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 苍老的少年(3/4)
书上说,这种患者的皮肤摸起来跟天鹅绒一样,你可以去摸一下。”
“罗浩,你这么描述很暧昧啊,可别让患者听到,多不好。”
陈勇的声音传来。
“书上是这么描述的。”
罗浩解释了一句,但再也不提摸天鹅绒,“简单说吧,为什么有肝脏出血?
因为血管太脆,导致的自发性出血。”
“这种患者上台后你们连血都止不住。”
“钳子一夹,血管就碎了,继续出血。
手术做去吧,一做一个不吱声。”
“罗教授,那要怎么办,患者现在出着血呢。”
方晓愕然。
他眼前全是止血钳把血管夹碎的画面。
自己还没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这也太恐怖了。
“保守啊,不是跟你说了么,保守治疗。
手术的话,肯定不行。”
“介入也不行么?”
“你不行,我…大概有五五开的机会。
但五五开也不够,最好还是保守治疗。
没事的话,我挂了啊。”
罗浩道。
“好,罗教授。”
方晓心里深深的叹了口气。
这特么的!
EhlersDanlos综合征?
方晓记不得英文单词,他记得好像叫什么皮肤弹性过度什么的。
上网搜索,方晓看见了相关词条。
词条上讲,患部皮肤弹力过度伸展,触摸柔软,犹如天鹅绒感,和罗教授描述的一模一样。
因皮肤过度伸展、易碰伤形成伤口、血管脆而易破裂、出现皮肤青肿,常并发关节脱臼,心血管、胃肠道可膨大呈现管壁瘤、胃肠憩室、膀胱憩室或破裂穿孔等。
果然是摸起来像天鹅绒。
方晓随后愁苦万分,这事儿该怎么和老邢解释呢?
老邢是医生世家,他爸当年是赤脚医生,走遍长南市附近的乡镇。
虽然医术没多高,但在那个年代也堪称是活人无数的杏林高手,是有信念的那种人。
邢主任完美继承了他父亲的所有特质。
医术没多高,但医德高。
说起来跟闹笑话似的,医术不高但医德高,方晓也不知道这话是夸邢主任还是骂邢主任。
自己好好解释吧,希望邢主任能听得懂。
按照罗浩的叮嘱,方晓准备去询问一下患者家属相关事宜,有没有家族史之类的。
想起这事儿方晓就觉得自家医院的所有人连罗教授医疗组的老主治都比不过。
要是换做孟良人是消化内科医生,人家一早就把事情处理的干干净净,患者家属相当配合,医从性max。
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家,方晓感觉这个主任当不当的也没多重要。
只可惜自己能力有限,就算是毛遂自荐罗教授也未必能要。
甚至不是未必,而是绝对不能要。
自己是能赶上些sci的小老板陈勇,还是能赶上写病历、和患者闲聊的孟良人?
更别提剩下的那位是医大一院大院长家的千金。
想着想着,方晓走出防火通道。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值班医生急匆匆的在走廊里跑着。
医院,只要医护人员跑起来,肯定有大事。
方晓的心一沉,一颗心几乎要沉到脚后跟。
他猜应该是那位23岁的年轻女患者出事了,肝脏破裂出血,失血性休克。
被膜再破了,没有被膜的压力作用,患者的血压会骤降。
“小王,怎么了?”
“患者血压50,主任说急诊上台!”
小王急匆匆的喊着。
我艹!
果然是这样,方晓也跟着跑过去。
罗教授说不能开刀,止血钳子一夹血管就碎,方晓心里始终想着罗浩刚说过的话。
他的水平中等偏上,但优点是对罗浩有着无以轮比的信任。
罗浩说什么他信什么,没有一点怀疑。
不能开刀,那怎么办?!
介入止血?!
方晓差点没哭出来。
自己为了治疗肝癌学的介入,费了老大的劲儿多拿了一个放射证,算是有资格做手术。
会的多也麻烦啊,要是自己不会做介入手术那该有多好。
跑去消化内科的路上,方晓忽然想起了一个画面。
自己去消化内科两次会诊、询问病史的时候好像消化内科的护士一直撅着屁股在留针。
患者家属的态度也不光是因为自己,还因为消化内科的护士连点滴都扎不进去。
完蛋了!
方晓意识到罗浩罗教授说的事情照进现实。
血管脆,输液针进去后血管撕裂,皮下血肿,根本没办法输液。
这么看,手术做不了啊。
老邢再怎么坚持,患者的条件不允许都做不了外科手术。
方晓甚至感觉老邢连肝脏都看不见,开到皮肤、皮下组织的时候,出血就止不住。
电烧?
那玩意是有用,但止血钳子一夹就碎的血管呢?
全都给烧焦了?
患者能活么。
方晓不知道。
迷茫中跑到消化内科,抢救室里已经一团糟,患者家属在愤怒的吼着,消化内科的护士长在道歉,他们主任黑着脸看着患者,一个屁都不放。
仔细看,果然是入院几个小时连点滴都扎不进去。
血已经取回来,但输不进去,连个道都没有。
方晓沉心,大步走过去,把护士挤到一边,“我试试。”
护士一怔,但马上把针交给方晓。
有人来抗雷,这是最好的,消化内科的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方晓看患者的四肢除了苍老之外,还有一些皮下淤血。
自己观察的还是不够细,这些淤血的位置本来应该一眼就看见的,但还是给忽略了。
方晓做了自我检讨后沉心静气开始感受患者的血管。
针刚刺破皮肤,刺空感传来,随后就有皮下淤血出现。
患者的血管是真脆啊,方晓差点没哭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