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0章两年后的修炼成果,与老柳不同的道(一万四)(1/7)

坤元学宫的总院,囊括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在道源洲的坤元郡,整个郡,有三分之一,都属于坤元学宫。

该郡剩余的三分之二土地,则是坤元学宫的下级学院,以及官地公田、封地。

学宫内部,有一洞天,两福地、三灵山、十六灵湖。

坤元洞天只有一个入口,那就是在总部这里。

两福地分别为灵墟福地、重光福地。

三座灵山、皆是十九州之地排名前十,灵湖亦是全在前百之列。

按孟坤的介绍就是:“只有两块福地,三座灵山,十六口湖,完全是因为坤元郡地方就只有这么大,不是我们养不出更多的福地、灵山、灵湖。”

地利派取名很接地气,大周排名第一的灵山,就叫灵山,第二的山,就叫青山,排名第四的灵湖,就叫绿水湖。

一直到武帝时期,才被改名。

因为武帝喜好给山取名,比如第一就被他改成了武灵山。

坤元学宫总院的治经博士,最低标准是从四品官担任。

但规矩都是人定的,孟坤这个副院长,先给赵兴安排了个传道法师的职位,再让他兼任了地藏分院的‘司业’。

也就是孟坤这个地藏院副院长的助理。

赵兴兼任的这两个职位,按大周规定都不需要四品官位就能做,但作为孟坤的助理司业,他的待遇又相当于治经博士。

如此一来,他就能顺理成章的享受学习顶级法、进入宝地参悟等待遇了。

“地藏院、灵山院、玄土院、地宫院、坤元院,为学宫的五大分院。”

“我这个副院长,领了地藏院,以及灵墟福地的职位。”

孟坤道,“长卿在地宫院,他是五经博士,也领了福地的职位。”

赵兴认真听着,五经博士是治经博士中地位较高的级别,顾长卿在地宫院地位不低,孟坤又领了地藏院。

那么自己去学顶级地宫法、地藏法,是没有什么阻碍了。

因为这两位就是两院掌权者。

“我和长卿,都比较忙,灵墟福地那边有很多事要做。”

孟坤说道,“你的进修,基本要靠你自己了,每个月我们最多抽两三天来指点你。”

“多谢两位大人,辰安感激不尽。”

赵兴拱手道。

地利派就是这样子,不是做事,就是在做事的路上,哪怕身居高位也不得闲,尤其是景帝、武帝两个皇帝时期,地利派做的事更多。

因为要打仗,开疆拓土可不是占了地就完事,快速的养成熟地,就必须出动大量的地利派司农。

地利派又与工家关系紧密,很多农家法阵、机关,都得由地利派司农主导布置。

他们几乎承包了八成的工作量。

另外,军司农里面,走地利派的数量也更多,因为他们更热衷战事,像陈时节就是地利派的死忠粉。

孟坤和顾长卿说忙,那还真不是到了地头就借故推脱,是真的忙。

不过赵兴也无所谓。

因为学习地宫法和地藏法,不是很需要老师来指点。

主要是两种法术的特性,都是‘持续型法术’。

就拿地宫法来说,施展出来,很久都不会消散。

十阳洞天的七十二地宫,当初赵兴也是自行去参悟,它们一直存在,而且可以缓慢的拆分演示。

又比如汲元地宫,顾长卿布置在了沧海洞天内,人在洞天外,持续了两个月都没消散。

不像天时法,眨个眼的功夫,法术就完成了,看都看不清楚,自然就难以参悟。

地藏法、地宫法的持续时间长,灵山法就更长了。

灵山法的施法步骤,施法时间是最长的,毕竟要把一座山化为灵山,根本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

就拿七级灵山为例子,最短的成型时间,也花了足足八年!

最长就根本没个上限了,比如排名第一的灵山,坤元学宫的目的,是把这座山,养到超九级的地步。

但已经持续养山三万七千余年,都还没有完成。

灵山法和本我派的养大树有点相似,一代传一代,人死树还在。

裂土法的特点,就和天时法一样,是比较快速的法术了,杀伤力也大。

至于玄土法的特点,则是法如其名,玄之又玄,是最难学习的法术,它最广为人知的是遁法,但玄土法又不止是遁法,它拥有其余四派法术的特性。

很多人说玄土法是其余四法的终极,因为很多法术都是从玄土法中拆分出来的,以其余法术去合玄土法,就会得到更为强大的法术。

只不过玄土法没有终极法,也无法得到最终的证实。

“你以后就住在昆山,这是我养的山。”

孟坤带着赵兴来到一处千米高山。

“如今已有九百二十五米高。”

昆山上有很多宫殿、庭院依山而建,在飞过来的时候,赵兴发现这座山散发着淡淡的幽光,似乎在呼吸一般。

“昆山被我老师养了两百余年,传给我的时候,就有八百五十米高。

从五十年前起,我修山法,吸取地脉之力滋养,不过现在还未突破千米高。”

赵兴看了一眼,不由得有些诧异。

他从这话里面得到了很多信息,首先就是孟坤从五十年前开始修山法。

那么证明五十年前,孟坤就达到了二品的天运境,虽然官职是三品,但实力已经是二品了。

否则不至于去费心思养山。

司农二品天运境,通常都会去灵山福地清修。

但在地利派司农这里,他们修《后土归元》到了二品,就会去修山法,养一座灵山(也可继承别人的灵山) 然后借大地之力,突破到一品的命宫境。

其次是,孟坤确实不擅长山法。

五十年,才使得他老师的山,高了七十五米。

这就很慢了,需知昆山还不过千米高,等级通常不会高于五级灵山。

“我记得地藏法中,也有增强灵山的法术,为何这么慢?”

赵兴心中有些疑惑。

不过他也没问出来,可能孟坤确实不适合养山吧。

飞到昆山上,赵兴就选了一处名为石屏院的地方住下。

“坤元学宫中也有秘法塔,不过你要去参悟地宫法和地藏法,最好还是去道场。”

这里说的道场,不是指的兵界道场,而是悟道的地方。

“坤元道场,有诸多地宫存在,不过顶级地宫法就只有五十二种。”

“地藏法通常在‘灵山区’,山法和地藏法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孟坤将两块方形的黑色令牌出来,递给赵兴:“你要去坤元地宫参悟地宫法,就拿我的令牌。”

“你要去灵山区域参悟地藏法,就拿顾长卿这个五经博士的令牌。”

“不过你尽量低调一点,有人就排一下队,不要让人看出来你的底细。”

“是。”

赵兴恭敬的接过令牌。

“学地宫法就去坤元道场,学地藏法就去灵山区域,低调行事,就是不知我每次能待多久?”

孟坤微笑道:“坤元道场没有时间限制,因为你拿的是我的院长令,灵山区域,只要不是那三座山,你也没限制,如果是那三座山,就等待分配,通常每个月能给你分七天时间去三山参悟。”

“多谢院长。”

赵兴明白,这就是坤元学宫答应他的资源了。

因为他分身来此,服用什么宝物也是浪费,当然是折算成这种宝地参悟的时间。

宝地参悟时间,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更加珍贵。

像很多七八阶的宝物,数量供给都是不少的。

而这种特地的参悟资源,数量份额是有限的。

自己上了,别人就没得上,自己占得多点,肯定就会有人占得少点。

尤其是像参悟顶级法的宝地资源,更是弥足珍贵。

无数的四品官,都想要这种资源。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