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玩的就是心态(2/3)
关键是从他把这个事安排给乔喻到今天才三天,所以他也没问。结果这小子直接闷不吭声的把事情搞定了?
「对啊,乔喻没跟你汇报吗?他前天去的时候就把问题指出来了。我们的实验室照著他的方法操作,现在情况已经稳定。而且效果出奇的好。目前只是用活性炭做初步试验就让生产效率提升了百分之二十。
如果用更好的材料,把完整的数据做出,实验室数据会非常漂亮!这让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了。你知道的,以往其他教授都只是帮著修正下模型,并不会直接给出建议。但这次乔喻不但重新做了模型,还直接给出了试验方面的建议。」
田言真明白了对面为什么会专门给他打这个电话。
如果只是帮著修正模型,实验室那边结果完成之后,请客吃顿饭就差不多了。毕竟数研中心这边只是帮著根据数据调整模型,具体问题还是实验室自行通过模型进行拟合、模拟分析出来的。
而且不管是数学院还是数研中心这边,也有许多应用向的项目需要跟化学院那边合作。
比如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中,类似基于高维统计与人工智慧结合的抗体类药物筛选和优化新方法;人工智慧驱动的锂电池跨尺度模拟和关键材料设计这类课题。
搞数学的教授申请的,但如果没有化学实验室的配合,拿不到第一手的数据,这类课题根本没法完成。但这类课题完成之后,一般都会给参与帮助的实验室主要人员署名的。
同理,化学课题的实验室操作关键步骤,如果是照著乔喻直接指出的问题做出来的,这其中的贡献就很大了。尤其是这还是横向项目..
乔喻如果是别人的学生也就罢了,恰好又是他的学生,现在还是燕北、华清两大数研中心联合培养对象,对面的确可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比较好。
这让田言真也有些头疼了。
顾不上去思考乔喻哪那么大的本事,去趟化学实验室就能给人家直接出具体建议,还能成功,而是开口问道:「这个项目有签保密协议吗?
」有,本来就是帮助甲方优化产线的。技术细节肯定是不能公开的。而且这个项目目前来看已经具备了专利申请的潜力。即便要发表论文,技术细节这块也会模糊处理。」
田言真思考了片刻后说道:「我明白了。这样,我先问问乔喻是什么想法再说吧。」
「行,顺便帮我感谢下他。这还真是英雄出少年啊!田教授,我都动了心思。要不干脆让他没事儿也来我们化院听听课。拿个双学位。技多不压身嘛。
张教授很有想法,不过这个提议田言真直接开口帮乔喻婉拒掉了:「哈哈,行,回头我跟这孩子提一句。不过你可别报什么希望。他对物理可能还有些兴趣,化学还是算了。
开什么玩笑?
让乔喻去泡化学实验室?乔喻愿意他这个做导师都不可能同意的。倒不是看不起化学。
但为什么燕北大学的化学新楼要建在东门外,靠近华清那边,化学院的教授自己心里没数么?
不太夸张的说,每一个进实验室的新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作死小能手。其实也没办法,不每个人的安全意识都能靠老师耳提面命就能建立起来的。
往往只有经历过危险,才会意识到生命的可贵。
化工新人到了一个崭新的化学实验室,只会觉得哪里都好奇,恨不得到处都摸摸碰碰。
化工老手进了一个崭新的化学实验室,第一件事一定是先找到逃生通道的位置以及确定各类灭火器的位置,细心的还要看看灭火器有没有过期.
