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肯定是对面给的太多了!(2/3)
乔喻说道:「这个我懂,我之前研究过那些中心的教授。不过我还是学生吧?学生也能有个主页?」田言真答道:「给你专门开辟了一个专栏,你回头登陆官网看一眼就知道了。」
乔喻老老实实的点了点头,应了声:「谢谢啊,田导。那我这面子岂不是很大了?」
田言真笑了,然后说道:「对,你现在面子的确很大。下个月19号到23号,将在法国高等科学研究院举办世界代数几何大会,组委会将你列为了专题讲座嘉宾,邀请你去做30分钟报告。怎么样?有兴趣吗?」
「30分钟报告?主会场还是分会场啊?主要讲什么?」乔喻颇感兴趣的问道。
这一刻他想到了华清的那位前辈。照老薛的说法,那家伙是大一受邀参加计算机的顶级会议,他现在都还没大一,就有人邀请他去参加会议了,这说明他又赢了。
田言真瞥了乔喻一眼,没好气的说道:「想什么呢?你大概率是在分会场。至于讲什么那是你的事情。你现在能讲的就是关于乔点跟曲线有理数点上界推导两块,决定去的话,都可以讲讲。
不过这种会议最重要的意义并不在于你台上那三十分钟的讲座,而是在会议之余,你将有机会跟世界各地的数学家面对面的交流。比如彼得·舒尔茨,这次是他推荐的你去做报告。」
乔喻眼睛亮了亮,欢喜道:「哇!这就是现实版的问英雄谁是英雄吧!果然天才之间也是惺惺相惜的,那我去了的话,岂不是有机会跟彼得·舒尔茨把酒论英雄了?田导,到时候我一定第一个提你的名字。
田言真脚步都顿了顿,瞪了乔喻一眼,只是目光实在没有什么杀伤力。好吧,十六岁的孩子,脑子里有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很正常。
而且每次拍马屁都能恰如其分,也是为难人的。「也就是说你同意去了?」田言真问道。
「嗯。」乔喻点了点头。
能去跟彼得·舒尔茨聊聊他还是很有兴趣的。
如果说他看过那么多论文最佩服谁的话,大概就是这位数学家了。他是用人家的成果,但人家是真的搞出了这套东西,难度很不一样。当然,乔喻并不觉得他不如彼得·舒尔茨。
毕竟关于似完备理论也是他在硕士阶段才做出雏形的。乔喻觉得等到他也开始读硕士了,不一定比彼得·舒尔茨差。而且他未来肯定能比这位大佬有钱。
后者很重要。
田言真说道:「行,最近抓紧时间把签证办了,你的护照已经办下来了吧?」
乔喻答道:「确定参加IMO的时候,就已经办了。不过统一交给周教授保管了。」
田言真点了点头,说道:「那是要给你们统一办去澳洲的签证。还是让周教授协助你去办法国的C签。到时候周教授会帮你预约,到时间了他会陪你去使馆办理。」
「好的,田导。等等,田导,您不去法国参加这次会议吗?我可是要做三十分钟发言啊!」乔喻突然反应过来,问道。田言真这次是真瞪了乔喻一眼:「我会去,但不用办理签证。我有欧洲的多次入境签,还没到期。」
「哦,这样啊!」乔喻点了点头。
难怪牛逼的人动不动就能到处跑,晚上还在国内,第二天早上就能跑到西边某广场上喂鸽子,像是出国不需要签证一样...多次入境签这玩意儿听起来还是很酷的。
不过乔喻还是觉得这稍微麻烦了些。
真希望等他长大之后,华夏每一个人不管是地球村哪个位置,想去了直接买张票就能出发。至于签证...都特么有DF快递了,还要搞签证这么麻烦,想想都是件很恼人的事情。
当然,如果外国人要来华夏,还是得办签证的。没办法,华夏人太多..
