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76章三王批语,处置和调令(本卷终章)(3/9)

可是赵兴他们打下火魔族战区后,便隔得比较近了,跨过澜江支流,就能到耒阳军的防区。

耒阳军这时还只是个实力一般的次级军团,连洞天驻地都没有。

但在平蛮大战初期阶段,逐渐壮大。

耒阳军主将冀元秋,便是梁王党。

他干过些什么事呢?

倒卖战利品、与南蛮交易、让朝廷公派的战船强制报废,再以低价格卖出去吃回扣… 这里必须重申一下兵界的禁令,那就是不能把战利品卖到别处,只能从武库兑换。

低买高卖的倒卖事情,只能由兵界武库来干。

商人是禁止参与的。

赵兴为什么会知道呢?

因为他上辈子跟着冀元秋干过。

他还知道这人的上家和下家是谁。

“耒阳商会便是冀元秋的下家,不过此时的商会会长是易志文,还没交班给他儿子易志杰。”

赵兴思索着。

他前世干这事的时候,和他接洽的是易志杰,而当时的冀元秋,已经是正四品了,越发的肆无忌惮。

这个时候耒阳商会也肯定在干这种事,只不过是规模大小的区别。

“冀元秋官不大,但若被抓,可当个典型来处理,兵界可还没抓过多少走私倒卖的。”

“这一整支军队,大半都在违法,耒阳商会也在大发战争财。”

“拿这件事攻击梁王党,份量够了。”

“要抓证据,也很简单,把耒阳商会的会长一抓,就什么都有了。”

“如此想来,我上辈子哪是贪官,分明叫卧底啊!

只不过卧得比较久,这一世才转正。”

赵老爷如是想道。

西南战区,洋江城。

此处原是火魔族的城池,原先的名字又长又拗口,被大周占领后,便改名为洋江城。

如今驻扎在洋江城的,便是耒阳军。

洋江城内,城主府中。

“连续一年多的大战,如今终于取得了战果,弟兄们辛苦了,喝!”

一名身穿五阶元光甲的壮汉,端着一口大碗,朝着周围吆喝。

他叫黄朝阳,乃是耒阳军的六品都尉,也是冀元秋的得力干将。

黄朝阳完全就是冀元秋的提线木偶,仗怎么打,打哪里,黄朝阳全听冀元秋在大后方指挥。

为什么?

当然是有好处啊。

冀元秋跟黑龙军关系匪浅,耒阳军跟在黑龙军屁股后面做事,妥妥的顺风仗。

对于他们这些弱一些的军队来说,即便是跟在黑龙军身后分到些汤喝,那也足以吃个五饱六饱。

喝了个开场的三杯,黄朝阳便退出宴席,不再和众将士一起,而是来到城主府后方一处花厅。

黄朝阳走进去花厅后,周围的帘幕被拉上,上面还有一些符咒隐藏其中,隔绝偷听。

内部则是早就摆好了更为丰盛的宴席,不过座位却只有三个。

除黄朝阳之外,便是耒阳商会的会长易志文,以及他的儿子易志杰。

“黄将军,恭喜将军旗开得胜,满载而归!”

易志文和儿子,也着了甲。

只不过他二人这套装束,颇为花里胡哨,带着南蛮军队的部落风格。

“多谢易会长。”

黄朝阳不敢怠慢,弯腰降杯。

因为他是冀元秋的狗,但这位却是冀元秋的合作伙伴。

他一饮而尽,见易志文也喝完,点了点头,这才坐下。

“易会长来时,可还顺利?”

黄朝阳小心翼翼的问道。

“放心。”

易志文点头道,“我借的是一支奴儿军的名额,下次开战,这支奴儿军就会牺牲。”

奴儿军,是归化的蛮军统称。

大周在进攻的时候,也收俘虏,当初赵兴在火龙关就曾以夏靖的名义,接受了庞光耀的投诚。

庞光耀后来成了正式武将,但他这种待遇,只是个例。

实际上,大周对蛮将、蛮军,颇看不起,主流思想便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归化政策,明确规定,投降的俘虏,编入次籍,不算正式的周民。

之后若有立功者,可酌情转正籍。

但蛮军蛮将,立功条件也相当苛刻,正常大周将士,砍一个人头如果是100战功,那蛮军蛮将,就只有50战功,甚至更低。

若没立功,只投诚过来的?

得两百年后,孕育几代人,完全认可大周,把自己当大周人了,才会获得正籍。

也就是说有资格可以考公、当官,被纳为气运王朝的一部分。

实际的情况是,奴儿军很惨,有好打的仗,轮不到他们打,大周自己的军队都不够分功劳的,怎么会让给投诚的异族?

难打的仗,那就是炮灰先上,死亡率非常的高。

易志文为什么说让黄朝阳放心呢?

因为他冒用的是一支奴儿军的名额,他来过,他回去。

然后下个月,或者不久后,冒用的这支奴儿军将士,必然会死掉。

低品的奴儿军将士,根本不可能被转为阴神,根本不好查。

另外,黄朝阳打下洋江城后,迟迟没有建立神庙,故意拖延了神庙工期。

加上过境的路线都是梁王党的地盘,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易志文在战场上畅通无阻,但他就从来没上过战场的记录。

眼下还算有些收敛,毕竟梁王还没上台,之后可更加嚣张。

易志文在梁王倒台后,龟缩了一段时间,花了不少钱才脱身。

两治时期,景帝无心朝政,一心生娃。

武帝初期,他的儿子易志杰变得更狠,不止卖物,连奴儿军中的异族他都卖。

他为啥敢嚣张?

因为按照惯例,新皇登基,为稳固人心,都是会延续老爹的政策。

比如文皇帝的第一个年号,是承恩,承蒙太祖之恩。

景帝的第一个年号,承安,承蒙文皇帝的治理,天下安宁,年号里面,也大有讲究。

鼎新和景新,这一段中间时期,才是新皇帝做事的时候。

原本以为武帝会承继其父的政策不变。

结果武帝上位第一个年号就是元狩,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于是上辈子嚣张没多久的易志杰和赵老爷,就一齐被老柳给砍了。

“那就好、那就好,易会长深思熟虑,哪用得着我多问,我该罚。”

黄朝阳,只敢坐半个屁股在位置上,不停的讨好着易志文。

他升官快,也知道是怎么升上来的,这位他可不敢得罪。

他吹捧了好一会,见易志文不耐烦了,便马上开口说正事。

“易会长,货物都装船完毕,就停在洋江城外的山谷中。”

“黄将军深得冀大人器重,不过我还是得多问一句,这中间可有什么异常,有无出现过纰漏。”

易文杰问道。

您放心,船是报废的船,人是用的奴儿军。”

黄朝阳低声道,“哪次我都是亲力亲为,不敢有任何怠慢。”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