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33章 人工智能的伦理道德问题(1/2)

人工智能,嗯,不,应该说通用人工智能对于大多人来说肯定是个好东西。

毕竟是真能帮人干很多麻烦且危险系数高的活。比如在月球上当建筑工。

当然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什么真正完美的好东西。

很明显,通用人工智能也是如此。

京城,燕北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乔喻已经在办公室里接待了好几拨人。

聊了很多,一直喝茶,嘴巴都感觉很干了。才总算稍微闲了下来。

有时候养喻是真觉得自己就是辛苦命。

还是那种明明每天都很辛苦,但大家都认为他很闲,还觉得他过得很自在的辛苦命。

这一度让乔喻开始共情资本家了。

比如某位全球知名大富豪马爸爸那句:「我最幸福的时候是我当老师拿几百块钱工资的时候。」

要知道马爸爸说这句话的时候才刚刚被评上全球首富不久。那个时候的小里巴巴集团正如日中天,丝毫不见颓势。

所以当他在电视节目中说出这句话,是真让许多人绷不住了。

加上之后他又花了数十亿在港岛价格最昂贵的山上买了套宅子,多少让这句话显得有些讽刺。

乔喻在网络上无意中看到这位马爸爸曾经说过如此装逼的话后,也觉得不屑一顾。

只觉得这些有钱人就是特么的矫情。

如果有一天他成了世界首富,肯定不会觉得一天只能赚几百块的时候幸福。

但现在他不这么觉得了。

当富豪的确很快乐,但人肩膀上背负了太多责任之后,的确玩得不那么开心了。

主要是心里一直有事儿,就会影响情绪。

真正感觉开心的应该是马爸爸身边那些人,比如他的儿子”

想到这里养喻决定回家先把乔自省给揍一顿。

真的,就想到这小子完全不用努力就可以享受到常人难以企及的生活,乔喻就觉得气不打一处来。

这还不是最气人的。

他这么聪明,这小子竟然到现在还不会算二十以内加减法,一天到晚只会撒娇卖萌!

如果不是这小子现在看起来跟他眉眼儿几乎完全一样,乔喻都要怀疑这玩意儿是不是自己亲生儿子了。

总不能遗传了他的相貌跟夏可可的智商,乔喻觉得这孩子大概率是废了。

毕竟夏可可太好骗了。

以后自己儿子也要这么好骗的话,人家是富不过三代,他家富不过两代乔喻其实不太在乎他跟夏可可死后那些身后的事情。

不过还是在老人家们的建议下,打算要个二胎看能不能拉高下一代智商的平均值。

只是这些老人家着实不讲武德,总是既要又要,在这个他打算好好休息繁衍后代的关键时刻,现在他又要被委以重任,此时正坐在办公室里愁容满面的发呆。

直到敲门声响起,他才从漫无目的的思考中回过神来。

「进来吧。」

现在几乎全世界都知道乔喻的大脑很神奇。但所有人对于这种理解其实很片面。

只认为他在数学跟科研这块极有天份。

殊不知这种认知其实非常片面。哪怕是日常生活中他的大脑同样非常神奇。

比如只要接触稍微久了一点,哪怕是在走神的状态,也单纯从一些细微的声音,分辨出很多东西。

比如只听敲门声他就知道是老郑又抽空过来找他了。

果然,当门被推开之后,出现的就是郑希文的身影。

「老郑啊,有事?」

乔喻随口问了句。

「没什么事,就是来看看你。」

「哈哈,你是不是接受了任务来打探下我的口风?看是不是对这件事要我出力却让田导挂帅有意见?」

乔喻直接问了句。

郑希文没有直接回答,呆在乔喻身边久了,他也习惯了乔喻智多近乎妖,

很多事情这个年纪不大的小伙子看得比他这个四十多岁的小老头都通透。

郑希文也没委屈自己,自顾自的在沙发上坐下,答道:「没有就是来看看你的状态。」

「行了,别藏着掖着。你们这些人的心思我都知道。放心吧,我不会挑子的。

而且我也懂你们的那点苦心。通用人工智能这东西对于现在的量子模拟计算机来说最大的问题已经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哲学问题。

或者说这东西最大的难点一直需要人类去拷问自身。在技术实现过程的挑战反而是次要问题。」

郑希文证了证,下意识的问了句:「人类拷问自身?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人类是否能允许通用人工智能犯错!如果允许,那么又将面临另一个伦理道德拷问,比如经典的电车难题。对了,你知道电车难题吗?

