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六百八十五章 皇帝的殺手锏

皇帝的話殺氣騰騰。

文武百官聽得膽戰心驚。

陛下這是在敲山震虎....看到了嗎?我連親如兄弟的功臣都能殺,更何況是你們?

而且理由無懈可擊——造反!

古往今來,皇帝可以容忍臣子囂張跋扈,可以貪腐食肉,可以拉幫結派,但唯有造反這一條是皇帝的逆鱗。

尉遲可以證明自己的忠誠,可你們呢?

“尉遲敬德,他在陪圣人演了一出大戲啊……”

大臣們漸漸有些明悟。

紛紛用復雜的眼神望向黑鐵塔。

這個粗鄙的武夫,怎么就會有如此覺悟?

“密函!”

“一切的起因,都源自那封密函!”

“陛下和尉遲恭演戲,缺少的就是一個契機,偏偏在這時,就有人把刀塞進了陛下的手里……”

“做出這件事的人,便是當朝駙馬,房遺愛!”

群臣震動不已。

心說房二郎竟如此厲害?

他連早朝都沒上,僅憑一張無中生有的密函,便將整個事件鋪設開來。

這等運籌帷幄的本事。

簡直如同當初的房相啊!

……

“房遺愛這小子,竟有如此心機。”

人群中,長孫無忌面色陰沉。

不和為何,他從房贏這個小輩的身上,竟然感到了一絲威脅。

“房玄齡已是常青樹,常居尚書省左仆射,現在又多出了個房遺愛……”

“房家,難道要一門雙相么?”

長孫無忌袖中的拳頭死死握緊,暗自深吸一口氣:

“無妨,花無百日紅。”

“只要押對了未來的儲君,無需老夫出手,陛下自會親自修剪枝葉!”

……

李世民坐在高高的龍椅上,平靜的看著這一切,開口喝道:

“阿難!”

大太監在側后方躬身應道:“老奴在,陛下有何吩咐。”

李世民沉聲說道:“現在便傳令下去,讓房贏率領百騎全城搜捕不法者……三日之后,若長安依舊亂象,讓他提頭來見!”

“喏。”

張阿難揣著手,低頭領命。

臺下。

太子黨們眼神發亮。

好機會!

無需門閥士族出手,到時候只要動用些許力量,制造些混亂……

屆時,房遺愛必死無疑!

太子黨暗中雀躍。

李世民已神色漸緩,將目光投向了群臣,和藹問道:

“玄齡,你是不是忘記了一件事情?”

房玄齡心里咯噔一下。

皇帝今天手段倍出,讓人根本琢磨不透其用意。

他剛剛攜帶殺伐之余威,下令雷霆鎮壓士族,現在絕不會無緣無故的說廢話。

于是,房玄齡連忙拱手道:“不知陛下所指何事?”

“呵呵!玄齡年紀大了,記性也退步了。”

李世民遙點了點房玄齡,笑呵呵的說:“你是宋州刺使,封國于梁,為何不去上任?”

房玄齡微微一愣。

隨即瞳孔收縮,震驚的霍然抬頭。

與此同時。

文武大臣心中像是被炸雷轟下,不可思議的望著李世民。

能讓一向淡定的房相變色,讓群臣震驚的,有且只有那件事……

貞觀十一年的分封!

那一次,皇帝在沒有和任何人商量的情況下,直接下了一道詔書:

“朕憑借上天的庇佑、功臣的幫助,削平四海,廓清宇內,爾等功臣,曾經出生入死,功績彪炳……”

“朕心中銘記,現正式裂土分封,以為世襲之制……”

那一次。

包括房玄齡在內。

一十四位開國功臣被封為諸侯,名為“世襲刺使”!

這就涉及到了,幾乎貫穿整個中原王朝的根本制度——郡縣制和封建制之爭!

實際上。

貞觀十一年那次分封,只是李世民的眾多試探之一。

早在武德九年,年輕的秦王當了皇帝之后,便馬上舉辦了一次奏對。

李世民問:“把皇族子弟都封為王爺,對江山永固有好處嗎?”

群臣當然反對。

第一次試探失敗,不僅沒有新封,太上皇李淵親封的一大票宗室郡王,還被悉數降為縣公。

貞觀元年。

一次君臣廷議上。

李世民又問:“朕想讓子孫長久,社稷永安,有沒有什么好辦法?”

彼時,蕭瑀剛剛被恢復了尚書省左仆射,于是給老板了一個臺階下,表示贊同。

李二陛下很滿意,但是沒有行動。

當時沒行動。

不代表以后沒行動……

貞觀五年,李世民忽然下詔,分封十二位皇子為王,再度提出恢復古制。

這次臣子們都炸了毛。

尚書右丞魏征,禮部侍郎李百藥,兩人打頭陣,百官說的吐沫橫飛,紛紛反對。

李世民險些暴走。

中書侍郎顏師古,見皇帝的臉色陰沉的可怕,知道如果大臣不讓步,今天的事恐怕難以收場,因此提出了一個比較折中的辦法。

“如果要分封的話,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為了朝廷的長治久安,可以分封親王的兒子,要以州縣相隔,互相牽制,讓他們同心協力,扶持皇室。”

“同時,為藩國設置的官吏,必須由尚書省選拔錄用,除了中央朝廷的法令外,不允許他們擅自實施刑罰,其他的事兒也都要訂個規矩。”

李世民無奈,只能說:“朕再想想吧。”

貞觀十一年。

李世民再次招呼也不打,直接分封了十四位大臣。

世襲罔替……

沒有特殊緣故,不得廢黜。

為此,還做了小動作,比如,把房玄齡的魏國公改為梁國公,把李靖代國公改為衛國公……

全部是以封地名字命名!

然而,大家全都不感冒....直接漠視了李世民的詔令,因此這道詔書擱置了兩年之久。

現如今。

皇帝竟然故事重提。

這里面顯然蘊含著極大的政治意義,那便是……用功臣的王位,去遏制天下門閥士族!

這就見血封喉了。

比如滎陽,直接派個封王過去,鄭氏還怎么活?

因此此言一出。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