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六章,天蹦地裂。(2/4)

那么,辽人这十天时间到底在做什么呢?

…… 且不说辽人有什么阴谋,单单说道汴京城。

一片阴云已经笼罩在了杨德政的头上了。

赵恒几乎把牙齿咬碎了,盯着庞太师道:“那你说,朕该怎么办?”

庞太师沉吟了片刻,低声道:“老臣怕说出来,陛下要怪罪老臣。”

“朕恕你无罪。”

庞太师拱了拱手,道:“为今之计,唯有暂时撤回前往代州的高虎和丁胃,命他们二人带领兵马去剿灭符家反贼。”

赵恒不甘的吼道:“就这么放过杨德政那个乱臣贼子?”

庞太师苦笑道:“相比而言,符家的危害更大。

杨家虽然有不臣之心,可是并没有举起反旗。

杨德政也承诺,终生都不会叛出大宋。

杨家就像是黏在大宋身上的一块墨点,并不会对大宋造成什么伤害。

一旦时机成熟以后,随时能够拂去。

符家不同,符家造反,牵连甚广,几乎西南沿海的地方,都被牵扯在内。

符家就像是一块毒瘤,会不断的侵蚀大宋,甚至会给大宋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赵恒咬牙切齿道:“放过杨德政那个乱臣贼子,朕不甘心。”

此刻的赵恒完全不像是一个皇帝,更像是一个赌气的孩子。

庞太师幽幽的叹了口气道:“陛下完全可以令曹枢密使去剿灭折杨两家……”

庞太师一句话把赵恒怼的不轻。

让人家杨鹏的密友去剿灭杨德政,这种事情赵恒可做不出来。

先不谈曹彬会不会大义灭亲,就算曹彬愿意,赵恒也不敢让去。

一年之内,两次造反叛乱,已经让赵恒有点惊弓之鸟了。

赵恒被庞太师怼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半晌,生硬的吐出了一句话。

“且容杨家的小崽子再猖狂几天。”

当即,赵恒就下令,调回了正在行军中的高虎和丁胃,让他们带领着兵马,直奔姑苏。

皇帝的旨意,基本上都是八百里加急。

高虎和丁胃,两位将军,带领着十万禁军,刚出了开封地界。

召回他们的圣旨就摆在他们面前了。

丁胃有些难以置信,“符家这个时候凑什么热闹?

就符老二那个废物,也有资格造反?”

几乎汴京城里,所有的将门老将,都瞧不起符老二。

和符老大比起来,符老二差太远。

远到用云泥之别形容。

符老大在世的时候,符家坐稳第一将门的位置。

符老大一死,符老二就把符家折腾到了和曹家、高家、石家、王家等顶级将门的行列。

汴京城里的将门之间,暗地里都称呼符老二为汴京第一败家仔。

高虎拿着圣旨,脸色铁青的说道:“废物不废物,人家已经造反了,你还能拦着?

陛下既然已经下旨,我们只能调转马头去姑苏。”

两个人很默契的没有提到曹彬。

他们心里都清楚,曹彬这一张良弓,需要雪藏一下。

……符老二造反,帮杨德政化解了一次危机,杨德政全然不知。

此刻的他,完全处于震惊中。

在城门楼子里的临时帅帐内,陈耀带着一位老实巴交的庄稼汉,进入到了里面。

庄稼汉一进门就要行大礼,被杨琪拦下。

“你只管把你发现的事情说清楚,虚礼不必讲。”

庄稼汉面对杨德政、杨琪、杨贵、杨新四位身穿着闪亮铠甲的将军,明显有些局促不安。

陈耀在一旁帮他鼓劲,“放心大胆的说,说错了将军也不会怪罪你。”

庄稼汉点点头,迟疑了一下,道:“小人今早上山,想去砍点木头做房梁,进山以后,小人就遇到了许多大蟒,吓得小人连滚带爬的乱跑。

在乱跑的时候,小人在山上发现了一道挖掘的壕沟,壕沟里还有许多辽兵。”

“辽军?!”

杨德政一下子站起身,一脸不可思议。

杨琪、杨贵、杨新也一脸震惊。

杨新难以置信的道:“咱们在两侧的山上,布置了那么多陷阱,辽军怎么可能过来。”

杨琪皱着眉头,道:“他刚才说看到辽军在壕沟里,那么辽军肯定是掘土过来的。

咱们的陷阱大多设置在阳面,山阴面陷阱很少。

辽军用最笨的办法,悄无声息的破开了我们在山林里设置的陷阱。”

杨琪当即下令道:“杨新,你立刻带两千人马,搜索两侧的山林,遇到了辽军以后,不要打草惊蛇。”

正在这时,王行进入到了城门楼子道:“辽军杀过来了。”

杨琪面色凝重的道:“辽人的壕沟应该已经挖到山顶了。

他们这个时候突然进攻,就是为了给山上的辽军争取突袭的时间。”

杨德政沉声道:“杨贵,你带一万人马守住北山;五哥,你带一万人马去守住南山。

一旦辽军出现,就果断给我放火烧山。

哪怕把两片的山头烧成白地,也不能放辽军进来。”

关键时刻,杨德政也不迟疑,当场下了死命令。

杨桂和杨新拱了拱手,去带着兵马守山。

杨德政皱眉道:“一旦从城头上抽调走两万的兵马,咱们守城的兵马可就不多了。”

杨琪裂嘴,狰狞的一笑,“我早已为辽军准备了一份大礼,逼急了,我就把大礼给他们抬出来。”

杨德政好奇的看向了杨琪,杨琪却什么也不肯说。

二人登上城头的时候,辽军已经到了城下。

黑压压的辽军,勇猛的冲向了复兴关。

复兴关城头上,再次展开了一轮又一轮惨烈的厮杀。

换过了装备的复兴步卒和晋军战斗力成倍数的增长。

面对凶狠的辽军,他们表现的没有最初时那么慌乱。

仗着手上的兵甲之利,即便是在勇武上不如辽人。

也稳稳的占据了优势。

然而,辽军作战的气势,就像是海潮一样汹涌。

一轮轮的海潮冲过来,根本没有停歇的意思。

战斗一直持续到了夜晚。

辽军依然没有退去。

他们点燃了火把继续攻城。

城头上的复兴步卒和晋军将士,在以肉眼看见的速度锐减。

城头上的战事虽然惨烈。

但是杨琪和杨德政的目光,却不在城头上,他们的目光在两侧的山上。

他们心里都很清楚,这一站真正的目的是两翼的偷袭。

一旦被辽军偷袭成功,那么他们就会绕到复兴关身后,对复兴关造成两面夹击的趋势。

同时也会切断复兴关的一切补给。

“吼吼吼~”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