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73章 推迟婚期(1/2)

虽然傅家那边也运作了,但是傅琛跟刘美兰是男女朋友,即将结亲,为了避嫌,最终选择了张叔叔。

钱坤接到父亲的电话之后,非常高兴,恨不得立刻就去拜访张叔叔。

不管是在四方岛,还是在深圳,以后都会有钱家的一席之地。

刘家再想让他停业整顿,想必没那么容易了!

当傅家那边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也颇为遗憾。

“这一次咱们仓促之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

可惜了,这么好的机会!”

傅老爷子感慨地说道,手指在书桌上有规律地敲击着。

傅卫国劝说:“爸,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次没有运作成功,运作其他方面就会成功。”

“咱们傅家有这么多孩子,您不用为傅琛操心。

他已经答应去军校读书,等到进修回来之后,必然能够升职。”

傅老爷子点了点头,“这样的确很好,刘正涛有刘奕文这样的儿子,以后未必安稳。

趁着傅琛去进修,婚期推迟到两年之后。”

听到这话,傅卫国微微一愣,“爸,傅琛特别期待能够跟美兰结婚!

一直催促他妈妈定日子。”

“如果没有合适的理由,咱们把婚期推迟两年。

这孩子一定会不乐意。

再说了,刘家那边可能也会有想法!”

傅老爷子想了想,然后沉声说道:“就说请白云观的道长帮忙算命,傅琛和美兰的生辰八字,不宜在这两年成亲。

如果执意而为,对美兰不好,对傅琛也不好!

尤其对我和傅琛的奶奶更不好。

傅琛是孝顺的孩子,我跟他说,他一定会理解的。”

“这……”

傅卫国微微一愣,满心狐疑,“父亲,您不是不迷信吗?

以前其他人结婚的时候,您还说国家规定的节日都是好日子!

到了傅琛这边,您用这样的理由,傅琛未必信。”

傅老爷子斟酌片刻,最后还是摇了摇头,“如果我只有傅琛一个孙子,我或许不会这么做。

但傅家还有这么多的子孙,我总要更加谨慎。

虽说人多力量大,一人立功,全家光荣。

可人多,同样有弊端。

一人犯错,一大家子受影响。

所以我不得不谨慎!”

傅卫国想了想,然后又说:“父亲,刘家那边除了刘奕文,其他人真的很靠谱。

其实不仅傅琛喜欢美兰,我也喜欢美兰这孩子。

她给我的感觉,像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傅老爷子摇头轻笑,“真有福气,又怎会被替换呢?

在乡下吃苦受罪十八年。

不过,我也承认你说得对,美兰是个很好的女孩子,跟我们傅琛挺般配。

这次咱们运作那个位置,居然没成功,被张家截胡,让我颇为费解。

按照张家的能力,应该不足以拿到那个位置。

这里面绝对有其他的势力加入,要继续调查。”

傅卫国沉思片刻,问:“爸,会不会是钱家?”

“张文军和钱家貌似没有直接的联系,如果是钱家支持的,那张文军又能给钱家什么呢?”

傅老爷子疑惑,想不出来两者之间有关联。

不过,按照现在的信息推算,貌似就是钱家支持的。

傅卫国突然想到李家,“爸,钱家接受了李家的那些人脉!

张文军跟钱家没关系,但跟李家或许有关系。

咱们顺着这条线,或许有收获。”

听到这话,傅老爷子一愣,旋即笑了,“我就说嘛,钱家以前根本就没能力把手伸进军队。

接受了李家,那就不一样了,李家当年也曾经做过军队高层。”

傅卫国深以为然,“对呀,否则李安强明明能力不行,也不可能做到那个位置上。

关键还不好好干,居然还贪污!

李家人不行了,可曾经李家的人脉还在。”

“钱家野心不小啊!”

傅老爷子感慨,“咱们要慎重!

如果刘正涛还能继续掌控大局,两年之后,傅琛还可以回到四方岛。

如果刘正涛不能,不如张文军,那就只能去北海那边。”

“爸……”

傅卫国为难,“美兰,真的是个好姑娘。

傅琛如果错过了美兰,可能这辈子都遇不到喜欢的人。”

傅老爷子摇头感慨,“我知道你不想让傅琛失望,但有时候真实情况就是这样残酷。

我不允许任何人影响傅家向上的路!

两年之后,刘家没事,就给他们两个办婚礼。

如果刘家倒了,那……你知道的,总要有所取舍。”

傅卫国无言以对,他知道想要保住傅家现有的,很不容易;冲击更高位,更不容易。

这不是在走独木桥,而是在走钢丝!

“爸,您等傅琛回来,您再说吧。”

傅卫国请求,“我怕在电话里说,傅琛受不住。”

“好,我说,恶人我来做。”

傅老爷子很坦然,到了他这个岁数,见得多了,心也硬了。

既然生在红尘,那就要历练红尘。

傅家和傅家人都要为了傅家的目标而努力。

这一切,傅琛和刘美兰不得而知。

或许整个刘家只有刘老爷子和刘正涛、谢教授想到了。

人的阅历丰富,对人性的了解就更加透彻。

刘美兰非常忙碌,保养渔船,修渔网,买新的渔网。

等到船工休息两天后,刘美兰迫不及待地跟着渔船出海了。

不出海不行啊!

那些海鲜酒楼的老总,经常打电话诉苦,说酒楼里没有好海鲜了,老客户都快跑光了。

刘美兰家里的琐事很多,让她很烦躁。

此时站在船头,感受到海风的吹拂,仿佛吹掉了心里的烦恼。

在大海上,才觉得无拘无束,是自由的。

“美兰,下网吗?”

已经开了两个多小时,唐昌平问。

刘美兰摇头,相信自己的感觉,“远海渔获更加丰富,半个小时之后再下网。”

“好,听你的。”

唐昌平应下,坐下来休息,顺便用对讲机跟另一艘船的陈船长约定,半个小时之后下网。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