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查漏补缺,剑道真解(3/4)
而已经验证过的一点是,丹田中的“生灵露位”
却是有限的。
一旦数量达到丹田可容纳的上限,便不会再有新的生灵露诞生。
孟周猜测,生灵露虽然升华成为生灵髓,但这一点应该是共通的,丹田中可同时容纳生灵髓的数量是有限的。
一旦达到饱和,就不会再有新的生灵髓诞生。
以前,没有生灵髓也还罢了。
现在,他要是还将这每年仅有的一次机会给浪费掉,想想都很可惜。
所以,他选择先对这株灵植进行“投资”
,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痛点。
…… 处理完生灵髓相关事宜,孟周便将这些事情暂时抛到一边,继续截山分海的修炼。
在这次闭关之前,这门御剑术便已经到了突破的边缘。
所以,并没有耗费太多的时间,这门御剑术便完成了宗师到圆满的突破。
随着这门御剑术晋入圆满,其特有真形在魂潭内显形,彰显着其独一无二的特质。
对于这个新生的剑术真形,“天生剑体”
没有丝毫反应。
在融入“影杀剑典”
和“分光化影”
这两门剑术真形时便已在孟周心中生起的疑惑,这一刻再度冒了出来。
“从契合度来说,这几门剑术与天生剑体应该都达到了可自动吸引的程度。”
“可为什么是毫无反应呢?”
“难道是天生剑体完整度太差,本身就根基不稳的缘故?”
孟周心中生起一些猜测,他觉得最大的可能应该是天生剑体本身过于“孱弱”
。
虽然都是残缺灵体,但相比于另外两个,这一个的残缺程度却格外严重。
磁铁固然对铁有极强的吸引力,可若磁铁本身太小,那吸引力自然也不会大到哪里去。
因为这样的考虑,孟周对接下来的时间安排也就变得明确了。
盘坐在雅舍屋檐下,在袅袅升腾的茶香氤氲之中,孟周手中多出了一枚玉简。
《剑道真解·筑基篇》 这是丹器宗为本命法器乃是飞剑的筑基门人准备传承,对现在的孟周来说,正好合用。
这枚玉简中,并没有记录诸如影杀剑典、分光化影、截山分海这样具体的御剑之术。
但在仔细通览了一遍之后,孟周认为,其中实则蕴藏了海量的二阶剑术。
只不过,都“藏”
得非常深罢了。
他此前修炼的三门二阶剑术,就像是三颗明明白白展示在他面前的宝石,他要想得到它们,要做的就是走到对应的宝石边,并弯腰蹲下捡起来这个过程。
而《剑道真解》则如同一座宝山,唯一确信的一点是,里面埋藏着许许多多的宝藏,但具体埋在何处,到底埋了些什么,就要靠每个入宝山之人自己去挖掘。
这挖掘,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对剑道的敏感度。
对孟周来说,他现在虽然距离完整的天生剑体还有很长的距离,但即便是残缺的剑体,也足够他跻身于筑基层次的剑道天才之列。
三门二阶剑术修炼到圆满,就是他最好的“寻宝工具”
。
…… 剑道真解,具体分成两篇。
一为“御剑篇”
、一为“意剑篇”
。
御剑篇又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详解了所有基础御剑架势,刺,斩,劈,挑,撩,搅,封,点,崩,截,挂,云,抹……等等。
第二个部分,则将筑基阶段的所有御剑术尽数归纳在了三个具体的框框里。
“御剑化丝”
、“御剑化虹”
、“御剑化气”
。
仔细参悟之后,孟周赫然发现,影杀剑典,是可以放进“御剑化丝”
这个框架里的。
而无论是分光化影、还是截山分海这两门御剑术,则全都在“御剑化虹”
的大框架之下。
之所以会呈现出如此迥异的效果,则需要参照“意剑篇”
一起参悟。
若说御剑篇的内容,全都是围绕“飞剑”
这个核心展开。
那么意剑篇则刚好相反,完全脱离了具体的“飞剑”
。
意剑篇的核心,是教人参悟“意”
——剑道真意。
剑道真意,从来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修行者在行道路上对万事万物的感悟,通过剑这个具体的载体表达出来。
剑道真意,从来不拘泥于任何形式,凡是有感,皆可抒发。
若将“意剑篇”
与“御剑篇”
全部解通悟透,任何一门二阶御剑术,都可被轻易拆解,直视其内核本质。
从此,修炼任何一门二阶御剑术,都可手到擒来。
不仅如此,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创造出一门完全适合自己心意的御剑之术。
当然,这难度,远在修成一门具体的二阶御剑术之上。
但若在修炼二阶御剑术的过程中,与这门剑道真解相互印证,那么,不仅对这门御剑术的掌握会更快,而这种快速进步,同样也会反过来加速修炼者对剑道本质的感悟。
参悟这部剑道真解,孟周有个巨大的优势,就是三门已经被他修至圆满的御剑术。
他可以通过对影杀剑典、分光化影、截山分海这三门圆满剑术的自由拆解组合,与剑道真解相互印证,加速他对其中精髓的汲取吸收。
在这样的参悟中,时间过得飞快。
十月二十日,深夜。
孟周中断了对剑道真解的参悟,在进入静室准备例行的闭关之前,他移步来到那株葫芦灵植旁边。
此刻,在他的丹田深处,已经有五滴生灵髓,第六滴生灵髓,也已经有了八成模样。
孟周取出一滴,投喂给这株灵植。
瞬间,这株灵植开始快速生长,那七颗葫芦却不再继续变大,只是其中内蕴的灵性越来越浓郁,颜色变得越来越深。
某一刻,整株灵植内部的灵性生机都陡然一变。
这株前一刻还只是二阶中品的灵植已经提升到二阶上品的品质。
提升之后,虽然依旧在快速生长,但相比于二阶中品之时,速度却是降低了很多。
没过多久,其内部的灵性生机便再度稳定下来。
孟周仔细观察了一下,又陆续投入四滴生灵髓。
每一滴生灵髓,都能助这株灵植在二阶上品完成为期一年的积累。
随着完整的四滴生灵髓尽数被其吸收,这株灵植,已经无限接近完全的成熟。
在二阶中品之时,颜色不断变得深绿的七枚葫芦,变成神秘深沉的墨绿色。
那磅礴的灵性生机却变得越来越内敛。
看着这棵距离彻底成熟只有一步之遥的灵植,孟周心中估算,若无生灵露、生灵髓的助力,它要从灵种到彻底成熟,需要整整十六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