巧的是,学校恰好就是培养化工新人的地方。
「哎...下次有机会可能还要请乔喻来帮下忙。帮我转达下,他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我这边尽量满足。「好。」
挂了电话,田言真闭目沉思了片刻。然后再次打开手机,拨给了乔喻。
很快他便听到了乔喻颇有朝气的声音:「喂,田导,您好,有什么吩咐,学生正时刻准备著呢。」田言真说道:「嗯,看来你最近心情挺不错。
「哎,苦中作乐呗。李教授那边的课题我一点头绪都没有。不过论文我到是又快完成了一篇,就是关于脊络状奇异点分析的,尤其是对奇异性的分析,我觉得写得还挺好的。正打算写完之后看您推荐发到哪里呢?」
好家伙,又一篇论文出炉了。
从影响力上看,这篇论文也的确应该能发比较好的刊物
于是田言真直接给出了建议:「这篇论文可以考虑Invent.Math。也是数学界的顶刊之一,Springer出版社的期刊。不过我不是问你这个,张教授那边的课题你已经帮他们处理完了?」
「对啊,哎,这事儿也太简单了,我随便看看数据就知道问题出在哪了,我都不好意思跟您汇报。我怀疑那些张教授实验室里那些家伙本科阶段肯定没好好学高数,那么明显的问题都看不出来。
您可以建议一下,让他们都来咱们数研中心深造一段时间。把微分方程、线性代数、还有统计原理这些课程都再补习一遍,以后他们就不用来找我们帮忙了。」
田言真立刻开口训了一句:「这话你跟我说就行,其他场合你别瞎提建议!」「这您放心,我在实验室里的时候很乖的,我都是夸他们技术精湛来著。」
田言真微微感觉有些头疼,第一次感觉原来学生太厉害了也不完全是件好事:「你心里有数就好,刚刚张教授打电话来问你想要什么奖励。」
「奖励?就是去帮了一下忙,也能有奖励?
田言真解释道:「如果你只是去帮忙调整了模型,我也觉得没必要讨论什么奖励。但既然你直接给出了建议,该有的奖励还是可以谈的。比如论文二作,不过他们这个属于横向项目,而且签署了技术保密协议。
所以即便是发论文,也只是大概原理。国外那些特别好的期刊肯定不能发的。如果是国内的期刊对你来说也没什么意义。不过横向项目,如果做出成果,一般会有奖金的分配会比较灵活。
「您是说现金奖励啊?那挺好啊,我这两天还在琢磨怎么赶紧攒钱呢。」「你生活方面有困难?」
「生活上倒是没困难,但田导,我可是有大志向的。我打算等毕业了就自己开公司,我打算读书期间,把未来创业的钱先攒够。」
田言真感觉血压有点升高,说道:「你以后主要精力要放在做数学理论这块!创什么业?开什么公司?你做出成果了,还怕以后没钱用?」
「不是,田导,创业跟做数学理论不冲突啊?我一边研究理论,如果发现有应用价值,也能做数学应用。赚到钱了,就意味著我都不用去申请专门的科研经费,想做什么研究就能做什么研究。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别人。您说对吧?
而且您放心,其实我想创业也是给我妈找点事儿干。所以我不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公司那边,肯定还是会以科研为主。毕竟我未来可是要继承您的衣钵,扛起华夏数学大旗的人!」
乔喻小嘴巴拉巴拉一番话,把田言真刚升起的血压又按了回去。好吧,如果是给妈妈找个事情做,也是可以理解的。
他也听说了,乔喻正在鼓励他妈妈复习高中知识,准备考大学。虽然社会生考大学,田言真并不看好,但如果能帮的话,他肯定不会介意帮上一把。
其实企业管理方面的专业,燕北大学也是很有发言权的。
学校的经济与管理学部包含诸多知名学院,比如光华管理学院就招生有多个院系招收本科生,其中就包含了工商管理专业。
不过那是以后的事了,现在考虑早了些。
「行吧,如果你不介意直接现金奖励的话,我会跟张教授提一下这个事。不过现阶段你别为这些事分心,尤其是别担心钱方面的问题。我会向学院反应,奖学金这块会适当倾斜的。」
「谢谢田导,我就知道您不会让我吃亏的。」「对我最好的感谢是多把精力放在数学上。」
「嗯,没问题,要不您再给我安排个课题吧?最好是我单独做的,难一点,别找这种跟实验室合作的了,完成了都没什么成就感。」
「好,上次我给你布置的任务就转成正式课题。我等你做完尽快提交给我。」「素数随机分布模型?」
对!
