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999章 造反专业户(1/2)

“晋”

字大旗被取了下来。

辛晏看了看,扔掉了,没打算保存。

如此做派,也是个狠人了,根本没打算给自己留后路。

与此同时,另一面“梁”

字大旗升了起来。

枹罕城内外看到这一幕的都很清楚,一夕之间,河南改天换地了。

因为战争而被征发至此的诸部丁壮们面面相觑。

不过也无所谓了。

有晋一代数十年,凉州幕府对这些部落还是有一定积威的。

这份威慑力一度有所下降,但在马隆西征凉州,大破秃发树机能后又挽回了不少,然后再下降。

时至今日,还残留着最后一部分,让他们在做出决定时下意识跟随直接管辖他们的凉州幕府及其中下级官员,譬如枹罕护军辛晏。

他们真的搞不清楚大晋朝、大梁朝是怎么回事,甚至很多人压根不知道大梁朝已经开国了。

辛晏带他们归顺新朝,他们也只是习惯性遵从上级命令而已。

至于遵从到什么时候,那就要看有没有外来强权打破他们的这种心理习惯了,或者干脆自己滋生出野心,对枹罕护军乃至凉州幕府祛魅,直接单干。

就当前而言,很显然他们遵从了辛晏的命令。

正在修筑城池的上万人摇身一变,拿起武器,牵来战马,浩浩荡荡出发,往湟水河谷前进。

温峤则来到了桑城镇。

得知辛晏没有率军东行,而是直接北上后,立刻将手头的兵力派了出去,越沃干岭北上,前往金城。

理由很简单:战机稍纵即逝,若拖拖延延,等金正主力大军抵达再北上,说不定金城的局势就变了。

桑城镇将靳康思虑再三,决定不发兵,等待金正将令。

而此时的金城郡内,形势十分微妙。

四月初五,得知辛晏“叛乱”

之后,金城太守、轻车将军窦涛当机立断,率五千骑南下,直趋沃干岭。

岭上有寨,乃去年入冬前修建的,以应对紧张的局势。

守将乃前姑臧令辛岩,有众两千,却不知他是什么立场,总之窦涛觉得该拿下此人,然后以沃干岭为屏,抢占有利地形,接下来是投降还是死战,都可自由选择。

当然,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但这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窦涛率部离开后,金城郡的大门一下子就紧闭了起来,仿佛守城之人意识到了什么一样,如临大敌,战战兢兢。

他们的紧张是正确的。

就在窦涛走后第二天,金城以北的一座背山临河的大庄园内,正在进行着紧张的动员。

晋时俗谚:“麴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

说的便是金城郡两大豪族麴氏和游氏。

那么问题来了,牛羊不数头,用什么来计数呢?

答案非常简单粗暴:山谷。

你有几个山谷的牛羊?

我十个。

我有二十个山谷的牛羊,我比你有钱。

边地豪族,就是这么任性。

这一天,麴氏子弟从各处次第汇集而来,举事已近在眼前…… ****** “三叔,又反啦?”

隆隆的马蹄声在庄园外响起,及近,麴陶轻盈跃下马背,大声喊道。

满头白发的麴恪闻言,淡淡一笑,道:“我麴氏哪一年造反得少了?

便是邵勋治凉州,稍不如意,照反不误。”

麴陶哈哈大笑。

汉时边章、韩遂乱凉州,麴氏就跟着浑水摸鱼了,最后又斩韩遂首级,反复横跳。

三国时,麴氏族人依然反叛不断。

张轨治凉州时,麴晁、麴佩阴谋废掉张轨,以张越、张镇兄弟(后者时为武威太守)取代。

失败后,麴儒等人又“劫持”

前福禄令麴恪为主,打算响应秦州刺史裴苞,抢班夺权,最后被张寔平定。

如此三番五次作乱,张家也拿他们没办法。

麴氏切割快,与作乱的族人表面划清界限,同时又是地头蛇,你张轨一个外来人,没有根基,只能借力打力,如何能将麴氏连根拔起?

麴儒趁着张轨中风造反,那么大的事,还不能杀,只能“徙元恶六百余家”

,直到后来麴儒第三度造反,这才平定。

造一次反只追究“六百余家”

,这成本也太低了,所以今天又造反了。

“枣郎回来了吗?”

麴恪出了庄园大门,问道。

“前天就跑了,应快回来了。”

麴陶回道:“我已经派人接应了。”

“枣郎”

名叫麴护,是张骏幕府的参军。

麴家造反,他当然要跑了。

不过,理论上来说事不大。

造反的是麴恪,和麴护有什么关系?

但凡事就怕万一,张骏要是恼羞成怒,真杀了麴护,那不是白死了么?

所以麴护强烈要求先跑路,你们慢点造反。

“回来就回来吧,那个参军没什么意思。”

麴恪说道:“大梁天子已许老夫金城太守之职,武威不要了!”

“哈哈。”

麴陶大笑道:“三叔总算想明白了。

可惜当年二叔、五叔等人就是想不通,非得去长安趟浑水。

损兵折将不说,还让张轨、张寔父子赚了名声。”

其实,麴陶也曾东行过。

张轨派他带三千麴家精锐东行,看看情况,最后半路跑回来了。

关中太乱了,各路人马杀作一团。

匈奴能厘清,邵勋能厘清,他们麴氏没这个能力。

左看右看,不如占据金城,先联合游氏把窦氏搞垮,然后再把游氏整死,剩下的边氏、宗氏等族都是小门小户,不值一提。

待真正控制金城这个河西最富庶的大郡之后,再想办法将焉支山以南全部拿下——届时又要面对辛氏这个拦路虎了,任重而道远啊。

“三叔是明白了,侄男今日就走,别耽搁了。”

麴恪说道:“夜长梦多,先把榆中拿下,坐实咱们麴氏的威名,将来便是大梁王师到了,想反悔也不行了。”

“好!”

麴陶不再废话,看了看庄园外正在列队披甲的精卒,道:“三叔得为我益兵。”

“予你两千。”

麴恪说道:“有此两千五百精兵,够了。”

麴陶点了点头,立刻前去点兵。

片刻之后,大军汹涌而出,一日渡过黄河,南下至榆中城外。

刚要叫门之时,却见城头落下一蓬箭矢,伤了数名兵卒。

麴陶破口大骂,道:“辛髦,时至今日,汝还欲为张家卖命?

忘了你叔母之事了?”

城头一人闻言,探出半个身子,拱了拱手,道:“不劳麴将军烦忧我家之事。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