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麦穗爱了,暴富,大王不好惹(求(2/4)
就在廖主编心想着要不要说话调解一下紧张气氛时,李恒发话了,“钱不是问题,我就一个要求。”
看到希望,张艺谋连忙说:“李老师请讲。”
李恒笑着道:“把它拍好,别辱没了它,要拿出拍《红高粱》的精神来。我可是很喜欢看你电影的。”
张艺谋听得喜出望外,当即夸口保证说:“诶,李老师请放心,我一定会精益求精,不辜负你的期望。”
张艺谋没想到李恒会这么痛快,来之前所有的腹稿措辞都没用上,就达成了交易,一时很是兴奋。
接下来,张艺谋从助理那里拿出10万,整整齐齐码放在茶几上,交给李恒。
李恒漫不经心瞟一眼钱,嚯,都是新票子,观其样子应该是刚从银行取出来不久。
事情办完,张艺谋盛情邀请李恒、麦穗等人去吃饭。
不过麦穗委婉拒绝了,说要去上课。
张艺谋是个人精,通过言语形态,早就看出来麦穗是李恒的红颜知己,当下没敢过多打扰,很是有眼力见地离开了26号小楼。
只是才离开26号小楼,张艺谋就呆住了,站在巷子里看向刚从27号小楼的周诗禾,惊为天人,眼里绽放万丈光芒。
李恒不轻不响干咳一声,张艺谋这才尴尬地回过神。
离开庐山村,众人去了蓝天饭店。
酒过三巡,张艺谋向李恒询问,“刚才那位也是复旦的学生吗?是不是春晚那位弹钢琴的周姑娘?”
李恒点点头:“是她。”
张艺谋感慨丛生:“不瞒李老师您说,我在娱乐圈摸爬打滚也有好些年了,美女见过无数,但今天见了刚才这位,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美人儿。以前属实眼皮子有点浅了。”
李恒和廖主编互相瞅一眼,并没有笑话人家,反而很认可这话。
张艺谋身子略微前倾:“听人说,这位不仅钢琴弹得非常好,家里背景更是通天?”
李恒意外,“张导打听过她情况?”
张艺谋很坦诚:“当初有一部电影选角,我有一选角副导对她念念不忘,但后来通过央视方面的关系得到周姑娘家里背景后,吓得顿时打了退堂鼓,再也不提找她拍电影的事。”
李恒笑问:“张导刚才怕是又生了拉她拍电影的心思。”
张艺谋摇头:“这样的念头有过一瞬,稍后就放弃了。做我们这一行的,拎清自己几斤几两很重要。那样的家庭,是不可能放女儿闯荡我们圈子的。”
廖主编接话:“确实如此,何况人家还是周家这一代的独生女,看得很重。”
听闻,本就早已死心的张艺谋更加死心。
不过老张稍后又提到了复旦的魏晓竹,说邀请了三次,都被拒绝,现在也是充满了遗憾。
李恒好奇:“这次来,又去找了魏晓竹?”
张艺谋讪讪一笑,“被扫地出门。姑娘家里长辈很生气,要我们以后不许再打扰她。”
廖主编忽然来一句:“这是对的,还是不要打扰对方好。”
张艺谋愣了愣,廖主编隐晦地朝李恒使了个眼色。
张艺谋恍然大悟,庆幸不已,往后在饭桌上绝口不再提魏晓竹,。
吃过饭,张艺谋非常热情,硬是拉着李恒和廖主编拍了一张合影。
理所当然的,李恒站C位,廖主编站右边,老张站左边。
拍完照分开后,张艺谋还沾沾自喜对助理说:“这李老师也是个性情中人,往后得多多联系,回去你帮我把照片洗出来,挂我办公室最醒目位置。”
助理看得出,张导对那位大作家非常重视,甚至在交谈过程中,都有点刻意巴结对方的意思。
等人一走,瞬间只剩下了李恒和廖主编两人。
李恒问:“师哥认识张导?”
廖主编回答:“曾在京城有过几面之缘,同桌吃过饭,他的一朋友和是我大学同学。”
原来如此,难怪对方来沪市先找师哥来说和,感情还有这层关系在里边。
李恒问:“提到魏晓竹时,向我眨眼睛是几个意思?”
廖主编呲个牙花:“你瞧见了?”