反正乔喻觉得事实再不止一次在教育华夏,在地球村里做国,就不能太不双标了。只要把王道的双标跟霸道的双标搞出点区别就行了。
「下个月去法国,七月去澳洲,你这行程安排得也很紧啊。」田言真感慨了句。
每次想到乔喻才十六岁,他就会感慨,以及一丢丢的失落。大概人上了年纪都是这样..优秀的老人总能从同样优秀的少年身上,看到自己青春时的意气风发。
这大概也是乔喻被稀罕的原因之一。
师生俩人边走边随意聊著天,不知不觉中就走进了华清的地界儿。
乔喻照这往常的路打算去数学研究中心,却被田言真叫住:「不走这边,去图书馆。」「图书馆?」乔喻有些困惑。
「对,你下午的专题讲座安排在了逸夫馆的世纪报告厅。」田言真言简意赅的说道。「啊?为什么啊?」乔喻忍不住问了句。
「因为世纪报告厅正常能容纳八十人。如果有需要的话,还能增加位置。」田言真随口解释了句。哦,地方比较大。
不过乔喻觉得越来越有意思了。
他的专题讲座换报告厅,华清这边竟然没通知他,而是先跟田导打了招呼。乔喻能确定通知燕北这边的肯定不是师爷爷,以袁老的性格,肯定不会这么操作。
好吧,反正都跟他无关。
他只负责上台讲,至于下面听的人是个什么想法,不关他的事。
心里是这么想的,但当来到这座报告厅,乔喻还是感觉到了有些不一样。
显然田言真的出现,让不少教授都感觉很意外。
不过很快田言真便带著他跟从国外邀请来的教授热情攀谈起来,这一过程让乔喻颇为不好意思。因为老外教授夸起人来是真的很不含蓄..
尤其是埃尔顿教授,连用了三个「very」配上「Good」来评价他的想法跟成果,既让他感觉有些过誉了,又展现出英语口语词汇的贫瘠。
其实乔喻并不介意埃尔顿教授换一些用词,而不是这么口语化
比如excellent、outstanding又或者remarkable,毕竟这些词显得更加正式。
不过乔喻也敏锐的注意到,华清这边的教授大都只是来打了个招呼,并没有围拢在他们身边,保持著比较矜持的距离。而且这些教授看到田言真也出现在报告厅,明显大家表情都很意外,甚至有些人是错愕...
乔喻只觉得越来越有意思了。
终于,寒暄了一阵之后,乔喻第一时间看到他的师爷爷也走进了会场。
真的,那一刻,乔喻明显感觉到报告厅里声音都小了几分。身边的田导跟他本就站在对著门口的位置,他们对面是几位外籍教授跟燕北大学的教授。
隔著人跟人之间的间隙,乔喻觉得袁老应该也能看到导师。不过就算没看到也无所谓了,因为袁老跟身边的菲利斯教授径直朝著这边走来。
乔喻悄咪咪的用眼角余光扫了眼身边的导师,发现田言真脸上表情没什么变化,眼珠一转,直接迎了上去...「师爷爷,您终于来了,今天田导也来听我的专题讲座了,我可太开心了。」
袁老笑著拍了拍乔喻的肩膀,然后信步走到了前排正在聊天的几人中间,瞥了眼田言真。「袁老。」田言真微微点头示意。
「嗯。」袁正心微微点了点头,跟众人寒暄了两句后,随后不咸不淡的说道:「时间差不多了,就开始吧。乔喻,来..」
跟著袁正心一起站在讲台上,乔喻这才发现报告厅下面八十多个位置不知不觉中已经坐满了,甚至还有人直接搬了张凳子坐在后面。
只是今天这场报告会的气氛明显很怪异。
不少的目光还不停的朝著前排田言真的位置瞅著,甚至还有人在窃窃私语,大概依然无法接受,对面的老田就这么堂而皇之坐在了发布会最前排的位置,跟袁老面对面。
但不管怎么说,今天这个场合对于乔喻这样的十六岁少年来说,这个舞台已经很完美了。乔喻甚至觉得下个月的世界代数几何大会,如果是在分会场的话,大概也就是这个规模了。下一刻,袁老平稳的声音在报告厅内响起。
「感谢各位来参加今天这场报告会。乔喻,想必大家已经都认识了,他是数学界的后起之秀,也是燕北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跟我们华清数学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培养的学生。
今天就由他来为大家分享,他对代数簇上一类共轭脊状奇异点的思考方式。我相信他的讲座能为我们带来一些新的视角跟思考,也能激发我们对这一领域的深入讨论。让我们共同期待今天的精彩分享。」
台下掌声开始响了起来。
乔喻脑子里则转著刚刚袁正心说的话..
