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1/2)
腊月二十八。
根据习俗,李恒一大清早,就挑着公鸡、肉和鱼三生,再有两包糖,两瓶好酒去了肖家。
这回肖涵终于回来了,清清嗓子问:「李先生,您是男方,根据习俗来送年祭了;本美人是女方,要不要根据习俗,去你们李家过年呀?
」 李恒脊背冒出凉气。
肯定是这腹黑媳妇听说什么了,才故意提出去自己家过年。
不过人怂可以,话不能怂啊。
他当即发出邀请:「可以,吃完中饭跟我上去。
」 闻言,肖涵转身对正在准备午饭菜的亲妈问:「妈妈,李恒拐骗我回家过年,请示一下,您女儿要不要上当受骗啊?
」 李恒:「..
—.
这媳妇儿也忒调皮了些。
魏诗曼一愣,随后一脸认真神色看向李恒:「你真打算带涵涵回家过年?
」 接着她又讲:「你要是带,我原则上是不反对的。
」 很显然,魏诗曼口头说不反对,但内心其实还是有些反对的。
女儿去李家过年,那就相当于直接掀翻桌子了,对肖家、李家和陈家的风评都不利。
同时,魏诗曼也是为李恒着想,自家女儿的破坏力不是一点半点,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是安生些好。
李恒和肖涵都听懂了话中话,都晓得其中厉害关系。
不等李恒回答,肖涵可怜兮兮地嘴巴说:「哎,算了啦,我还没过门呢,妈妈就开始心疼您啦。
而且,再过两年我就真要去老李家过年了,这两年还是多陪陪亲爱的爸爸妈妈嘛。
」 魏诗曼这时才反应过来,才明白刚刚女儿在和李恒玩闹,随即松口气,笑道: 「等你们两个在沪市落稳脚跟了,我和你爸可以出去跟你们过年。
」 待亲妈进到厨房,肖涵冲李恒甜甜一笑问:「在新加坡会呆几天?
」 李恒回答,「初五过去,初八回国。
」 肖涵算算日子,前后才4天,心想有余老师全程陪同,自家honey应该会老实,应该不会对周诗禾有非分之想。
她知道余淑恒目前在李家。
但余老师不是她最担忧的人,反而希望余老师在李家过年,把这团浑水搅得越乱越好。
陈子的基本盘正在被蚕食,那就会更加和自己一条心。
她推演过棋盘,余老师目前绝对没有把自己当第一情敌,余老师的第一情敌肯定是宋妤,第二应该是周诗禾。
所以,她目前不用攻击力太强,适当收敛锋芒静待局势变化即可。
在她推演的棋盘上,周诗禾是秦国,纸面实力最强,必须提前遏制住。
宋妤是齐国,个人实力不弱于周,但家庭背景是短板,性格不够强势。
优势在于她得了李恒最大的爱。
而这份最大的爱往往也是原罪,可以好好利用一番,逼得所有矛头指向宋妤。
余老师当然是赵国,名将多,排面足,长平之战前能和秦国打的有来有回。
但肖涵对她的结局不是特别看好。
因为现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在余老师手里,却还没能拿下honey,足见其是一张纸老虎。
若是周诗禾将来不下场还好,若是下场,搞不好就有长平之战的惨剧发生。
一个字总结:宋妤太过「善」,余老师太过「仁」。
现在不是和平年代,是「争」人的战乱时期,善和仁往往会成为牺牲品。
在她的推演中,麦穗是韩国,是最容易搞定的那个。
陈子是燕国,纵有靳柯刺秦(指初恋和初夜)的轰轰烈烈,但终究是陈家拖累了,无法壮大己身。
至于肖涵她自己,当然是楚国嘛。
历史上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个八个字虽然简短,但足够霸气。
吃过中饭,李恒又呆了三个小时,直到大姐李艳偷偷来找自己,他才于下午4左右离开肖家。
此时李恒正在给肖家写对联,肖海、魏诗曼、肖涵和肖晴都在边上围观。
「咚咚咚!
