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529 最近寄生虫怎么这么多(2/4)

我没见过寄生虫。”

助手问道。

“应该是。”

小医生不认识,方晓也不认识,他敷衍了一句,从屁股兜里摸出手机拍了两张照片。

转身要走,方晓觉得不够,又录制了一段视频。

这东西看着就恶心人,方晓皱眉,“温盐水纱布先盖上,等我回来。”

说完,方晓走出手术室。

他把视频、照片发给罗浩,随后打了个电话。

“罗教授,实在不好意思,冰雪节刚开幕,您那面一定很忙。”

“不忙,正在研究猪饲料呢。”

罗浩的声音传来。

猪饲料?

方晓想了一下,但旋即把这个词给抛到脑后,开始快速汇报手术情况。

患者阑尾穿孔,寄生虫估计是藏在阑尾里,随着穿孔钻出来,在腹腔内游走。

“哦,蛲虫的异位寄生啊。”

罗浩的声音轻飘飘地传来。

不是蛔虫,是蛲虫?

方晓愣了一下。

“蛲虫的异位寄生可以引起阴道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等。

也可侵入阑尾发生阑尾炎,甚至发生腹膜炎。”

罗浩解释道。

“方主任没见过么?”

“呃…我没见过。”

方晓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我也没见过!”

淦!

方晓甚至从电话那面罗浩的口吻里听出来了些许兴奋。

“方主任,先把阑尾破口堵上,等我。”

“您要来?”

“蛲虫最好都找到,稀碘伏只能杀死虫卵,对成虫作用有,但是不大。

关腹后成虫会在腹腔里到处繁殖,形成多处肉芽肿。

要是一次处理不干净,后患很多。”

“…”

方晓愣住,没想到这事儿竟然如此麻烦。

“当然,那是极其罕见的情况,有关的文献也就一两篇,引用还不多。”

罗浩简单说了一下情况,“和患者家属交代,然后找你们医务科给医大一院发个函,我这就开车去。”

“对了方主任,开幕式的伴手礼我给你带20份,回头你送科室的医生护士。”

“嘿,好,罗教授。”

方晓醒过神,他不是很担心,毕竟那面有罗教授在。

而且从医疗纠纷的角度来讲,五保户是那种天然没有保障的人群,连孩子都没有,出事也没人出头。

绝对不会有问题,问题只在于自己见过一个特殊的病例——打开腹腔后满肚子虫子。

“怪了,最近怎么都是寄生虫。”

罗浩说完,挂断了电话。

最近?

都是寄生虫?

方晓挠挠头,也没去理会为什么。

他隐约知道前一阵子有人“放生”

蟑螂,从南到北都有,寄生虫或许和放生蟑螂有关系。

蟑螂不传播寄生虫,但谁能保证那些黑幕后的人不传播点别的。

但这事儿和方晓无关,他也懒得想。

天塌了有个高的顶着,罗教授就是那种个子高的人。

披上一件大褂,方晓走出手术室。

“小朱,这面。”

方晓招手。

扶贫干部姓朱,不到三十岁,但脸上的皮肤已经黑黝黝的,看起来至少四十岁的样子,比方晓年纪都大,一脸愁苦。

“方主任,手术做完了?

真是辛苦您嘞。”

扶贫干部客客气气的和方晓说道。

“害,手术我做不下来,已经联系上级医院的专家来救台了。”

“啥?!”

扶贫干部一怔。

不是阑尾炎么,这里好歹也是三甲医院,怎么连阑尾切除术都搞不定?

方主任一定在开玩笑,一定的!

“喏,你看,这是我拍的照片。”

方晓口说无凭,把手机上的照片递到扶贫干部眼前。

一条白花花的虫子在脏器间极有视觉冲击力。

扶贫干部一怔。

“喏,这是视频。”

方晓打开视频。

白花花的虫子要是静止态的还好说,可当扶贫干部看见它开始蠕动,咕蛹咕蛹的,整个人都傻了眼。

这是个啥啊。

“小朱,患者肯定有别的问题,不是简单的阑尾炎。”

方晓笃定地说道,“不过你放心,我联系了上级医院的专家。

你那面联系一下村支书,说一下情况,照片、视频我发给你。”

“方主任。”

扶贫干部拉扯住方晓深绿色的大褂,凑到身边小声说道,“我听村子里的人说,老马几个月前打了一只黄皮子,人家黄皮子跑出来问他…”

“问什么了?”

“说是…您别笑话我啊,说有一天老马喝多了,醉醺醺的往家走,一只黄皮子出来站在路中间问他——你看我像人么?”

“靠!”

方晓爆了粗口。

“我知道这是以讹传讹,从前我也不信。”

扶贫干部讪讪地解释。

“小朱,你去休息一下。

你们扶贫不容易,一天光打卡了,哈哈哈。”

方晓开了个小玩笑,拍拍扶贫干部的肩膀,“再有,专家费不用你操心,我心里敬重你们这些扶贫干部,专家费我掏。”

“那怎么行,咱该怎么着就怎么着!”

扶贫干部嘴里说着不行,但表情却轻松了很多。

方晓知道他们挣得不多,这事儿的确能打申请,可这种罕见的事情要是申请下来,不知道得拖多久。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