好家伙,他突然就成了两边联合培养的人才了?他怎么都还不知道的?
乔喻瞅了眼台下的老田.....嗯,挺好,依然坐得稳如泰山,脸上带著轻松的笑意在鼓掌,不像很著恼的样子。果然是大佬风范,私底下商量好了,然后就跟他大摇大摆的过来了
甚至都没给他漏半点口风,嘴巴严得恐怖如斯。当然,这对乔喻来说其实很无所谓..
反正他也经常来华清混饭吃,顺便还混秋斋里的办公室当自习室。如果联合培养的话,他觉得华清这边也应该给他准备一个专门的自习室,不用跟袁老挤一间那种。
这样他以后可以一三五呆华清,二四六回燕北...
目光从田导身上移开,看向后排,入目便是后排教授们那错愕的神色,乔喻觉得更有意思了。
不过也有些事让他郁闷,比如并不是每个人都看著他,竟然还有人在低著头不知道在干嘛....差评!都当教授了,上课还不认真听讲,太没道义了。
算了,也行吧。
反正台下的大佬们都玩的这么开心,那他皮一下应该也没人会计较吧?
开讲前,乔喻又看了眼台下的潘教授,等掌声停歇时,乔喻便开始了他的讲解。「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说了两句简单的客气话,乔喻开始藉助做好的PPT,有条不紊的开始讲解他的整个思考过程。当然讲解中,乔喻也没忘诚恳的感谢了潘敬元教授对他无私的帮助。
也让潘敬元收获了不少好奇的目光
只不过乔喻敏锐的感觉到,潘教授似乎对他的感谢并不太感冒,于是乔喻专门多感谢了几次..也不是故意的,他初始阶段很多想法的确来自于潘敬元的指导,两人的微信聊天记录可以作证。当然乔喻也同样感谢了那天给他启发的埃尔顿教授。
这位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老教授在台下就笑得很真诚。就这样四十五分钟很快就过去。
乔喻按照之前的要求,留下了十五分钟的提问时间。回答了几个问题之后,讲座即将结束。
乔喻开始做最后的总结:「再次感谢大家能来参加今天的专题讲座。另外,我又有了一个很美妙的想法,也许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新的工具来解决几何朗兰兹猜想的局部—全局一致性问题在复杂奇异点上的适用性问题。
我甚至认为这个工具或许并不复杂,只需要允许我们对这一类奇异点处的几何结构进行局部重构,确保局部性质能够正确地全局化,就能保证Ambidexterity定理在复杂奇异点处依然适用。
比如在该点的局部几何结构中构造一个同调层,并通过某种方式构建一个可以对其进行操作的算子。当然,这只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假设。
遗憾的是,今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我想也许下次我们再见面时,一定能探讨出一个结果。而且我相信那一定是个好的结果,这个工具一定存在,只是还在酝酿之中。谢谢大家!」
说完,乔喻微微鞠躬,但台下没有响起本该响起的热烈掌声,零散几声也在潘敬元开口后,消失了。「乔喻,你可以把你的解决思路说说吗?」
乔喻干脆的摇了摇头说道:「很抱歉,潘教授,现阶段真的就只是一个很空的想法,能说的我都说了。你知道的,那就是一种很纯粹的数学直觉...
就好像我学习了你们团队的论文一样,有种直觉感觉证明过程可能无法包含所有情况。然后也是思考了很久才在埃尔顿教授的启发下,突然有了灵感。」
然后乔喻认真的保证道:「当然,如果我真的有了办法,一定第一时间向你汇报。」最终热烈的掌声还是响了起来。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乔喻也大概明白了,交流都是在会议之后的意思。
其实上次他就体验过,不过他选择了快速闪人了,没有留下来跟教授们详细讨论。但今天不同,他跟田言真一起留下来加入了众多教授的讨论,甚至还跟几位邀请来的外籍教授以及袁老这边的华清教授们一起吃了顿饭。
乔喻也终于有机会跟这些数学界的大教授们做更深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