑袋,欣慰地道:“你虽然没有你师父那种威临天下的气概,不过却和他一样智慧,娘真是太高兴了!

……”

赵佑咧嘴笑着,要是有小尾巴的话一定会一翘一翘地动起来。

穆贵妃随即皱起眉头,十分担忧的样子,她在想,赵佑虽然贵为王爷,但皇家的事情是最无情的,赵佑如此聪慧,只怕,只怕会给他带来灾祸啊!

一个念头突然涌起,她想要带着赵佑逃离汴京前往燕京。

“娘,你在想什么?”

赵佑好奇地问道。

穆贵妃犹豫了一下,决定把自己的想法说给这个智谋不凡的儿子听听,看他有什么有什么看法,一念至此,便微红着娇颜说道:“赵佑,娘想要去燕京,你觉得如何?”

赵佑听到这话,立刻欢呼起来,随即垂下头思忖起来,好半晌之后说道:“恐怕暂时不是时候呢。

就像我们之前所说的那种情况,我们如果去了燕京,势必会让汴京对燕京横生猜疑,对于师傅来说将十分不利!

目前,师傅的政策显然是与汴京和解,好集中精力对付西夏契丹人,咱们要是这么做了,肯定会打乱师傅的不俗,这不好。”

穆贵妃轻轻地叹了口气。

颜姬问赵佑:“殿下,你认为什么时候才是离开的时机呢?”

众女的目光又都汇聚道赵佑的身上,赵佑想了想,“等辽国、西夏不再对师傅的燕云构成威胁了,就是我们离开的时候了!”

众女沉默起来,柳妍叹了口气,“那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王露突然问道:“殿下为何只提辽国、西夏,却不说吐蕃,难道燕王他并没有要打败吐蕃的意思?”

众女也好奇起来,看向赵佑。

赵佑摇了摇头,“至少师傅现在的政策是稳住吐蕃,燕云如今的力量虽然强大,可是还是要尽可能地避免多线作战为好,因此与朝廷和解,稳住吐蕃就是必须的政策。

只有这样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而吐蕃,刚才听娘说的,他们显然已经被师傅打得落胆了,否则也不会把他们的格桑公主送给师傅,因此稳住吐蕃这一点是做得到的。”

众人都不禁觉得赵佑说的很有道理,点了点头。

颜姬看了一眼小小的赵佑那样一副大人的模样,感觉有些好笑,又感觉不可思议,他小小年纪居然就有这样透彻的眼光,长大以后真不知道是怎样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呢?

会不会是第二个燕王?

颜姬随即摇了摇头,绝对不会,赵佑聪明是聪明,可是却完全没有燕王那种舍我其谁横扫天下的气势,那样的男人是独一无二的!

颜姬想得痴了。

赵佑低着头喃喃道:“燕云这段时间扩张得十分迅猛,而且钱粮消耗十分巨大,军队损失也肯定不小,应该会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休整。

之后,师傅的目标会是哪里呢?

应该是西京道了吧?”

视线转到凤翔府。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