乔喻反问了句。

郑希文点了点头,深吸口气后回答道:「当然知道,我们入行考核的时候经过类似于电车难题跟囚徒困境测试。

但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发展人工智能会跟电车难题这种问题联系到一起。」

乔喻解释道:「还是以自动驾驶为例,如果我们充许自动驾驶可以出现一定的事故概率,那么如果要定一个标准,大概是只要比人类自己开车事故率更低,似乎就是可以接受的,对吧?」

郑希文点了点头。

乔喻继续说道:「但是对于人类社会环境来说,开车技术好,驾驶习惯好,且足够谨慎守规矩的司机事故率往往远低于那些习惯野蛮驾驶的司机。

但如果把方向盘交给人工智能来掌控,对于不同类型的司机来说他们出事故的概率是平等的。守规矩的跟不守规矩的都一样,这算不算进阶版的电车难题?

最关键的是,一个人本身没有犯任何错误,结果因为人工智能的失误没了,人工智能的失误会被社会放到多大?

看吧,这就是你都能理解的困境。如果通用人工智能走类人思考模式的路子,就注定了要允许它犯错。

但如果要允许一个人工智能犯错,造成了损失,却会被全体人类社会排斥。都是人我们还讲一个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呢。更别提机器了。

而且这还是小事。如果是大事就更可怕了。比如未来把天机防御系统交给人工智能来决策,结果发生误判,把一架飞机给打下来了。你猜会发生什么?

所以我非常清楚,这个项目田导挂帅,说白了就是未来万一出了问题,田导跟即将组建的伦理审查委员会来帮我背锅。我安心把活干好就行。也是用心良苦了,我怎么可能不知好岁?」

郑希文默然,太多的弯弯绕绕了,他都没想明白的东西乔喻心里却是门清儿的。

「但是现阶段这东西又是真有用啊。月球建设多方论证了好几套方案,最后发现还是得把具备一定思维能力的机器送上去搞建设最合适。

而且在对月球环境改造完成之前,人工智能是管理月球基地,保证月球基地正常运行的最好选择。

上面的基地生命维持系统可不是开玩笑的。现在人少万一出问题还能赶紧穿上航空服直接进飞船。

如果未来人多了,这东西出问题,那可就是一基地几十甚至几百人同时玩完。容错率超低的高压岗位啊。

你要是再往前看,如果要做宇宙开拓动辑几个月甚至一年在飞船上航行,靠人类当船长很难抵御那种高压的。

地球海洋上航行,每隔一段时间起码会有港口补给。哪怕是初代的大航海冒险家,起码隔一段时间总能看到陆地。

但对于第一代的星际旅行者可没这么好的待遇。在航行时根本没有补给点,甚至导航都不准确,反而是地球需要他们传回的资料去绘制星图,建设星际旅行补给点。

这种高压环境下,人类被长时间压抑的情绪很可能引发不可预知且无法挽回的错误。

所以也的确需要人工智能技术辅助。

不过其实我觉得大佬们都想多了,这些都是正常的。每次人类工业革命都会有血腥的一面。

蒸汽机发明之后,人家是用来造战舰,然后到处打砸抢掠,开拓殖民地,当时因为蒸汽机挂了多少人?

到了之后的电气跟内燃机时代,飞机能上天了,战争又导致多少人丧生?

至于第三代工业革命,核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只需要两枚炸弹能让两个城市的人都熟了啊!看吧,人类的科技发展从来都是这样的。」

乔喻摊了摊手,说道。

这番说辞也让郑希文不太懂乔喻是什么意思了。沉吟片刻后,说道:「其实你完全没必要勉强,如果你不愿意做一件事,肯定没人会为难你。」

这句话让乔喻笑了,还笑的很开心。

「哈哈,老郑,你还不了解我吗?哪里是我不愿意做这件事情?其实就是我想做这件事,长辈们都怕我担责任,所以来给我当背锅的。

田导其实巴不得我继续去把这套理论研究透彻,然后尽快做出成体系的东西。你又不是不知道,是我告诉他智能的意义。

这么说吧,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积累已经差不多了。量变一直积累着,总得爆发出来。

现在是个不错的节点。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