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一章,辽国韩家(2/3)

白衣女子在青衣男子身侧施礼,轻声说了一句。

青衣男子站起身,略弹衣袖,拱手向杨鹏施礼,“鄙人韩清。”

杨鹏回礼,“琉球易行。”

化名而已,只要杨鹏不暴露身份,用什么名字都是次要的。

两个人在互相施礼的同时也在打量着对方,韩清给杨鹏的感觉,就像是在面对一个汴京城里读书人。

温文儒雅,颇具公子气质,即便是身世显赫,身上也看不到任何的傲气。

在韩青清眼里,杨鹏这个琉球钱行的东家,也没有他幻想中的那一身铜臭,更不是大腹便便,反而是一个不卑不亢,身具傲骨的读书人。

至少,在韩清遇到过的读书人里,能在他面前做到不卑不亢的人,很少有。

清对杨鹏的第一感观不错,他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易兄请。”

“韩兄请。”

互相寒暄了一下,杨鹏盘膝和韩清相对而坐。

沈鹏和白衣女子伺候在一旁,随时等候传唤。

清在烹茶,烹的还是清茶,而不是大宋士大夫们喜欢的茶汤。

一碗滚烫的清茶烹好了,韩清递到了杨七面前,笑问道:“易兄是商人?”

杨鹏端起了清茶,抿了一口,眉头一挑,略微有些错愕。

韩清烹的茶叶,居然是南国的茶园里出产的一种名叫稻花香的茶叶。

这种茶树种植在距离稻田不远的地方,稻子长开了以后,迎风一吹,稻花纷纷洒落在了茶叶上。

在稻花的熏陶下,茶叶天然的染上了一丝稻花香,故而得名。

杨鹏是最喜欢这种稻花香的。

由于大宋出产的茶叶都是发酵的红茶,杨鹏喝不惯,所以杨彤经常给杨鹏备上一些稻花香在家里。

杨鹏没想到居然能在辽国,遇到一个和自己品味差不多的人。

杨鹏一边细细品茶,一边回答韩清的问话,“算不得是商人,行商也只不过是恰逢其会罢了。

本质上,我依旧是一个读书人。”

韩清似乎很满意杨七的答案,点点头,又问道:“那么,易兄就以读书人的角度,帮我看看,我这房内收藏的画卷典籍,那一本最具价值。”

杨鹏愣了愣,摇头笑道:“你这是在质疑我读书人的身份。”

韩清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开口。

杨鹏应邀,巡视了一圈,仔细的观察了一下韩清的收藏后,重新坐会了原位,笑道:“韩兄还真是收藏大家,在你的收藏里,不乏孤本、名人字画。

要论最有价值的,莫过于那一幅张旭的狂草。”

韩清笑眯眯的说道:“易兄此言差矣,张旭的狂草虽然难得,但是存世不少,以后未必没有超越他的人存在。

所以,韩某认为,韩某的收藏内,最具价值的,应该是杨鹏的一诗、一词、一画。

杨鹏可谓是天纵奇才,习文短短一年,就练就了满腹经纶,诗才更是冠绝天下。

除此之外,杨鹏创出的素描画派,自成一家。

独创的瘦金体,更是有大家风范。

最重要的是,杨鹏人今岁才二十有一。

如此人物,我等只能望其项背。

即便是再过千百年,也无人能超越。”

韩清一脸倾佩的表情,搞得杨鹏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杨鹏很想告诉韩清,让他再等几年,等他掐死了年幼的苏老泉,把苏轼灭在萌芽之中以后,韩清再吹捧他无人超越也不迟。

当然了,这话杨鹏只能想一想,没办法说出来。

而且,就算是他真碰到年幼的苏老泉,也不会真的这么做。

顶多把苏老泉收入到门下,当一个记名弟子。

然后让以后的苏轼苏大吃货,一辈子站在他的光辉下过活。

也归正传。

让杨鹏没想到的是,韩清居然是自己的粉丝。

杨鹏唯有陪着韩清,厚着脸皮,一起吹捧自己,把自己吹的天花乱坠的。

一开始吹嘘杨鹏人,韩清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

杨鹏努力回忆着自己抄过的诗词,吟出来,每一首都加以赞扬。

一下子就得到了韩清的认可。

韩清几乎把杨鹏引为了知己,无话不谈。

白衣女子在一旁听的心驰神往的。

知道内情的沈鹏,翻着白眼,嘴角抽搐,差点儿羊羔疯都犯了。

韩清和杨鹏也没光顾着聊杨鹏人,在话题扯开了以后,两个人也抽空聊了聊正事。

“易贤弟,听闻琉球钱行是琉球皇室所设,琉球皇帝又姓易,莫非易贤弟乃是琉球皇室之人?”

两个人在交谈的时候,曾经互相通禀年龄,杨鹏比韩清小一岁,因此被称之为弟。

杨鹏摇头笑道:“琉球钱行只是假托于琉球皇室之手,并不是琉球的产业。

我虽和琉球皇帝同姓易,但是却并没有血缘关系。

说来也惭愧,陛下在创立琉球的时候,我祖父曾出重金支援与陛下。

陛下在立国以后,怜悯我祖父的功德,赐下易这个皇姓。

本质上,我们家还是我们家,一个纯粹的商户。

琉球皇室是琉球皇室,跟我们却并非一家。”

韩清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没想到这其中还有这么一番故事。

如若今日没有见到易贤弟,为兄还了解不了其中的道道。”

杨鹏讲述的这个故事,很明显也是摸着韩清的脉搏讲的。

韩家也面临着赐姓的问题。

因此韩清对于琉球的说法,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

“皇室尊贵,贤弟祖父能蒙南国皇帝赐姓,也是福缘深厚。”

这话听着是在夸奖杨鹏,实际上何尝没有安慰自己的意思在里面。

改姓耶律,或许对于韩家来说,能让韩家的富贵更上一层楼。

可是,从小崇尚汉学的韩清,却觉得这有种背宗忘祖的感觉。

他其实并不赞同韩家改姓的问题。

奈何,他老子和皇太后打的火热,又是一家之主,他的决定谁也无力阻止。

“哎~”

韩清长叹了一口气,索性不去再想这些烦心事儿,他对杨鹏道:“易贤弟,今日为兄请你到此处赴宴,主要为两件事儿。

我们族中有人看中了你们琉球钱行的财力,所以想在里面掺一脚。

但是他们又怕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在得知了你这位钱行的东家到了上京城以后,就派我出来,探查一下钱行的底细。”

韩清顿了顿,坦言道:“为兄也不瞒着你,族里的人决定,若是你钱行背景身后的话,他们就选择跟你们采取合作的态度。

若是你们背景浅薄的话,他们就会生吞了钱行。”

杨鹏愣了愣,拱手道:“多谢正清兄告知。

只是贵族的族人,想要杀鸡取暖,就不怕崩掉了牙口吗?”

韩清感慨道:“他们随着我父的权力日益高涨,已经越发肆无忌惮了。

为兄虽然跟你谈得来,但也只能把实话告诉你,却不能帮上你。”

杨鹏笑眯眯道:“正清兄能坦然告之,我已经感激不尽了。

至于贵族的族人,想要吞掉我琉球钱行,是不是有些托大了。

辽国如今内忧外患,内部政局不稳,外部又有大宋这个强敌环伺,还要算上最近崛起的复兴关杨家。

如果再惹上我们琉球,不怕招来灭国之祸吗?”

韩清迟疑道:“他们认为,琉球距离我辽国甚远,并不足以形成威胁。”

杨鹏摇头笑道:“我琉球距离辽国随远,但也不是全无干涉战争的力量。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