「您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田言真挂了电话,脑子一时间混乱起来。脑子里下意识的浮现出一个问题。
下学期乔喻到底怎么办?
跟著英才班一起学习,似乎完全没有必要了。
让他提前来燕北大学,本想著是让他提前适应环境。
结果学校丰富的文献资源搭配上乔喻超强的自学能力,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算了,直接纳入本科科研人才培养计划吧..
英才班那边还是要占个名额。不过日常培养还是照现在的来,似乎暂时也只能这样了。..
燕北大学,化学实验楼。
除了陈江一如既往的在外面洗那些洗不完的瓶瓶罐罐外,其他人都聚集在办公区。
没有太多得到好结果的振奋跟喜悦,也没什么沮丧情绪,一定要形容的话,大概就是大家都觉得挺尴尬的。当然办公区这帮人并不能代表全部人。
比如外面洗瓶子的陈江就挺开心的,嘴里哼著的小曲顺著没有完全关上的门,闯入了办公区众人的耳朵里。洗瓶子有洗瓶子的快乐。
虽然没有上手操作那些仪器,但依然是对课题组有贡献的。毕竟那些瓶瓶罐罐可不是一次性的,总需要有人去清洁,最关键的是这个贡献度是恒定的。
既不会因为课题组独立完成而增加一点,也不会因为课题组请了强有力的外援而减少半分。但课题完成的进度直接影响到工作量。所以当得知这个课题就要成功了的时候,就能享受这种单纯的快乐。
但对于其他成员来说就不一样了。
有种自己为什么这么废物的感觉。
「回过头来看,这个问题很明显啊?当初咱们怎么都没想到这块呢?」终究还是有人受不了这种尴尬的气氛,自嘲的说了句。
开口说话的是张浩源,大前天就是他带著乔喻逛了一圈实验室。
那天他很热情,但心里总觉得乔喻像个小屁孩,什么都没见过,还好意思充当专家,心里是有些鄙夷的。
乔喻走后,从藏不住事的陈江口中得知了这位小爷最近有多火,又觉得各种羡慕嫉妒恨。对乔喻提的建议也有些不以为然,总觉得浩哥跟老秦有点想多了。
一个对化学没啥了解的数学生,随便看看数据就能找出问题?这不是扯……经常来帮忙的陆教授都没有这么牛逼。
到了今天,只剩下一个想法——原来小丑竟是我自己..
现在张浩源甚至感觉很庆幸,还好这两天他最多只是嘴上抱怨两句,并没有把心里真实想法说出来。不然他今天就真成实验室兄弟们眼中纯纯的小丑了。
虽然大家面上肯定不会说,但自己想起来都会不舒服。
「哎,事后肯定都会觉得简单,但事前我们都看过多少次数据报告了?甚至都怀疑是不是自动记录数据的仪器出问题了,也没想到这个问题。
所以单看数据就能有这种判断力,只能说乔喻不愧是两位顶级教授都看好的学生。对数据的敏感度太强了。」秦忠梁推了推眼镜,颇为中肯的说道。
「秦师兄,你这也太夸张了。那要这么说,还要我们这些学化学的干嘛?以后化学实验室都不需要了,直接让那帮搞数学的在办公室里推算了。」张浩源忍不住嘟了句。
刘浩干咳了两声,说道:「行了,张浩源你这就属于抬杠了。妄自菲薄也不是这种说法。没有实验室,没有我们干活,哪来的第一手初始数据?没有数据人家数学院的来了那啥分析?靠编么?」
实验室里的大师兄发话了,办公区也彻底的安静了下来。
其实张浩源也知道自己的话很没道理。但没办法,不说点什么,心里那股子莫名的郁郁之气就是散不出去。
想想看吧,为了这个项目前后后光是各种准备就花了三周,然后大家辛辛苦苦在实验室忙了两个多月,结果人家派个小屁孩来呆了一天搞定了,说出去功劳还比他们大。
技不如人的痛苦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