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坠马(1/2)
热闹的长街人来人往,百姓挑著扁担、驾著牛车踏雪出城,他们要赶在日落之前离开洛城,回到郊外的农庄。
牛粪味、吆喝声交织在一起,这才让洛城的冬日生动起来。
陈迹站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将手无声缩进袖中,藏起西风送来的纸条。
他后背升起一丝寒意:密谍司乃内廷直驾亲卫,平日里十二生肖手持王命旗牌横行无阻,何需隐姓埋名偷偷传递纸条?
而现在,西风压低了斗笠匆匆离去,说明密谍司已转入暗处隐姓埋名....
他们要小心刘家铤而走险、赶尽杀绝。
可是这样一来,冯先生眼中,就剩陈迹还在明面上了,刘家只能拿他撒气。
陈迹原本以为,剿灭龙王屯军镇后,密谍司手中便有了刘家谋反的证据。
他们只要将证据送至京城,便能将刘家抄家问斩。
万岁军一到,刘家自然灰飞烟灭。
然而,刘家根本没打算坐以待毙,密谍司的密奏根本送不出豫州。
难怪冯先生如此张狂..
刘家要撕破脸了!
陈迹回头,目光穿过人潮缝隙,看向城门外那架安安静静的马车。
刘阁老如此急迫的寻靖王,是要密谋何事?
白鲤见他愣神,好奇问道:「陈迹你怎么了?
面色不太好看。
」陈迹回过神来对白鲤笑了笑:「郡主,我没事。
」 白鲤拉著他的衣袖往前走去:「前面便是李记制衣铺子在城南的门面,我带你去量量衣服尺寸,正好在铺子里等父亲,到时候一起回安西街去。
」张夏看著白鲤的手,下意识去看世子的神情。
世子故作不知,目光偏去别处。
张夏好奇问道:「世子打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世子无奈道:「算上这一次,陈迹已救过我们兄妹二人两次了,次次凶险,次次九死一生。
我这个做兄长的都当没看见了,张二小姐一个外人又何必寻根究底?
」张夏笑了笑:「也是。
」 李记制衣铺子里,掌柜亲自拿著一卷皮质软尺,上手给陈迹测量尺寸。
陈迹站在柜台前张开双臂,目光却望向门外。
白鲤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白皙的手掌撑著下巴饶有兴致瞅著。
两名丫鬟端著茶水与果脯,殷勤的摆到白鲤旁边的案几上,当即便要跪在地上为白鲤捶腿。
白鲤吓了一跳:「别别别,这是做什么。
」 掌柜笑道:「郡主您有所不知,量体裁衣是个耗时间的水磨工夫,差一寸一厘,衣服穿在身上便不够舒服贴合。
我李记为了让客人能耐心等待,便专门雇了丫鬟给贵客解解闷。
」白鲤赶忙摆手:「不用不用,我怕痒。
」 掌柜对丫鬟笑道:「郡主既然说不用,你们二人便下去吧。
」丫鬟委身行了一礼,细声细气道:「是。
」 掌柜又道:「后面院子里还有推牌九的地方,郡主若是等得无聊,可喊丫鬟陪郡主推两轮。
」白鲤哭笑不得:「真不用,我能等。
」 「好嘞,」掌柜细心为陈迹量衣,袖口、领口、腰线,每一处都不错过,也难怪李记铺子在洛城出名,出名自有出名的道理。
两盏茶的功夫,掌柜给陈迹量完尺寸,笑呵呵问道:「郡主打算给这位公子定制些什么物件?
」 白鲤掰著指头算道:「两件立领大襟,两条冬日的棉裤,两双皂靴,一顶瓦楞乌纱帽。
你们这里能做大笔吧?
用狐皮给他做一件御寒用的黑色大笔,但狐皮不要做在外面,做成内衬,他不喜张扬..
」 陈迹愣住了,他将目光从门外收回来:「郡主,不用做这么多吧?
」 白鲤眼睛弯成月牙,笑吟吟道:「你平日里忙的很,好不容易做一次衣裳肯定要多做些。
我这可是为了感谢你的救命之恩,难道我的命不值这些银钱吗?