李恒翻白眼:“你当我眼瞎呀?”
廖主编嘿一声,笑道:“这位张导对你比较忌惮,魏晓竹又是你的好朋友,抬出你的名号,以后就不会再去打扰你这位魏同学了。”
李恒沉思片刻,“来之前怕是没少调查我。”
廖主编讲:“其实不用多调查,你暴露作家身份的那天,那么多记者全程都是余老师在帮你招呼打点,在帮你迎来送往。
而余老师又是谁?消息灵通的那些记者心里门清,自然而然在很多地方传开了嗬。”
话到这,廖主编羡慕地拍拍他肩膀:“刨除咱们老师,有余老师这层关系在,师弟你以后在国内基本畅通无阻,这份价值无法估量,你可要把握住唉。”
李恒听懂了对方的言下之意:“你也希望我娶余老师?”
廖主编点头又摇头:“咱们是一家人,你娶谁我和老师、小林都全力支持。不过话说回来,你若是真能娶余老师的话,能少走很多弯路。”
李恒没表态,反而打趣道:“我还以为你会站在黄昭仪那一边。”
廖主编笑,“从私交讲,我确实站昭仪这边。但我也知道,你们结婚的概率不大。”
李恒还是没表态,围绕他转一圈问:“徐姐还在沪市没?”
他口里的徐姐,指的是徐素云。
提到这事,廖主编就立马笑不出来了,“在。”
李恒八卦问:“在你家?”
廖主编默认。
李恒竖起大拇指:“不愧是我师哥嘛,厉害的!”
廖主编哭笑不得:“别讽刺我了,你是不是在嘲笑我当初在阿坝还对赵冉一片痴情?”
李恒咧嘴笑呵呵道:“没有,绝对没有,不要多想。”
廖主编掏出两根烟,散他一根,点燃深吸几口讲:“在感情这方面,我没给你带个好头,我也没想到会对素云沦陷得这么快。”
李恒问:“这次是认真的?”
廖主编又吸几口烟:“我把过去相好的都打发了,如今全心全意对素云。”
这让他想起了余老师说过的话:你师哥和3个女人长期保持有私情,一位电视台的,两位海关的。
李恒替他发愁:“听余老师讲,你们差19岁,徐姐家里可能会不同意。”
廖主编道:“已经找我过一次。”
李恒问:“情况如何?”
廖主编默不作声。
很显然,第一次谈崩了。
话到这,两人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说话,都在各自想着心事。李恒为了安抚他,还陪着吸了2根烟。
不过他们吸烟有根本性区别。
李恒不爱吸烟,没啥子瘾,烟雾从嘴里过过就算,从不入喉咙,相当于走一个流程。
而廖主编就不一样了,每口都深入肺中,按他的话说这是享受生命。
廖主编一连吸了5支烟,临了掐掉烟蒂,从公文包里找出一张汇票递给他:“《白鹿原》很畅销,出乎我们的意料,到现在国内已经卖出了420万册。同时已经和境外34个国家和地区达成了海外出版协议。到时候又能为你带来一比可观的收入。”
李恒接过汇票一瞧。
唷!好家伙,270万!
确认金额无误后,李恒对着汇票飞一个吻,然后对廖主编说:“陪我去一趟银行。”
廖主编拉住他,“别急,还有。”
说着,他又从公文包掏出一张汇票:“《活着》在英法日韩和湾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持续在卖,这是截止11月20号的结算,你收着。”
李恒接过第二张汇票,惊讶出声:“506万,这么多?”
廖主编笑问:“满意?”
李恒道:“意外之喜,当然满意。”
廖主编说:“毕竟是赚的外汇,还是值点钱的。”
李恒知晓,国外发行的书,大部分收入还是分配给了各渠道,到他手里只是一小部分。
但就算如此,他心头也很舒畅。
能不舒畅吗,一下子进账776万,妥妥的巨款啊!
他此时在憧憬,听说《活着》拍完电影并在夏纳电影节获奖后,这一书直接在海外图书市场小爆了一下,全球销量超2000万。
如果历史按照轨迹走,他到时候又能收获一笔钱财。
这也是,他想把《活着》卖给名导张艺谋,而不搭理戴月的深层次缘由所在。
因为他的目光很长远,瞄准的是海外图书市场,而不是影视版权这点蝇头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