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枪匠制度(2/3)
你怕他不教你么?”
何老二摇头说道:“你懂什么?
这是跟人学本事,还是殷勤些好!”
顿了顿,何老二说道:“一旦学会了技术,月钱就要涨到三两了,做步枪还有赏银,到时候我们家就真的有好日子了!”
何老二的媳妇笑道:“那等你出师了,我们可以再生个女儿养!
儿女双全!”
何老大不屑地瞥了媳妇一眼,转过身去,却忍不住笑了起来。
想到未来的好日子,只睡了三个时辰的何老二丝毫不觉的疲惫,只觉得浑身都有力气。
从水缸里倒了半盆水洗了把脸,何老二穿好满是补丁的衣服,往师父沈大贵家走去。
到了沈大贵的院子门口,何老二发现大门开着,几个在屋子里过夜的泥瓦匠和木匠已经爬起来干活了。
沈大贵比何老二早搬来希望庄七天,此时房子的修葺已经接近尾声。
有管队大人给的搬家银子,加上丰厚的月钱,沈大贵在房子的修葺上舍得用银子,各种用料下得十分扎实,此时看上去,快完工的沈家院子显得颇为体面。
院子里,沈大贵打铁的炉子,铁砧,各种工具都已经布置好,已经可以开始造枪了。
沈大贵看见何老二这么早就来了,笑道:“何老二,我这还没开炉呢,你就来了?”
何老二殷勤地说道:“师父,我是来看看你家修房子的事情,看我有什么可以帮上忙的地方。”
听到何老二的话,沈大贵笑了笑,亲热地说道:“来,来,看看。
要你帮忙地方多着呢!”
虽然沈大贵这么说,但其实沈大贵的院子已经基本修好,并不需要什么帮忙。
沈大贵拉着何老二看了一圈,只见他院子里几个泥瓦匠来回穿梭糊墙贴瓦,两人只是看了个热闹。
看了一刻钟,沈大贵的另一个学徒也来了。
沈大贵说道:“既然你俩都来了,我们就开炉做燧发枪的枪把!
我在前面示范,你两在旁边仔细看着。”
想了想,沈大贵说道:“你们也是老铁匠了,敲打出一根粗枪管恐怕你们都懂得如何敲,但是你们知道如何把枪管内膛磨直吗?”
何老二听到沈大贵这句问话,就知道沈大贵是全心全意教授丝毫不准备藏私了,不禁心里一喜。
“还请师父教授!”
沈大贵点了点头,说道:“用钻头每磨一次内膛,就要举起枪管对着光亮处瞄一下,看能不能看个通透。
如果不能看通透,就要用锤子敲打挡住光线的部位,把挡住光线的部位敲直,直到整个枪管内膛是笔直的为止,然后再用粗一些的钻头再磨!”
“这里面的诀窍,要动手做过才明白。
今天是第一天,你们两人先看我操作!”
张罗完了步枪打造的事情,张翔就开始招募士兵了。
在大宋这年头没有武力,赚再多银子也是空中楼阁,迟早要被契丹人和大宋的豪强给掠去。
杨鹏有心把盐作坊和铁匠工坊都搬到希望庄的新的工业区里面,放在自己管理的地方,这样保密工作好做,也更加安全。
不过希望庄太小了,庄里已经没有空闲的房屋,无法容纳近两千工人和家属住下来。
所以杨鹏首先要做的是贴着希望庄兴建一个新城,在新城里建设厂房和住宅容纳工人。
建新城就要修建新的城墙,杨鹏准备把这件事情交给新招募的士兵做。
杨鹏计划招募两千士兵,一个希望庄管队当然不需要这么多营兵,杨鹏要招募的士兵全部作为自己的后备力量。
大宋将领广泛雇佣私兵,因为营兵是属于朝廷的,无论将领在营兵身上花多少钱把营兵训练得多精悍,一纸调令下来就人走茶凉,为别人做嫁衣了。
大宋官场混乱,即便是带兵的将领们也没有安全感,普遍把银子花在可以一直跟随自己的私兵身上。
就连上阵打仗,主力也是将领的私兵。
这种情况已经变成大宋的一个惯例。
杨鹏作为一个自己组建军队的人来讲,当然也不愿意辛苦打造出强悍军队后被人一纸调走,到时候自己的燧发步枪士兵全部变成别人的手下。
那样的话,不但是为别人做嫁衣,而且自己燧发步枪的秘密就全泄露了。
所以杨鹏不准备扩大希望庄庄兵规模,而是招募两千士兵。
