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1章 元气论与灵气论,布道玄黄(4/4)

离赵兴最近的一根神木论道台继续上升,升到与赵兴相差一尺的水平高度停下。

天空投影出上面的人影,正是米芾!

“此人是谁?”

“米芾,好像不怎么出名,他竟是第一个和大司农论道的?”

“连少农令都不是,他也算是出名了。”

“米芾何德何能?”

“羡慕啊。”

米芾听不到下方的声音,可是他的余光却能看到很多人的嘴唇在动。

不用想都知道,这些人是在背后议论自己。

“米兄,放轻松,不用管别人。”

赵兴传音道。

其实米芾不是一个在意功名的人,若他在意,也就不会起起落落,升了降,降了升。

米芾甚至还想过把这功劳让出去,比如让柳天宁当第一个论道的。

不过赵兴力排众议,直接确定他的地位。

“好。”

米芾深吸一口气,为了不让赵兴失望,他也迅速调整了心态。

开场仍旧是赵兴先说:“元气无号,化生有名;元气同包,化生异类。

同包无象,乃一气而称元。”

讲玄黄析元术,需先讲元气论,赵兴这是开篇点题,先讲元气是什么。

“元气为万物之始,聚生神机万象,散则神机化灭。”

第二段,则由元气引申到人的身上。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混沌朴拙,蕴无限生机,如胚胎之种,孕万道之根基..”

第三段,开始阐述元气之道,循序渐进,这是通过元气来解释司农之道。

“司农之道,天、地、人。

夫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合气修道,聚元为法,此乃修行之本。”

讲到这一步,都还是老生常谈,古修行体系的第一个境界,便是聚元,对于元气的认知,高级的修行者们都已经很透彻。

不过之后,赵兴便话锋一转: “天地玄黄,大道之始,元化生灵,故天地有二气。”

“一气曰‘元’,二气曰‘灵’。”

“元气为体,灵气为用。

元气如深海之静,为根本之藏;灵气如波澜之动,为造化之显。

世间万物,皆赖此二者而存,此乃天地之大道也。”

到这一步,就已经不是元气论,而是包含灵气在内的《气论》,很多人心中生出了疑惑,但还是耐心听着。

“元气为体,身蔵之根本,司农聚元,搭天地灵桥、练地煞、天罡,气变纯元,故生纯元土壤。”

这里还很正常,就是讲述司农修炼经过了聚元、灵桥、地煞、天罡四个境界,最后进入纯元境,可以修出纯元土壤。

“灵气为用,造化之显,玄黄元朔,灵气夺天地造化入身蔵。

内景地无煞,天无罡,纯元亦生。”

“吾与米芾创此法,谓之玄黄析元术。”

到这里,就是雾行者这样的强者,都听得云里雾里了。

倒是他旁边的月英道人,听得两眼发光。

“师叔祖,您听懂了?”

“当然。”

月英道人点了点头, “本座所处的时代,天地之间仍旧有不少地方,灵气未消,天地未衰。

司农可以在完成天地灵桥的搭建之后,就去这样的秘境中修炼。”

“跳过练天罡地煞的过程,使得体内诞生出纯元土壤。”

“竟然有这样的事情?”

雾行者震惊不已。

“不过我们那个时候,只是知道有这样的现象,也只是有几率诞生纯元土壤,并不是一定。”

“赵辰安阐述了纯元土壤诞生的本质,以元气论切入,告诉你们,这是因为司农经过地煞天罡之变才具备诞生纯元土壤的条件。”

“然后他以元气论切入灵气论,说灵气可以省略这个过程。

为什么可以省略?

因为灵气为造化之显。”

“当然他现在只讲了道的部分,怎么捕捉这样的造化,那就是修行的‘法’了。”

“他恐怕是真掌握了这样的法术啊。”

月英道人眼中迸发出阵阵神光:“朔元之始,诞生灵气...

玄黄析元术,好一个玄黄析元术!”

“他愿意布道天下,就是放在我那个时代,也是可以开山立派的绝世天才了!”

雾行者听不懂,但他能感觉到老家伙对赵神尊很欣赏:“师叔祖,您现在相信我所说的了吧,您愿意我的计划吗?”

月英道人心中已然有了决定,不过他还是抚须笑道:“别急,再看看。”

赵兴讲完之后,便开始和米芾论道,进一步阐述玄黄析元术。

米芾问道:“敢问大司农,灵气之灵,和灵魂之灵有何区别?”

赵兴回道:“请米道友指点。”

米芾便在空中写出一个字:“此为霝。”

随后他又写下一个字:“这也是靈。”

赵兴问道:“此二字何解?”

米芾回道:“雨部为降雨,下方为三个贡台,对应天、地、人三神,既天神、社神、稷神。”

“靈又何解?”

赵兴再问。

“中间一横为人,匍匐在地,感恩天地的恩赐。”

“下方一个土字,以表大地,证明灵气完成了一个循环。”

赵兴又问:“道友所说降雨是何意?”

米芾道:“意思是灵气因为时代不显,但在玄黄界外,将会有一场灵气大雨降临,人在其中利用灵气,就可以悟得造化神通,可以破空飞升了。”

听到两人这一问一答,天心殿内的姬澈笑开了花。

好你个赵兴米芾,这是在夹带私货,变相的给朕的飞升大计打啊!

神威校尉·作家说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