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做客(2/3)
李恒摇头:“没有。”
“这才对嘛,这才符合黄家的家风,虽然对你有过怀疑,但不会那么小家子气。”
廖主编松口气说,实在是,他夹在两头也挺为难。
李恒问:“黄昭仪最近在忙什么?”
廖主编吸口烟:“有段时间没联系了,不过最近听说好像去了京城,应该是有演出。”
闻言,李恒点头,心想这两天还好没去浪费时间找她。
要不然为了那点床上之事,特意把她从京城叫回来,也挺那个的。
说到黄柳两家,廖主编透了一个口风给他,“柳月你还记得吧?”
“嗯,记得,不是去美国了吗?”
李恒道。
廖主编说:“这姑娘很厉害,自己弄了一个软件,据说在硅谷挣了10万美元。”
李恒错愕:“那妞还有计算机方面的天赋?”
一声“那妞”
,廖主编捏了捏烟头,咧嘴笑说:“你是没去黄家看过,煦晴讲,她卧室关于计算机方面的书籍和期刊足足有上百本,都是托人从美国带回来的。”
李恒恍然:“这是有所准备,厚积薄发。”
“对喽,小柳月放弃复旦不要,跑去斯坦福留学,就是奔着计算机行业去的,没点兴趣和天赋,一般人做不来这事。”
提起柳月,廖主编全是赞赏。
想想也是,才到美国几个月啊,柳月就能折腾出这么大动静,属实够牛逼了。
这让李恒想到了雷布斯,据说这位大佬在大学期间靠一款杀毒软件挣了足足100万。
奶奶个熊的!
难道柳月是女版雷布斯不成?
自己呕心沥血写书才挣了100多万,一个满嘴荒唐的女人跑去美国竟然淘到了第一桶金,这他妈的跟谁讲理去啊?
8月的天就像女人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晴空万里,才聊个天的功夫,天际顿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两人只得跑回屋里去。
此时,周诗禾已经看完了最后两章,还没从书中世界回过神的她,望向李恒的眼睛亮亮地。
虽然这丝亮光很隐晦,但足以说明《白鹿原》给她带来的震撼。
看完书,她没有去打扰巴老先生,而是把稿子轻轻放到茶几上,然后起身坐到李恒旁边,安心听两男人吹牛侃海。
廖主编看眼周诗禾,又看眼李恒,见师弟和周姑娘似乎习惯了这种相处方式,他当即假装没瞧见,继续分享文坛发生的大小事。
中间没茶水了,喝完了,廖主编跟两人招呼一声,拿着空壶去了厨房。
正在忙着切菜的小林姐彷佛猜到了他来干什么:“师哥,茶水已经烧好了,凉在那,你自己倒进去。”
廖主编依言倒茶水。
突兀想到什么,小林姐扫眼厨房门口,压低声音问:“这位周诗禾和师弟是什么关系?”
廖主编看得好笑,“你什么时候也这么八卦了?”
小林姐感慨道:“这姑娘是真把我惊艳到了,我上次去庐山村怎么就没看到她呢。”
“你上次才在庐山村呆多久啊,两个小时不到,没见着很正常。”
廖主编如是说。
很少见小林姐这样,廖主编忍不住好奇问:“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小林姐琢磨一番,吐出四个字:“神仙眷侣。”
廖主编反应过来:“你是说外面这两位很般配?”
小林姐反问:“你不觉得么?
走一起十分和谐。”
廖主编点头又摇头:“你又不是没见过肖涵,师弟和肖涵走一块也有夫妻相。”
小林姐回忆一下肖涵的模样,不好再说什么。
虽然个人感官上她更喜欢周诗禾这一款楚楚动人类型的,但肖涵外形也已经足够优秀,何况还是师弟的正牌对象,她若去嚼舌根就是她的不是了。
傍晚时分,花了大半天时间把《白鹿原》后续10章看完,巴老先生右手摩挲着稿件,久久无言。
本来对书十分有信心的李恒也被老师这番模样弄得有些忐忑了,坐在旁侧静等老师开口说辞。
廖主编、小林姐也是一样。
周诗禾端庄地坐在李恒右手边,视线不着痕迹转一圈,把众人的神态都尽收眼底,最后注意力放在李恒身上,没想到在外人眼里早已功成名就的他竟然也有紧张的一面。
这让她有些意外,不过考虑到巴老先生的身份地位,稍后又释然。
过去好一会,巴老先生才从缓缓抬起头,娓娓道来:“这部书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史诗,恢宏壮阔,气势磅礴,呈现了中国百年来的民族秘辛。
从内涵和格局看,到目前为止,当代小说里还没有一部能超越它。”
这评价不可谓不高!