」 「咚咚咚!
」 门外响起敲门声,魏诗曼打开一看,发现竟然是李艳,是稀客,顿时热情请进门,倒上茶。
不过李艳是被母亲悄悄派来喊弟弟的,哪有功夫喝茶呀,进到屋里就心急如焚对弟弟说: 「弟啊,你快回家吧,妈妈有急事找你。
」 这是田润娥教给大女儿的原话,就是怕大女儿脑子不灵光,在肖家乱说。
于是田润娥千瞩咐万叮铃,只要大女儿说这一句话就可。
李恒愣住,但当看到是大姐来找自己,而不是爸妈过来,他就登时心里一咯,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
他没多问,待心平气和地把春联写完,才放下毛笔说:「叔叔阿姨,涵涵,我有事先走了。
」 他省略掉喊肖海两口子「爸、妈」,为的就是不想让大姐知晓自己来肖家干嘛,不是他不信任大姐,而是大姐没有任何城府,很多事情别个一套话就全给抖露出来了。
过去这种情况发生过很多次,他得吸取教训。
肖涵甜甜一笑,脆生生说:「好。
」 魏诗曼似乎能理解,亲自送他到门外,还嘱咐:「有时间就过来玩。
」 「,成。
」李恒应声。
目送李恒和李艳两姐弟离去,肖涵心里暗自嘀咕:我家honey走得这么急,陈子矜是你吗?
是你回来了吗?
希望你能抗住余淑恒久一点,替我们试探下余家千金的火力和底线离开镇政府家属大院,李恒终于忍不住问大姐:「姐,是什么事,让你这么心急过来找我?
」 李艳不懂绕弯子,口直心快:「陈家回来啦,子弟妹回来啦,爸妈要招待客人走不开,要我来喊你咧。
」 李恒懵逼,停在原地,脑子一片空白。
李艳拉了拉他袖子:「弟啊,你咋滴了啊,别吓我。
」 李恒逐渐回过神,故作镇定说:「没事,我们先回去吧。
」 在回家的路上,他碰到了杨应文母亲。
杨母正打算去镇上,打算去肖家,见到他就问:「李恒,我正好要找你,你却不在家。
听说应文在为你做事,是真的吗?
」 李恒反问:「婶子,你是听谁说的?
」 杨母没有撒谎:「我上午翻山去了一趟石桥铺,找到了肖凤家,肖凤受不住我啰,告诉我的原来如此,李恒点点头:「婶婶这是去哪?
」 杨母说:「去镇上找肖涵。
」 李恒多问一句:「婶婶找肖涵有事?
」 杨母说:「对,肖涵和应文认识久,关系要好,我想请她帮忙,看她能不能帮我劝劝应文,要应文赶快回来一趟?
」 李恒摇头:「哎,怕有些为难哦,这事应文可能听不进去任何劝。
」 他好想说:你要应文回来做什么?
回来挨你家那位打?
还是挨骂?
过去那些年饭都经常吃不饱现在她在京城好好的,自力更生快快乐乐,我见过她好几回了,比在家里开朗多了,你为什么要劝她回来呢?
他道:「应文确实在为我做事,婶子你要她现在回家做什么?
」 杨母自知要女儿回来难,犹豫一下说:「我家那位怕是得了病哦,昨天半夜咳出了好多血。
」 李恒异,连忙问:「看医生了没?
要不要我帮忙联系大医院?
」 杨母摇头,「那死人脾气倔得很,死活不愿去医院,只是着要见应文一面,我也是没办法了,唉,以前对她不好,现在却要见她,唉”
杨母唉声叹气走了,语气十分复杂。
李恒站在路边,远远看着杨母消失在马路尽头,才继续往家赶。
上湾村,李家。
车子刚停稳,陈子矜连自家门都没还进,就提着大包小包礼品朝李家大门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