当然,对外说法是士兵,对内杨鹏把这第一支武装称为选锋团。
杨鹏不习惯大宋某某军某某营的军队叫法,准备用师、团、营、连、排这样的名称来称呼自己的部队。
这种的叫法比较直接,自己人一下子就能看出部队人数的多寡。
招募士兵对应募者的要求就比工人高多了:这些士兵必须是十六到二十二岁的男性壮丁,身体健康没有毛病。
而且这些士兵随时要离家出征,上战场打仗那可是有阵亡风险的,不比得工人那样在安全的后方工作,所以杨鹏给他们定的月钱就相对比较高了:一个月三两银子,同时也像其他工人一样供应三餐,三餐有肉。
杨鹏让人写好招士兵的告示,在告示上注明了月钱待遇,特别强调士兵是希望村东家杨家的家主——如今水泥工厂和食盐作坊的高福利已经传遍了希望庄,杨鹏当然要拿来使用。
写好了招募布告,杨鹏让张翔快马把布告贴到希望庄里,便在希望庄外布置体检面试的场地了。
华彰看到希望庄军官厅旁边贴的招兵布告,第一时间冲到了蒋充家里。
“蒋充,蒋充!
张翔大人招士兵了!”
蒋充穿着一套补丁最少最体面的衣裤走出来,说道:“我知道了!”
华彰喘了口气,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蒋充说道:“这几天我都在官厅那里转悠。
中午他刚贴出布告,我便看到了。
下面的小字我不认识,但招兵那几个大字,我还是认得的。”
华彰点了点头,说道:“我听官厅里识字的刘老爹说,官爷这次招的是士兵,一个月月饷三两,还三餐管肉!
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蒋充不认识太多字,看不懂告示上写的细节,此时听到这待遇也是一喜,强自镇定地说道:“希望庄张翔在招人,那待遇是差不了的!”
顿了顿,蒋充说道:“走!
我们这就去南门外去应募家丁!
要是能进管队大人的队伍,我们就算是翻身了,要不了几年就有银子成亲了!”
“走!”
两人同行,走到城外的招募场地,看到那里立起了几个大帐篷。
两人走近一看,看到每个帐篷里都摆着了十几张桌子,那些桌子后则坐着希望庄的管事人员。
除了桌子,有几个帐篷里还摆着一些奇怪的器具。
虽然布告刚刚贴出来,但来应募的人已经不少了。
蒋充一眼望去,觉得大概有两、三百人在各个帐篷前排队。
两人在那里张望了一阵,便有一个负责张罗的小厮走上来问道:“你们是不是来应募家丁的。”
华彰赶紧答道:“是呀,我们是来应募士兵的,不知道怎么个应募法呢?”
那个小厮给两人发了两张画满格子的硬纸片,说道:“拿着这硬纸片,进第一个帐篷里排队做身体检查,通过了以后让体检官给你盖印。
然后去第二个帐篷盖印,第三个帐篷盖印,依次走完所有的帐篷盖好六个章,最后到最后的帐篷里面试。”
蒋充看了看手上的硬纸片,喃喃问道:“如果身体检查没有通过怎么办?”
小厮笑道:“那就是不合格,可以回家了!”
蒋充咧了咧脸,再不言语,便和华彰一起往第一个帐篷里走去。
进了那帐篷里,蒋充看到五个奇怪的大尺子。
那些尺子都用一个架子竖在地上,上面有一块活动的木板。
应募家丁的人在各个尺子前面排队等待,轮到了就脱了鞋子站在那木板下面,似乎是在量身高。
蒋充第一次见到这么专业的量身高器具。
有了这样的器具,量身高只需要摁一下木板就能得到准确数字,实在是精巧。
蒋充看着那身高尺,越发觉得管队大人不同寻常了。
更别说管队大人发明的这排队的主意了,真是节约了所有人的精力。
蒋充和华彰学其他人的样子,找了个人少的队伍排队,不一会就轮到了。
蒋充脱了鞋往那里一站,量身高的人就把那块木板往下摁顶在蒋充的头上,唱道:“一米七零,合格!”
然后旁边一个人在蒋充的硬纸片第一栏上盖了一下私章。
“去下一个帐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