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2 “小孟”参与的抢救(4/4)
1个小时后,患者抽搐停止,面色红润,皮肤温暖,血压104/69mmHg,心率90次/分,血氧100。
导尿850ml。
病情渐渐稳定下来。
血压回升,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看上去应该算是抢救成功。
方晓傻乎乎的看着患者,又看了一眼“小孟”
。
“主任,收入院吧,还要至少观察3天。”
“小孟”
很平静的说道。
“好好好。”
方晓连连答应,让值班医生办理入院手续,并且方晓怕值班医生交代不到位,把患者家属叫到一边,详细讲解了利多卡因过敏的凶险之处。
好在是在医大一院听住院老总说起过,方晓心中有数。
他把住院老总话里面演绎的成分排除,正经学过这方面的知识。
现在看,这份经历弥足可珍。
要是没有在医大一院“打零工”
的那段时间,要是没有“小孟”
在,怕是今天要死人的。
患者家属也通情达理,毕竟患者现在没事了么,只要人活着,怎么都好。
交代完,方晓认为患者家属应该不会有其他想法,这才带着“小孟”
去了自己办公室。
“小孟,坐。”
“谢谢主任。”
“小孟”
微微躬身,坐下。
“为什么不能用地塞米松?”
方晓问道。
“根据《全身性过敏反应的紧急处理UpToDate》中建议,全身过敏性反应初始治疗选用药物是:肾上腺素。
应尽快肌内注射肾上腺素,之后通过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再给予肾上腺素,反复至少要给35mg肾上腺素。”
“相对而言,地塞米松不着急给。
对了方主任,不是不能给,是没那么急。”
方晓拿起笔,在打印机里抽出一张a4纸。
他的手到现在开始抖起来,急诊抢救的后劲儿十足。
稳了稳心神,方晓在a4纸上写下“小孟”
刚说的名字——全身性过敏反应的紧急处理UpToDate。
这本书自己一定要看看,等有时间的。
“小孟,我记下来了,我平时也没见过利多卡因过敏的患者,这是咋来的呢。”
方晓有些唏嘘。
“过敏反应可能由于患者自身体质问题。
中枢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可能由于用药在皮肤血管丰富的部位,吸收快,容易发生毒性反应;而药物浓度较高时,毒性反应发生率高。”
这话还不如不说,方晓摇摇头,认真的看着“小孟”
。
“小孟,你跟我讲,你数据库里相关的病历有多少?”
“16732份,其中117个患者抢救失败。”
“小孟”
平静的回答道。
“现在,是16733份。”
合着自己忙乎了一小时,只是多了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的数据,连万分之一都不到,方晓心里想到。
好在是过去了,抢救成功,你好我好大家好。
和“小孟”
聊了几句,方晓把电话打给罗浩,也不管几点。
他知道罗浩肯定不会为了这点事儿不高兴。
向罗浩罗教授汇报了抢救成功的消息,方晓又不断地说了“小孟”
的厉害。
他很清楚罗浩在意的只有两点,第一是成就是否成功,第二是ai机器人是否好用。
一个,是抢救了一条人命。
另外一个,则是以后很多条人命。
方晓的确拿捏住了罗浩的想法,罗浩也的确是这么想的。
听他说完,罗浩吁了口气,“行,小孟表现的不错就行。”
“小孟参加了抢救?”
陈勇问道。
“嗯。”
罗浩盘着大黑,躺在从伏牛山搬来的躺椅上,看着天空。
虽然哈动的位置比较偏,但依旧有光污染,看不见多少星星。
罗浩静静的看着,不知心里在想什么。
“没想到小孟竟然这么好用,要我说抓紧时间在临床铺开。
这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ai机器人能让诊疗水平提升一大截。”
“还行吧,刚开始。”
罗浩道。
“你这是谦虚还是谨慎,还是狗呢?”
陈勇戏谑问道。
“实话实说。”
“那你想什么呢?”
“这几天我要去帝都,研究生复试要开始了。”
罗浩淡淡说道。
“哦,把小苗带回来,那孩子有点意思。”
陈勇没明说到底哪里有点意思。
罗浩没回答,而是看着星空发呆。
吃过了饭,撸过了猫,罗浩和竹子、大黑告别,和王佳妮回家。
三天后,罗浩带着苗有方去协和,参加研究生复试。
导师带着学生去参加面试,罗浩也不知道有没有过类似的情况。
刚上飞机,罗浩准备开飞行模式的时候,一条信息发进来。
罗博士,来帝都的时候到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