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3章防灾本草与本我天物论,震惊的庞元稹(3/4)

衍神决练成之後,这计算能力是十分恐怖的。

後来他成了「五府巡查’,岂能不关注临府的情况?

他早早就解决了天河府的问题,当然会把目光放到更远的地方!

只是没想到,今日他装逼的物件,是熟人司马云海。

老司马好歹是熟人,又教过他,所以赵兴的语气尽量委婉。

此时周围也没有别人,张平老实巴交的一人,定然不会乱说,刘伯公是机关师,也听不懂。

至於夜宇空,那就更不明白了。

所以说,赵兴也不算打司马云海的脸了。

「噗呼」司马云海指尖出现一缕火焰,将自己两日内准备的方案,烧了个乾净。

因为他发现,他的方案和赵兴没法比。

倒不是说他司马云海与赵兴差距有多大。

而是赵兴准备得过於充分!

「老师——」 「你不必说了。

」司马云海哼道,「既是无用之计,留之作甚?

」 「你准备多时,我带的人,便听你调摆。

」」 赵兴後退两步,朝着司马云海拱手作揖:「多谢老师支援。

」」 「我不是为你,而是为这明月府的百姓。

」司马云海淡淡道:「此外,我还有一个要求,你不得把我和那个叛逆放在一起做事,哪怕是照面都不行,老夫怕忍不住杀了这个狗贼!

」 赵兴的治理方案中,并不止是天时法,所以必然会用到另外两派司农。

但司马云海实在接受不了和庞元稹这个叛徒一起行动。

他们原先都是云字辈,这厮改修大道也就罢了,为何要把老师赐的字也改了呢?

他司马云海,是绝不会原谅的!

「老师放心,我绝不让您心烦。”

」 「滚吧!

你已经让人心烦了。

」司马云海从袖子中甩出一道令牌,「快滚快滚。

」 「是。

」赵兴的本尊接过令牌,随後带着张平和刘伯公拱手告退。

司马云海看着赵兴离开的背影,眼神无比复杂。

最终他什麽也没说,只是留下了一声长叹,便也离开了。

「嗯?

怎麽走了,这边的人呢?

」 地镜上画面定格的夜宇空,突然动了一下。

「会就开完了?

」」 会当然没开完。

司马云海这边是搞定了,庞元稹这边,却陷入了僵局。

议事殿十八人,基本全是庞元稹带来的司农。

仅有赵兴的分身在此。

司马云海是面冷心善,赵兴只是把方案拿出来,他就决定支援赵兴,退居幕後。

可庞元稹就不同了。

他长得儒雅,总是面带笑容,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但内心十分坚硬,根本不是随便就能说动的。

赵兴跟他聊了几句,就发现这人的性格,和司马云海截然不同。

「此人为了求道,连名字都可改,并且不顾世俗的眼光,毅然决然断了之前的师门关系。

」」 「这是个狠人呐。

」」 「他投到商洛学宫这边来,商洛学宫也是要竖立榜样,给与了庞很多资源, 让他在八年时间里,就修出了纯元土壤,又给他移植了许多七阶植物。

」 「现在庞元稹来天河府,是要来扬名的,不止扬他自己的名,也是商洛学宫的名,想让他听我的号令,远比司马云海难多了。

」’ 赵兴心中默默想着。

庞元稹,来执行任务,多少带了点政治目的,并不纯粹是来援助的。

这里面有他个人的利益,也有商洛学宫的利益。

赵兴要让庞元稹接受号令,还与天时派的司农一起合作,相当的困难。

「庞先生,诸位大人,我们不提公务,先歇息歇息,喝几杯茶,坐而论道, 如何?

」 庞元稹微笑点头:「好,就听辰安你的。

」 「魏大人恰好就种有些新茶。

’」 庞元稹说完,旁边一名四品的司农,伸手拂过桌案。

一片阴影笼罩殿内的桌案,顿时就出现了一杯杯热茶。

「元侯,请。

」魏照伸手,却不介绍是什麽茶,庞元稹也没有解释的意思。

「请。

」」 赵兴端起茶杯,在鼻间嗅了嗅,随後赞道:「好茶!

」 「哦?

辰安觉得这茶好在哪里?

」庞元稹问道。

「灵墟银针,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

’ 「冲泡後,芽竖悬汤中冲升水面,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观。

」 「魏大人,庞大人,我说得可对?

」 魏照拱了拱手:「元侯好眼力。

」 赵兴笑道:「就是可惜,我这是万法分身,白白浪费魏大人的好茶了。

」 听到万法分身几个字,众人一惊,因为他们都没发现,这是赵兴的分身,还以为是本尊。

「不敢当元侯谬赞。

」魏照态度恭敬起来。

「我听闻辰安精通诸法,考取玄天学宫、坤元地宫的治经博士,如探囊取物「不知你可有治本我派的经典?

」庞元稹问道。

赵兴放下茶杯,轻笑道:「也略懂一点。”

庞元稹拱手道:「愿闻高论。

」」 赵兴悠悠道:「根之所属,植物也。

具物性、我性、道性。

」」 「物见其理,我见其道,道见其法。

」 「本我既天地,窥本我之道,即窥天地之变。

’ 对面的十几名司农,顿时就骚动起来。

庞元稹则是面露讶异。

因为赵兴聊的是本我派经典:《植物法理·三性论》。

破题两句很精辟,是对三性论的总结。

《植物法理·三性论》,是很高深的理论,几乎只有高品才会钻研它。

「通物性知其理,通道性知其法。

」 「理法何用乎?

」 「种百草以改天时,养万树以制地利。

’’ 又是三句出来。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