足以见得巴老先生对《白鹿原》的喜爱,对李恒的厚爱。
此言一出,廖主编沉默了,即高兴又震惊!
他还没看最后10章,但能让一向沉稳的老师破天荒说出这番话,已经说明了一切。
廖主编不敢想象,这番话若是原封不动砸入文坛,会引起造成多大的轰动!
那他会这样做吗?
他是《收获》杂志主编,是李恒师哥,为什么不这么做?
凭什么不这么做?
在廖主编看来,委屈了这么久,是时候为师弟和《白鹿原》正名了,也时候打脸那些跳梁小丑了。
而老师过去一直低调没表态,现在这一言语,足以给大部分煽风点火者一剑封喉。
小林姐为李恒感到开心,亲自给几人续一杯茶。
周诗禾如同一株枝叶细弱的文竹,最是柔美静谧,听到巴老先生评价后,眼神落在李恒侧脸上,许久没挪开。
她也觉得这书很好很好,若能真的坐实当代第一小说的名头,他应该会青史留名吧。
想着“青史留名”
这四个字的沉甸甸份量,周诗禾看向他的眼神生了些许变化,变化虽然十分隐晦,不太明显,但多了一丝崇敬和羡慕。
生而为人,不过短短几十年,而若能流传千古,何尝不是一种大幸运,如果有机会,谁会不想?
可她清楚,芸芸众生不过蝼蚁,也只有他这种才华横溢的人才能出挑,被历史铭记。
巴老先生的话不多,但客厅却一片肃穆,地位本来就已经很高了的李恒在众人心中的地位再次拔高许多。
最后还是小林姐笑说:“先吃饭吧,已经7点了,可以吃第二餐了。”
听闻,刚刚还无比严谨的氛围顿时松动,巴老先生率先站起身,拍拍李恒肩膀,又冲周诗禾慈祥地笑了笑,走向餐桌。
李恒侧头对周诗禾说:“走,吃饭去,吃完我们也该回去了。”
“好。”
周诗禾应声,语气特别柔软温和。
小林姐听到两人对话,立即挽留:“吃完饭就天黑了,还回去?
不回去了吧,今晚留下来陪陪老师,明天上午我送你们回庐山村。”
周诗禾没做声,看着他,由他决定。
李恒有些心动,但无奈地说:“师姐,还是算了,大夏天不洗澡没法睡,我们都没带换洗衣服的。”
小林姐本想说家里有,穿她和老师的就成,不过瞧着气质非凡的周诗禾,她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旧衣服这姑娘不一定穿得习惯。
廖主编和小林姐想到了一块,站出来说:“师弟说得对,等会吃完饭,我开车送他们回去算了,正好车里有两包读者信给他捎过去。”
李恒无语:“又给我送读者信啊,我那杂货间都快堆不下了。”
廖主编打着笑腔:“别忽悠我年纪大,你那小楼空房间多得很,再多信也放得下。
倒是《收获》杂志快被你这些读者信给占满了,快没地方落脚咯。”
巴老先生今儿兴致非常好,特意开了一瓶酒,笑呵呵指名要跟李恒小酌几杯,还不许他耍赖。
廖主编眼馋坏了,跟巴老爷子相处这么些年,还没得到过这样的待遇呢,可惜今晚要开车,不敢跟着喝太多。
这顿饭像磨洋工一样,谈兴浓,吃得比较久,巴老爷子问了许多琐事,当得知他正在录制纯音乐专辑时,很是高兴,说他年岁大,就喜欢这种接近大自然的音乐,还说等专辑出来,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听听。
饭后,李恒看看时间,已然8:13 不早了,他带着周诗禾同老师和小林姐告别。
送到院子里,巴老爷子这会才细致地打量一番周诗禾,临了语重心长地再次拍拍李恒肩膀,嘱咐他:“有时间多过来坐坐。”
“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