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741 带着ds来看病(3/4)

沈自在是万万没想到罗浩会跟自己开车。

一向严肃的罗浩开起车的速度是真快。

“真的假的。”

沈自在还是惊讶的反问。

“真的,人没什么用了,或者说大部分人。

学医,我强烈建议。

也别想着出国的事儿,南方已经开始有政策说出国留学人员不能考公考编。”

沈自在还真没注意到这方面的新闻。

“就在我家协和念到博士,要是自己有本事,我给联系带组,要是不想自己闯,在我医疗组里一辈子衣食无忧。”

沈自在真想跪下给罗浩磕一个。

他认识罗浩以来,这位年轻人说话就像是遭遇过无数次重大医疗纠纷的老阴比一样,从来就没个准信。

谁知道关于孩子的议题上,罗浩竟然说的这么仔细。

“要是我这面遇到了上限,可以跟小庄一起。”

“不过呢…”

见罗浩终于说到了转折,沈自在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

“不过什么小罗!”

沈自在紧张兮兮的问道,“是今年的杰青有问题么。”

“不是,是在杰青之前要拿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奖。”

沈自在完全不知道还有这个奖。

吴文俊是谁,怎么能用他的名字来命名一个奖项呢?

估计是研究了一辈子ai的老前辈吧。

“这么讲吧,图灵奖和SuperAILeader是国际上有关于ai最大的奖项。”

“咱…哦哦哦,无人医院属于ai。”

沈自在马上醒悟。

没想到搞医疗的人竟然也能和这种高端的科技有联系。

沈自在看了一眼手机上的deepseek界面,心中有些茫然。

不过茫然很快被欢喜冲淡,他拉着罗浩问东问西,想要给儿子谋取一个好出路。

罗浩给沈自在讲解了一番后,见沈自在还是有些担心,便安慰道,“主任,我倒是觉得ai上线是个好事儿。”

“怎么讲?

无人医院,医生都下岗么。”

沈自在用自嘲的口吻问道。

他最担心的是沈一飞学成以后没有工作。

“南方从前某top3的头部医院,最近落寞了,您知道为什么吧。”

罗浩忽然问了一个很敏感的问题。

“啊?”

沈自在一怔,“我知道,他们瞎特么弄。”

“对,瞎特么的弄。

前天,群里面说有个患者体检发现肝部血管瘤,按照咱们的治疗是应该让患者来介入科会诊,咱们确定患者需不需要手术以及后继的一些问题。”

肝脏血管瘤现在都是介入科负责,手术小且创伤极低,术后治疗效果满意。

放从前,是要开刀的。

“那面说是恶性的,把患者胆囊切掉,里面留了门脉化疗泵。”

“艹!”

沈自在骂道,“术中没做病理么?”

“做了,没发现癌细胞,患者家属拒绝切肝,就切了胆囊,埋了门脉化疗泵。”

沈自在叹了口气。

肝脏血管瘤和肝癌的区分有一小部分是极难的,但可以用介入手术来诊断性治疗啊!

这里又涉及到肝胆外科对介入科的排斥。

可那是学术纷争,和给肝脏血管瘤的患者埋门脉化疗泵没什么关系。

这就是典型的心黑手狠。

“这也就是ai年代,患者家属回家一查,发现问题,回头就给医院告了。

9级伤残,这事现在还没完,我倒希望直接把哪家医院弄的元气大伤。”

“…”

沈自在的屁股坐的有点歪,没有罗浩这般纯粹。

“有了ai,医生看病的确要面对新的问题,但何尝不是一种监督呢。”

罗浩笑道,“我从前在帅府的时候听一个老干部跟他秘书讲了几句话,说是要小人监督之类的。”

沈自在也笑了,虽然未必谁才是小人。

俗话说男人至死是少年 罗浩手机里传来烟熏嗓的女声。

“方主任啊,怎么了?”

罗浩接通电话。

一早,方晓来到医院。

他先给“小孟”

开机,只是方晓总觉得“小孟”

最近哪里不对劲儿,好像又机灵了一点。

或者是气质上有了改变?

“小孟,你最近更新系统了么?”

方晓一边换衣服,一边随意的询问。

“更新了。”

“小孟”

如实回答。

“哦?

更新的是什么?”

“不能说,签了保密协议的。”

方晓叹了口气,动不动就保密协议,这是扯啥呢。

算了。

“主任,有患者!”

走廊里护士喊道。

方晓穿着白服走出办公室,看见了一个60多岁的老年男性坐在轮椅上。

“小孟,去问病史。”

方晓也偷懒,有ai机器人,省了自己好多口舌。

6天前患者无诱因出现腹痛,为脐周及上腹部持续性胀痛,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腹部CT考虑急性阑尾炎,拟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但患者因30余天前因右侧腹股沟疝于下级医院行腹腔镜右侧腹股沟疝修补术。

因为有既往手术史,所以患者家属拒绝手术,保守治疗阑尾炎。

用了抗生素后患者发热好转,可却不断地反复。

所以来到长南市进一步治疗。

类似的患者方晓见过不少,市级医院给下级县乡镇医院擦屁股的活干的不少。

“小孟”

问完病史后方晓也没在意,喊来值班医生接患者。

但方晓注意到“小孟”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