」陈迹也笑了:「值。
」 白鲤挥挥手:「那就好咯,你且出去等我一下,我和掌柜说两句话就出来。
」陈迹转身出了铺子与世子、张夏说话。
白鲤探头瞧他们没有注意这边,起身来到柜台旁,从自己袖子里取出六枚金瓜子来:「掌柜,制衣服的时候,将这些金瓜子缝进他的衣摆里。
」掌柜一怔。
官贵人家向来喜欢在衣摆里缝些指甲盖大的薄银饼,有重量的银饼可以坠著衣摆,让衣物看起来更垂感挺阔。
也有缝『招财进宝』『升官发财』字样的吉利铜钱,取个好兆头。
但是缝金瓜子的,倒是头一次见。
白鲤见掌柜疑惑,便笑著解释道:「方便他应急用的,掌柜只管将金瓜子缝进去便是。
」掌柜不多问,笑著应了下来:「好嘞!
」 此时,靖王掀开车帘出了马车,却见他翻身上马,急匆匆策马往城中来。
陈迹遥遥看见他身影,回头便对白鲤说道:「郡主,咱们该走了。
」 白鲤在屋内答道:「来了。
」 可话音刚落,靖王在马上的身子摇摇晃晃起来,还未到李记制衣铺子门前,便咳出一口鲜血,歪斜著坠下马来。
世子惊呼:「爹!?
」 陈迹眼疾手快,奔走两步,在靖王摔落地面之前将其揽住。
他抬头看向城门外,冯先生坐在车夫的位置上高高扬起马鞭,旁若无人的赶著马车往南去了。
谁也没想到,刘家竟在闹市对实权藩王下此毒手。
世子目眦欲裂,他愤恨盯著刘家马车却没有去追,转头对陈迹低声道:「先回安西街找你师父救人!
」 陈迹干脆利落的背上靖王,往安西街狂奔而去。
川流不息的人潮里,张夏等人骑马追赶,一时间竟没追上。
陈迹面色沉重。
若真是刘家下此毒手,便说明对方已经肆无忌惮,彻底疯狂。
可他思来想去,也想不到刘家杀靖王的意义何在。
落日沉入城池之外,天地昏暗。
太平医馆已打烊关门,陈迹撞门而入,高声道:「师父,师父!
」 久违的姚老头正站在柜台后面,点著一盏煤油灯拨拉著算盘,他抬头瞥了陈迹与靖王一眼,又看了看自己岌岌可危的门板,寡淡道:「天塌了?
」世子从门外闯进来,急促道:「姚太医快救救我爹,他被刘家下了毒手!
」 姚老头轻描淡写问道:「你亲眼看到的?
」 世子无奈:「这都什么时候了,您还不紧不慢的。
」 姚老头从柜台里绕出来,左手捋著白色的胡须,右手三指轻轻搭在靖王手腕上,陈迹屏气凝息,生怕耽误了把脉。
片刻后,姚老头轻描淡写道:「王爷并非被人所害,而是先前的风寒本就没痊愈就出了城,如今只是旧疾发作。
」陈迹忽然松了口气,起码刘家还没有到丧心病狂的地步。
姚老头背著双手往后院走去,镇定的安排道:「陈迹,将王爷背进正屋里;余登科,将屋内炉子烧起来,让王爷暖和些;刘曲星,取我银针来。
世子、郡主将门关好,莫让外人闯进来了.
王府的人也不行。
」 正屋内,姚老头最终只留下陈迹一人帮忙,他将靖王轻轻放在姚老头的床榻上,解去铠甲。
姚老头坐在炉火边上,慢条斯理的将银针一枚枚烧个遍,才将银针施在靖王身上,眨眼间,靖王胸口便扎满了银针。
陈迹轻声问道:「师父,靖王果真是风寒疾病?
」 姚老头瞥他一眼,一边继续施针一边反问:「你也是学过风寒病理的,你说呢?
」陈迹不答。
待到所有银针全部施完,靖王忽然又咳出一口鲜血陈迹惊疑:「师父?
」 靖王缓缓睁眼,笑著看向姚老头,虚弱道:「又是您救了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