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742 装逼的时候别人看不懂,也很烦恼(1/4)

患者很麻烦,送去省城… 这话说得,让方晓心里升出一股子怪异的感觉——“小孟”

已经有了自己的意识,并且越来越像是一名中国式的医生。

方晓甚至感觉“小孟”

不光考虑到患者的病情,甚至连医保付费以及患者家属的情绪变化以及各种风险都考虑到了,更多的还有一本正经的推卸责任。

这已经比绝大多数医生都强了,而它只在自己这面工作了半年不到的时间。

方晓有些感慨。

自己学会推患者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好像主治三四年之后才能厚的下脸皮说这病医院治不了,国内只有帝都、魔都能治。

如果去不了帝都、魔都,至少也要去省城。

说自己能行,这事儿不罕见。

但和陌生的患者、患者家属说自己不行,这就得要点本事。

“主任,患者经济情况不允许,的确是难点。”

“小孟”

很贴心的继续分析,“要是无法转去省城的话,我建议找罗教授来会诊。”

方晓彻底无语。

他甚至怀疑“小孟”

有了自我意识,在挖一个大坑,把自己和罗教授都给埋了。

请上级医院的专家来会诊,那是撒手锏,是自己最后的底牌,可不是什么烂事都能请专家来的。

要是换自己,遇到“小孟”

说的情况也肯定不高兴就是。

至于那家医院,自己不会再去,直接把当地医院主任拉黑。

可“小孟”

竟然这么水灵灵的把祸祸罗教授的话给说出来。

方晓可没同意,他还在仔细的思考着。

“小孟”

没有情商,自己不能没有。

把事情按下去,患者住院后进行常规检查。

就像“小孟”

说的那样,腹部CT提示:阑尾周围炎症。

血常规:WBC:17.

52×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6.

1;CRP:156.

00mg/L。

而且疝气补片周围都是脓汁。

看了一会影像资料,方晓脑子都大了,这病有点复杂。

“小孟”

说的没错,的确是这样。

患者不光是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附带着疝气补片周围都是脓汁。

要是仅仅把阑尾切除的话,疝气补片怎么办?

有那么大一个感染区在,谁能保证手术后没问题。

别说术后没问题,有问题才是应该的,方晓都不敢想下去要怎么解决。

他刚上班的时候经常遇到脂肪液化的患者,肚子上厚厚一层脂肪,那时候叫打井,术后经常性需要间断拆掉缝合线用油纱把液化的脂肪给引出来。

这还是腹腔外的感染,要是腹腔内…还涉及到30天前的手术,复杂程度更高。

方晓有点方。

“主任,要不还是让罗教授来会诊吧。”

“小孟”

等辅助检查出的差不多了,再次建议。

“呃”

方晓犹豫了一下,拒绝了“小孟”

的建议。

还是先全院会诊吧。

只是全院会诊的时候方晓才发现根本没有科室能过来看,只能找药剂科、感染科来说点囫囵话。

一点营养都没有的话。

折腾了几个小时,抗生素倒是先上上去了,但依旧没有头绪。

方晓犹豫了半天,准备自己开,但又觉得打开后关不上,而且要不要探查、清理疝气补片,方晓也不知道。

真麻烦啊,方晓抬头看了眼“小孟”



“小孟”

没说话,但它的表情,如果真有的话,就是在建议找罗教授。

方晓自己想了半天,也在自己的医疗圈里问了一遍,但没人能给确定的答案。

等等看,或许县医院的抗生素有问题呢,方晓是这么想的。

虽然他也知道这只是自己装鸵鸟,但毕竟还是有一定概率的。

然而不出意外的话意外还是出现了。

患者输液后体温的确是降了,但很快又开始高烧。

患者家属也有点麻木,不知所措,越来越慌。

但他们没想着埋怨方晓,而是默默的开始筹备后事。

如果患者家属闹一闹,方晓就不犹豫了,可他们不作不闹,沉默而悲伤的准备后事,这让方晓有点无法接受。

“小孟”

似乎看出方晓的为难,但却没有继续给建议。

方晓也知道ai这面只要自己拒绝了一次,就不会再建议。

Ai的程序设定和人类不一样,不会坚持、执拗而又倔强。

最后实在没办法,方晓叹了口气,还是拨通了罗浩的电话。

听到罗浩的声音后,方晓如释重负。

眼前似乎满是光明,惨淡的愁云也消失不见。

“罗教授,大概是这么个情况,影像资料您那面能看见吧。”

“能,我正在看。”

罗浩的声音拉的很长,应该是在看片子有些走神。

方晓不再说话。

“还是手术吧,你和患者家属交代一下。”

罗浩很快给了建议,“术后要放引流条,和普通的阑尾炎手术不一样,眼前这个患者术后要半个月左右才能恢复。”

方晓根本没有认真的去琢磨罗浩说下引流到底是在哪下,人家罗教授说什么是什么,哪里有自己置喙的余地。

对此,方晓门清,并且谨守规矩,能不越线就不越线。

虽然方晓没问,但罗浩还是做了解释,毕竟方晓这面是要和患者家属做术前沟通的。

嘀嘀嘀 手机里有杂音传来。

“方主任您稍等。”

罗浩马上说道,“我接个电话,一会给你回过去。”

方晓挂断电话,看着“小孟”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