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致富之路
刘美兰附和着,“这里盛产雪蟹,就算下一网没有捞到,后续也能有所收获。
大家不要灰心,这一次我感觉良好,咱们能够满载而归。”
众人听到这话,人心大振,其实就算刘美兰不说,只要她跟着一起出海,就能让大家非常有底气。
大家处理布袋鱼的时候更加来劲了,这可都是钱啊。
陈嫂子拎着桶,来到厨房,处理好布袋鱼,然后开始做饭烧汤。
这次跟着渔船一起出海的,不仅有团购人员,还有渔业研究所的梁红玉、杨浩等人。
等到大家忙完,梁红玉拿着刚做好的糖葫芦,“来尝尝我做的水果糖葫芦!”
还没到饭点,大家忙活了一个上午,的确有点饿,就算是不贪嘴的徐开发和唐昌平,也一人拿了一根品尝。
“红玉,你们家祖传的糖葫芦手艺真不错!
是我吃到的最好吃的糖葫芦!”
刘美兰称赞道。
梁红玉哈哈大笑,“我也觉得!
现在经过我和弟弟的拓展,我们在深圳已经有 28个售卖点。
平均每天卖23000多串糖葫芦。”
梁红玉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
刘美兰竖起大拇指,“生意再小,只要好好做,有竞争力,都能赚钱!”
“是的!”
梁红玉回答,“我继母打电话过来,问我弟弟在这边过得怎么样?
幸亏我提醒他,不要说真实情况,只说在这边勉强可以度日。
我继母还想让我弟弟回去呢!”
“回去干什么呀?”
刘美兰反问,“之前在家里一直被针对,现在出来了,不跟她争家里的那些东西,怎么会想着让你弟弟回去呢?”
梁红玉冷笑了一声,“我弟弟就算不爱说话,但做糖葫芦的手艺非常好,而且还会开车,可以往商家手里送糖葫芦!
之前在家里,他们只给生活费,根本就不给工资。
我弟弟来忻城的车票还是我汇款买的。”
“哦,原来如此!
把你弟弟当成一个廉价劳动力包身工。”
刘美兰恍然大悟,“千万别回去,申城这边的发展非常迅速,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人涌进来。
弟弟凭借这个手艺,就能够有一席之地。”
梁红玉点了点头,“那当然!
我和我弟弟开设糖葫芦加工作坊,第二个月我们就盈利了!
我们用的水果直接从批发市场批发,价格便宜,利润相当可观。
我们现在都已经买房子了!”
“买在哪里呀?”
刘美兰问。
梁红玉回答:“就在你二哥开发的楼盘,我跟我弟弟买了同一个小区的不同楼。
这样将来就算我们各自结婚,既能够互相帮衬,还有一定的个人空间。”
“现在房子正在装修,等装修好了我们再搬进去,在这边就有家了。
老家再好,跟我们也没关系。
反正我爸现在还没到 50岁,家里的糖葫芦加工厂还能赚钱。
等到他没有劳动能力了,我们再给他养老。”
“有没有报我的名字?
可以给你打折的!”
刘美兰问。
梁红玉脸上微红,“说了!
我们房子九折买的。
我弟弟当时非常高兴,还说以后你们全家吃的糖葫芦,我们终身免费。”
刘美兰眨眨眼睛,“怪不得了,过年的时候家里那么多糖葫芦,原来都是你送的!”
“材料其实并不贵,只不过是费点工夫。”
梁红玉谦虚道,“刘总,买了房子之后,我们手里还有点盈余,以后也会陆陆续续赚钱。
都听说现在可以买股票,你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刘美兰想了想,“股票这东西涨涨跌跌,非常考验人的心态,而且我也不确定哪个股票一定就能赚钱。
但有个东西我能确定赚钱,那就是买房子买商铺!”
“既然现在你们都有了房子,我觉得你们接下来赚的钱,应该用来买商铺!
一方面商铺可以直接出租,每年都能收到不菲的房租。
另外,商铺涨价翻个两三倍没问题!
我觉得这样的投资比买股票更划算、更稳妥。”
其实公司里的船工,经常也跟她请教这个问题。
他们都是普通老百姓,赚的都是辛苦钱。
听说股票挣钱来钱快,可亏得也快,因炒股跳楼的人也很多。
他们根本接受不了辛辛苦苦赚到的钱就这样亏没了,还以为买股票就像到银行里存钱一样稳赚不赔。
刘美兰和唐小鱼都会认真地给他们讲解对比,最后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买房子买商铺。
买房置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特区,不会亏的。
“我对股票也不懂,我总觉得那东西跟赌博一样。”
梁红玉回答,“买房买商铺,的确是非常好的选择。”
刘美兰点头,“在某种程度上买股票就是赌博。
我们普通人对股票了解不多,进去就是里面的韭菜,一进去就被割了。”
梁红玉跟同事们一起工作,刘美兰则是和船工们坐到了一起。
唐姐一边吃糖葫芦,一边小声问:“美兰,红玉那丫头有没有对象啊?”
刘美兰回答:“应该没有,从来没听她说过。”
唐姐笑了笑,“我看红玉这姑娘,不仅有学历,而且为人处世、说话也非常不错。
如果她没有男朋友,我想给她介绍个!”
“介绍谁呀?
靠谱吗?”
刘美兰问,毕竟梁红玉名牌大学毕业,还是研究生,跟着教授一起做课题。
虽然现在每个月赚的钱不多,但梁红玉现在有外快,跟弟弟合伙卖糖葫芦,收入并不比本职工作少。
唐姐回答:“是我姐姐家的儿子,今年 27岁,也是好大学毕业,分配到我们这边市工商局。
我觉得年岁跟红玉差不多,想给介绍一下。”
梁红玉工作挺不错,现在跟弟弟合开的糖葫芦加工厂也非常赚钱,对唐姐姐姐家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刘美兰并没有第一时间答应,问道:“你那外甥工作挺好,为什么不找一个同样在政府单位的呀?”
唐姐回答:“之前一直忙于工作,没有时间找对象。
现在都 27了,快到 30,再不结婚,更不好找!”
张姐在唐姐背后使了个眼色,示意刘美兰不要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