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剿灭汉贼。(3/4)
杨延昭咬了咬牙,道:“这儿孙,就是上天派来讨债的。
老夫肯定上辈子欠了那个孽障了。”
王贵愣了愣,哭笑不得。
杨延昭突然笑了。
“罢了,如果朝廷怪罪下来。
老夫就一力承担了。
用老夫一个人的命,换胜州几十万百姓的命,也划得来。”
王贵闻言,紧张的道:“老哥哥,您不会有事的。”
杨延昭和王贵,在两个人的时候,总是用‘老弟’、‘老哥哥’互称。
杨延昭似乎没听到王贵的话,他进入到了帐篷内,拿走了属于他的令箭和印玺,出了帐篷,跨上了马,扬长而去。
王贵盯着杨延昭的背影,神色复杂的低声道:“老哥哥,您是一个忠臣,一个直臣。
一个值得万人敬佩的人。
但是,大郎这么做,也许对杨家而言,并不是什么坏事儿。
我相信,大郎一定不会让您有事的。”
呼~一阵清风吹过。
吹醒了正在自语的王贵。
王贵当即命人擂鼓聚将,点齐了大同军的两万军卒,浩浩荡荡的开拔往胜州。
他和杨延昭心里都清楚,胜州不久的将来,将会有一场大战。
胜州丢失,辽人岂会善罢甘休?
暴怒的时候,小声的嘀咕了一句。
“那也比死了强。”
“啪!”
站在那个小声嘀咕的弱弱的汉子身边的老头,一个巴掌直接把瘦弱的汉子扇倒了地上。
老头子挺起了胸膛,大踏步的迈步到了杨延昭面前。
他苍老的脸上写满了凝重。
“将军,我们不是没有血性,也不是没有胆量。
虽然在辽人的压迫下,我们苟活了六十五年。
但是骨子里的屈辱,我们一刻也不敢忘。
小老儿只想问问将军,朝廷会不会把我们再次当成筹码卖给辽人?
辽军来临的时候,你的大军会不会扔下我们,独自跑掉?”
老头子的声音很轻,但是字字是血,句句是泪。
杨德政四处寻找了一下,一眼瞅见了站在他身边的陈耀腰间悬挂的长刀。
“唰~”
杨德政抽出长刀,奋力的斩在了郭府门前的石狮子上。
长刀瞬间崩成了两段。
杨七手握着刀柄,冷声道:“我杨德政在此,对天发誓。
谁再敢把你们卖给辽人,老子就算是把这天掀翻了,也要捅死他。
还有,老子杨字旗只要一日在这胜州,老子手下的复兴军,就绝不会放辽人入侵胜州一步。
老子的复兴军和胜州共存亡。
老子不仅要保住你们,老子还要带着你们去解救其他受苦受难的兄弟姐妹。
如违此誓,犹如此刀。
如违此誓,天地共诛。”
杨德政的话,说的句句有力,犹如刀枪一般,刺破了郭府门前的辽地汉民心中的恐惧。
“马面!”
马面扛着杨字大旗,匆匆跑到了杨德政面前。
杨德政从马面手里拿过了杨字大旗,郑重的问老头子,“小老儿,你叫什么名字?”
老头子挺直了腰板,朗声道:“小老儿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胜州王行。”
杨德政沉声道:“胜州王行,本将今日以复兴军主将的身份,征召你入伍。
从今日起,你就是我复兴军的扛旗兵。
我死,旗倒。
我若不死,战旗永立。
你可敢接旗?”
王行老迈的身躯,挺的更直了,他浑浊的眼睛开始变亮了,他踏前一步,朗声道:“属下王行,接旗。
将死,旗倒,将不死,战旗永立。”
杨德政把杨字大旗,交到了王行手上。
王行握着战旗,立的笔直,像是一下子年轻了十岁,眼中战意凌然。
很明显,王行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王行握着战旗,高声呼喊,“我家将军有令,复兴军全体将士,誓与胜州共存亡。”
王行似乎在百姓们心中威望很高。
当他喊出了这句话的时候,从人群里,走出了一群老头子。
他们一个个努力挺起了腰板,走到了人群前。
“小老儿愿赴陈家口,为将军筑起雄关。”
“小老儿愿往。”
“小老儿也去。
“……”
杨德政当即朗声道:“从今日起,征调民夫十万,赴陈家口筑城。
凡是参与陈家口筑成的民夫,赐良田十亩,良马一匹,减免三年赋税。”
杨德政的命令,迅速的从胜州城传了出去。
打下了胜州城。
复兴军的脚步并没有停留。
复兴军再次被分开,一路向东扫荡而去。
两日后。
复兴军在陈家口回合。
陈家口是一个类似于雁门关一样的凹地,两边都是大山。
以前,这里也有一座类似于雁门关的关隘。
只是胜州被石敬瑭送出去了以后,辽人为了方便通行,就拆除了陈家口的关隘。
陈家口,地理位置特殊。
只要在此地筑成了关隘,可抵十万雄兵。
这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
在这个注定没有炮火的年代,关隘的作用就很大。
站在陈家口的山顶上,杨德政遥望低下黑压压的人群,皱眉问身边的陈耀,“陈耀,复兴军人数是多少?”
陈耀如今暂时被征调到了杨德政身边当了参军了。
由于复兴军的人数比较多,杨七又不愿意像香姨和殇倾子一样放养。
所以,在行军的过程中,杨德政逐渐的完善了复兴军的管理。
系统的管理复兴军,就必须在军中填充许多的职位。
陈耀是复兴军,难得的识字不多的人,所以就被杨德政擢升到了参军的位置。
听到了杨德政发问,陈耀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将军,目前位置,复兴军的人数,已经到达了八万人了。”
杨德政眉头皱的更深了,“之前不是才五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