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61章 网剧(4/4)(1/2)

言哥真的挺委屈的…

天地良心!

整件事完全不是他主动的。

他甚至试图阻止…

未果而已!

飞机起飞后,沈言躺在椅子上,突然觉得整件事有点预谋已久!

你看啊,一般情况下,沈言不可能随便让一个女的进自己的房间。

赵丽影能进房间,是因为她是朋友…

先是聊天,然后故意说了想喝酒,还拿出了自己带来的红酒!

然后借着酒劲逆袭…

她知道沈言不可能违背女同志的意愿。

好家伙,心机深不可测!

沈言扭头看了眼正眯着眼睛睡觉的赵丽影…

依然是丸子头造型,嘟着脸,挺可爱的…

不像是有智商的杨紫!

又觉得自己想多了。

整件事就是一次巧合而已!

要不是自己开门迎了她进门,也不会有后续的事情。

至于后续…

感觉她挺无所谓的…

也是,毕竟在圈子底层待过一段时间,对这些事早就看淡了…

算了,我还是睡觉吧!

……

春晚…

它不是一场晚会,

只是一个气氛。

就和鞭炮烟花一样,除夕夜给大家添点年味而已。

而你非要说春晚不好,比不上以前…

那是和自己过不去。

大过年的,和亲人们团圆吃年夜饭才是主线。

就像过年吃饺子,好吃不好吃都要吃,习惯成自然。

做饺子的人一心想做好,吃饺子的人,觉得好吃你就多吃点,不好吃少吃点。

冯晓刚虽然是导演,但整体架构既定,强大的评审团在那儿,他改不了,谁来都不行!

一边是挑剔的大众对春晚的期待,想看到接地气的节目,一边又是上头给出的压力,需要能传递某些思想;

春晚的导演在两者之中被拉扯着要保持一个度,既不会惹恼了民众,又能让上头满意,任何稍微过度的优秀节目都会被卡掉,到最后,选的节目到最后就变成了平庸的不能再平庸了…

你可以有变化,但不能有新意!

一旦有新意,就意味着创新,这对春晚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别说冯晓刚了,沈言上也不行!

沈言独唱了一首《无名的人》。

“~我不过想亲手触摸,弯过腰的每一刻,留下的湿透的脚印是不是值得~这哽咽若你也相同,就是同路的朋友~”

“~致所有顶天立地却平凡普通的;

无名的人啊我敬你一杯酒;

敬你的沉默和每一声怒吼;

敬你弯着腰上山往高处走;

头顶苍穹努力地生活~”

沈言的唱调要高昂很多,但依然是娓娓道来…

“当家乡入冬的时候,列车到站以后

小时候的风再吹过,回忆起单纯的快乐,在熟悉的街头,有人会用所有的温柔喊出你的~~名字!”

哦,他是真唱!

好歹是第一代歌王…

唱完歌,他微微鞠躬,下台,然后准备回家。

爷爷奶奶还有二叔一家都来BJ了。

过年嘛,要的就是团团圆圆!

……

二叔现在已经算知名电视剧导演。

执导了三部抗日神剧,最近接了一部叫《刑警队长》的电视剧,跟人联合执导,总导演叫来牧宽…

爷爷好奇问了一句:“刑侦剧,现在可以拍吗?”

“可以的,”二叔解释:“这是SMG出品的,真人真事改编,江苏卫视已经提前买了播放权!”

是这样的,几年前有个刑侦剧禁令!

其实不是刑侦剧禁令,准确点讲是禁止涉案剧在黄金时段播出…

鼓励该时间段,播放适合青少年观看的优秀影视剧。

这个禁令…

其实还是有点道理的,因为当时的很多涉案剧,已经脱离了涉案,犯罪现场的展示都不带打码的!

对未成年的观众,确实影响有些不好。

尤其是涉案剧当中拍摄反派角色的那些桥段,总是夜生活娱乐场所啊、宾馆酒店啊之类的,桥段也较为污秽…

实话实说,那些年中国的普法教育真的很生猛!

小学时候,直接在学校橱窗里张贴了许多海报,大篇幅都是血淋淋的不加码的现场照片,配上案情介绍…

看完都做噩梦的那种!

这种对未成年来说,确实有点残忍。

“二叔拍完《刑警队长》,积累一点经验,我们公司买了一部叫《余罪》的IP…”

“《余罪》?”

“就是讲一个警校毕业生去卧底的故事!”

二叔直接提出质疑:“警校毕业生去做卧底?怎么可能!”

沈言懵了一下:“啊?”

“卧底又叫化妆侦查,一般来说,我们是不可能用警校刚毕业的毛头小子的…”

“为啥?”

“心理素质不行,很容易上头…”

上头?

好吧,听说军演的时候,小伙子就上头了,直接抱着炸药钻蓝方的坦克车底,想同归于尽…

年轻小伙子一旦上头,确实能做出很多让人惊讶的事情…

沈言摆手:“这是网络改编的,你要是觉得不合适,找个编剧重新编一下…”

“尺度大嘛?”

“不在电视台播,在网络平台,尺度可以稍微大一点…”

二叔立刻一脸嫌弃:“啊?网剧啊!”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