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镂空扇坠(1/2)
杨瑾他们从神捕门出来的时候已经是申时末,酉时初了.
天色已然不早,太阳就快要落山了。
街上的行人不多,杨瑾背着包袱提着一把宝剑走在前面,一边走一边和提着麻袋的董成闲聊。
杨瑾手里提着的宝剑是何明修在临走之时赠送给他的。
苏柔也背着个小包袱跟在两人后面东瞅西看,对街上的一切都好奇不已。
之前因为她有残疾,聋哑听不见。
所以以前江雨晴他们为了她的安全,很少带她上街,即使有,也只是匆匆而过。
一般都是把她留在破庙里看家,现在被杨瑾董成带着走在街上,苏柔的两个大眼睛就有些不够看了。
“董大哥,你记不记得“粉蝶郎君”
戴志广死后的遗留下来的东西哪里去了?”
杨瑾在闲聊时,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就问董成。
“按理说,这戴志广作为杀人凶手被当场击毙之后,他遗留下来的东西应该会放在神捕门的赃罚库里归档才对。
可是我这几天在赃罚库里清点整理之时,在库房里翻了好几遍,却怎么也没有看到过他的东西。
真是奇怪,我还记得他有一块很特别的扇坠呢!
现在本应在赃罚库库房里的东西,却丝毫不见踪影,这是怎么回事?”
“哦?
有这回事?”
董成听闻,也是很惊讶,他明明记得“粉蝶郎君”
戴志广死后遗留下的东西。
在定案存档之后,还是他亲手送到赃罚库了入库的,没想到现在东西却都不见了。
现在听杨瑾这么一说,也不禁很是惊讶不解。
不过他转念一想,似乎明白了问题出在哪。
就对杨瑾说:“赃罚库的事情一直归张老爷子管,戴志广的东西我当时也确实是全部都亲手交给他了。
既然现在东西不在,那张老爷子一定知道其中的缘由。
兄弟,你到时候找个时间问问张老爷子这件事。
如果赃罚库里确实没有戴志广之前留下的东西,兴许是他老人家一时忘记了,还没入库。
到时你只要找个机会提醒一下老爷子,把东西入库就行!”
“哦!
原来是这样啊!
我知道了,到时候我会跟老爷子说一声的。”
对于“粉蝶郎君”
戴志广的那个形状奇特,镂空特别的扇坠,杨瑾印象很深。
毕竟这东西也是他当初想到神捕门衙门当差之时,就决定要从神捕门里要拿到手的东西之一。
那天在何明修在一剑杀了“粉蝶郎君”
戴志广之后,杨瑾就想撺掇何明修。
直接将戴志广死后遗留下来的所有东西都据为己有。
只不过何明修能袭杀“粉蝶郎君”
戴志广之事,毕竟还是借助了神捕门的缉捕要犯,替天行道的名义行事的。
所以事情也不能做得太难看,吃相也不能太过贪婪。
而且强龙不压地头蛇,在这平阳城之内,何明修他们以及杨瑾自己还有许多要借助神捕门的地方。
别的不说,就说他杨某人当初也需要个妥当正式的身份,有个安身立命之处。
所以才想到去投靠神捕门,到神捕门衙门里当差的。
自然不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身外之物而得罪了神捕门的人。
按当时杨瑾的想法就是:“稳定压倒一切!
利益再大也不能影响安定团结!
特别是在他杨某人要进神捕门这件大事上,更不能出半点差错!”
毕竟进神捕门存身立命,是杨瑾接下来能否生存下来的关键,他自然能不能抓不住事情的关键。
虽然为了顾全大局,杨瑾认同把那枚他认为很重要的镂空扇坠还给了神捕门的人。
但杨瑾现在依旧对其不死心,现在进入了神捕门,而且有分在了赃罚库当差。
他当然希望借身份的便利将那枚的,他认为很重要镂空扇坠拿到手。
那日若不是因为那枚扇坠是“粉蝶郎君”
戴志广灭杀何员外满门的直接证据。
又是在神捕门众人的众目睽睽之下,杨瑾当时都想不顾一切的撺掇何明修将这枚扇坠直接昧下。
因为他当时在“粉蝶郎君”
戴志广的尸体上摸尸的时候,一本武功秘籍也没有找到。
别说武功秘籍,就是写有只言片语的小纸片都没找到一张。
这让当时对“粉蝶郎君”
戴志广的成名绝技“戏花蝴蝶步”
眼馋不已的杨某人觉得很是奇怪。
他杨某人当初对可是“粉蝶郎君”
戴志广这个武林绿帽推广大使施展的那门“戏花蝴蝶步”
眼馋不已。
满心希望能从这个绿帽配送使者身上得到“戏花蝴蝶步”
这门顶尖的轻功修炼秘籍。
没想到却竹篮打水一场空,戴志广这个妇女之友身上根本没有武功秘籍的踪影。
“这“粉蝶郎君”
戴志广这厮身上的情况,和何明修这个工具人之前跟我说的情况不一样啊!
这明显很不符合常理呀!”
当时杨瑾就觉得很奇怪,觉得戴志广当时的这种身上没有一本武功秘籍都没有的情形有些不对劲。
杨瑾记得何明修在闲谈江湖之事的时候曾经给他讲过这方面的东西。
他说,这武林中人行走江湖之时,都有随身携带自身所学武功秘籍的习惯。
这种行为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随身带着武功秘籍,倒像是为了随时方便给别人摸尸,给仇人送大礼包一样。
其实不然,他们随身携带这些武功秘籍在身上,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自身武功修为的精进。
而且这些秘籍一般都是用独特的方法誊录记载的,不怕落到别人的手里。
除了他们自己或者同门之间之外,几乎没有人能够轻易看得懂这些武功秘籍里的东西。
而且一些隐秘重要的东西,都不会录在纸上,而是口口相传。
这些武功秘籍就如同被加过密一样,为的就是防止秘籍会落到别人的手中。
尤其是仇人手中,如果能够被看懂学会了,那岂不是糟糕了?
所以这些随身携带的武功秘籍,一般都是以密语的手法写成的。
据何明修所讲,这些江湖人士他们之所以会将自身所学武功的秘籍随身携带。
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随时随地地参悟己身所学的武功,精进自身的武学修为。
希望在行走江湖时不断地印证自身武功的不足之处,以求不断进步,能早日达到更高的武学境界。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的记忆力毕竟有限,江湖中人也不例外。
只要是人,每天都会遇到新鲜事,都会有新的记忆产生。
而旧的记忆被深藏脑海,或者被遗忘。
所以即使有些在脑子里被死死记下来的东西,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淡忘或者出现记忆偏差。
江湖中人到处行走漂泊,四海为家,所以将自己的武功秘籍随身携带就很有必要。
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