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二章。三州教育,(2/4)

一旦给你们培育出了知书达理的女儿,你们还能平白无故的多要一份彩礼。

老子花钱,你们享福,你们还好意思在这里跟老子说女娃娃读书有啥用。

一群没读过书,受穷了一辈子的穷鬼。

还想让子女都受穷不成?”

杨德政鄙夷的道:“老子就是见不得你们受穷,才想方设法的让你们发财,让你们过的好一点。

看到这些钱了没,再去胜州看看那些跟着老子发了财的暴发户。

再去大宋看看,再去辽国看看。

除了老子愿意带着你们发财,愿意帮你们发财之外,谁还愿意带着你们发财?

那些人,恨不得搜光你们身上的所有钱财,恨不得连你们的骨头一起吞了。”

“哼!

你也只是沽名钓誉,培植势力,图谋不轨而已。

别把自己讲的那么好,你就是狼子野心。”

有一个读书人打扮的人,在人群里鄙夷的骂道。

杨德政瞅准了他,冷冷的笑道:“这复兴府、大同府,两府,是老子说了算。

你说老子图谋不轨也好,说老子狼子野心也罢。

老子不管你是什么人,立刻给我消失。

老子就算是带着代州的百姓们去死,那也是让他们在喝酒吃肉的路上去死。

总好过你们这些沽名钓誉的家伙。

脸面上说为百姓好,背地里却一个劲的从百姓手里敛财,甚至还用暗刀子,一个劲的压榨他们。

在这大同府和复兴府。

能跟老子面对面说话的,只有那些从辽国战场上下来的老卒。

你还不够资格。”

那个脸色涨红,盯着杨德政吼道:“杨德政,你也是儒门弟子,怎敢如此辱没儒门中人?”

杨德政嗅之以鼻,“就你也配称之为儒门中人?

我呸。

给我赶走他。”

杨德政彻底的在百姓们面前,表现了一把什么叫仁义,什么叫霸道。

百姓们在今天,也算是彻彻底底的领略了,杨德政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杨德政讲的全部是大白话,他们全部都能听懂。

杨德政是不是图谋不轨,是不是狼子野心,他们真的不在乎。

他们只在乎,杨德政对于他们的好。

至于所谓的读书人,以前百姓们或许会敬畏。

但是现在他们不会。

因为按照杨德政的说法,以后大同府和复兴府内的百姓,有一半都可以称之为读书人。

瞧!

我家崽子认识了一千个字,会读两本书,也是各读书人。

老子还不是天天打他屁股?

读书人,也就那么回事。

钱财动人心,特别是大笔钱财出现在很多人眼前的时候,很容易引人眼红,也很容易引人铤而走险。

即便是杨德政白天在杨府门口说的天花乱坠,到了晚上以后,还是有许多的亡命之徒潜入到了杨府,准备抢夺财物。

一晚上时间。

冲进杨府里的贼人,多达十六拨,人数有一百人之多。

其中大多都是游荡在大同府城内的游侠儿。

似这些游侠儿,居无定所,对于代州也没有多少归属感。

所以,杨德政白天讲的东西,对他们根本不起作用。

杀戮的日子持续了四天。

直到第五日,杨府门外一排排的旗杆上挂满了尸体以后,再次冲进杨府的人,就变少了。

而杨德政,就像是没事儿的人一样,陪着柴郡主和醒,在家里玩闹。

杨延昭对杨德政这种尸体挂在府门口的行为十分的不满。

虽然已经到了初秋的日子,可是太阳依旧毒辣。

尸体挂在外面久了,就会弥漫出一股臭味。

杨延昭闲暇了以后,平日里就喜欢在院子里的演武场内练功。

如今一道演武场,就要忍受那浓烈的尸臭味,这杨延昭很不爽。

饭桌上。

杨府内的人,围着满了一张桌子吃饭。

杨延昭坐在主位,不断的通过冷哼声表达自己的不满。

柴郡主撇了杨延昭一眼,无奈的摇了摇头,问正在闷头扒饭的杨德政,“大郎,那些钱财,你真就准备搁在府上放着?

府里的大部分的地方,现在都被你塞满了。

有那些钱财在,为娘近几日睡的都不踏实。

整夜整夜的都有人在外面闹腾。”

杨延昭现在觉得儿子比自己本事大,所以很没面子,所以他不想跟杨德政说话。

他的意愿,现在都是在柴郡主的嘴表达。

杨德政往嘴里扒了一口饭,然后把碗放在醒面前,示意醒给他夹菜。

醒无奈的瞥了他一眼,给他碗里添上了菜。

按理说,醒一个妾室,是没有资格上这饭桌吃饭的。

不过杨德政第一次带着醒进来吃饭的时候,也没人反对。

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习惯了。

现在的醒,已经认命了似的,任由杨德政欺负着。

杨德政虽然没有采摘了这一朵娇花,但是也脱不了多久。

醒为杨德政夹上菜,杨德政一边扒拉,一边回答道:“娘,那些人就是显得,过段时间,整个复兴府和大同府,都要大兴土木,到时候就没那么多人闯杨府了。

这些钱财,放在府里的日子也不会太长,过几日,我就会秘密的送走。”

柴郡主点了点头,道:“那就好……这么一大笔钱放在家里,娘心里总是不踏实,还是尽快的弄出去好。”

杨延昭沉吟了许久,咳嗽道:“多少留点,如今老夫也没有俸禄了,还有一大家子的人要养。”

放在以前,杨延昭是绝对说不出这话的。

可是今时今日,杨延昭实在扛不住了。

杨德政虽然捞银子的本事够大,但是往府上拿的却不多。

加上之前杨德政两次折腾了一下杨家的家底,如今没有了俸禄的老杨,日子也过得不好。

现如今,家里度日的银子,都是八姐支援的。

杨延昭脸皮子薄,不可能跟自己的妹妹要银子,只能问儿子要。

听到了杨延昭开口,杨德政明显有些愣了。

他有些愕然的看着杨延昭。

杨延昭脸色顿时一黑,“不愿意算了,老子也没指望着你给的银子过活。

回头全都拉走。”

杨德政赶忙摆了摆手,道:“爹,您别误会,我可没说不愿意。

这银子拉回来就是给家里人花的。

不过,这么大的一笔钱,放在家里肯定不妥当。

回头我派人把金银都融了,做成金银砖,给家里留下一千万两。

我再往天京新城钱行存一千万两。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