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988章 十五(2/2)

这才开国两个多月,有些消息闭塞、喜欢关起门来过小日子的人真不一定知道。

更别说田舍夫、地方镇兵、部落牧人、坞堡民之类了。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是艺术夸张,但真实情况好不到哪去。

“哦。”

梁兰璧轻轻点头。

“你到底回不回家?”

梁芬方才被女儿岔开了话题,这会继续追问。

梁兰璧低下头,似乎打听注意不说话。

梁芬被女儿的态度气着了,但想到就这么一个孩子了,又想起亡妻皇甫氏临死前拉着他的手,让他护着他们的孩儿,便怎么都说不出重话。

“我不管你了”

这句话徘徊许久,始终吐不出去,最后只能长叹一声,道:“你好自为之。

若想回家了,遣人知会一声便是。

为父为天子劳心劳力多年,这个面子还是有的。

我老了,护不了你几年了。”

梁兰璧一听这话,眼泪顿时涌出。

梁芬见了,也眼圈微红,道:“罢了。

为父对不起你,耽误你一生。

这世道——”

梁芬魂不守舍地出了宫。

回到家中时,已是华灯初上时分。

家里空荡荡的。

长子二十多年前被乱兵所杀,次子九年前病死。

妻子也在数年前病逝了。

家中就只剩十一岁的长孙(次子所生),入冬后就卧病在床。

到处弥漫着冷清、孤寂的气息。

好在时不时有梁氏、皇甫氏子弟登门探望,让他不至于连话都没人说。

左民侍郎皇甫昌今天就来了。

他是梁芬妻子皇甫氏的族侄,前秦州刺史皇甫重的养子。

左民曹在开国后变成了左民部,主官尚书一员,另置侍郎二员,为尚书副手皇甫昌便是其一。

“天太冷了,梁公速来,酒刚温好。”

皇甫昌笑着迎出了门。

梁芬点了点头,道:“陛下西巡,点了你作为左民部随驾官员,这些时日准备准备,别到时一问三不知,白白浪费良机。”

“是。”

皇甫昌替梁芬掸掉肩头落雪,然后扶着他往里走,问道:“如何?

太后愿回家吗?”

“现在是大梁朝了。”

梁芬瞪了皇甫昌一眼,没回答。

皇甫昌也不追问,回到屋中后,问道:“梁公可还记得阎鼎?”

“他?

台臣?”

梁芬一顿,苦笑道:“台臣啊!

他心太大了,老夫镇南阳时,他还想着割据自立。

后来不是投匈奴去了么?”

“阎台臣后来去了凉州,前阵子和鸿胪寺的庾元度暗通款曲。”

皇甫昌为梁芬倒了小半杯酒,说道:“今日接到其手书,便急着赶来了。”

梁芬沉吟片刻,摇头道:“台臣还是这样子为功名利禄迷了心眼。

不过,这回他倒误打误撞走对了。

他也是有福气的,有此事,便不至于没好下场。”

“是啊。”

皇甫昌说道:“阎氏在天水、武威、金城都有族裔,也不是什么小族了。

阎台臣若能说动阎氏归国,背弃张骏,便是一桩功劳,今后还能为明公所用。”

“老夫年逾六十,还能在位几年?”

梁芬摆手道:“而今所为,不过为梁氏子弟铺路罢了。

平定西凉之后,便该退位让贤了。”

“明公何言老耶?”

皇甫昌笑道:“就连赵王都很敬重明公呢。”

“嗯?”

梁芬目光陡然一凝,看向皇甫昌。

皇甫昌为其目光所慑,干笑一声,道:“我去把门窗关好,太冷了。”

就在这时,有老仆入内,在梁芬身侧附耳密语一番。

“嘭!”

梁芬拍了一下案几。

皇甫昌吓了一条,不知所措。

“可确切?”

梁芬问道。

老仆看了看皇甫昌,又凑到梁芬耳边,低声道:“太医署不止一人诊断,应无差错。”

“好你个邵全忠!”

梁芬怒道。

皇甫昌左看右看,尬笑道:“我再去温一壶酒。”

说罢,转身出了门。

梁芬这时已慢慢冷静了下来。

老仆察言观色,低声道:“明公,太医署的医者一辈子不知道见了多少人心鬼蜮之事,他们嘴很严实的,绝对不会乱说。

当年惠帝为人毒杀,太医署的人至今未向外吐露半个字,足堪信任。

此事尚有挽回的余地。”

“不孝女愿意回家了吗?”

梁芬问道。

“太后愿归家静养。”

老仆回道。

梁芬冷哼一声。

“明公,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老仆说道:“长房——”

“闭嘴。”

梁芬坐了下来,道:“此事老夫自会处置,你听命便是。”

“是。”

梁芬脸色阴晴不定,最后终于长叹一声,道:“老夫这辈子欠邵全忠的么?”

被老梁念叨的邵某人刚刚结束正月十五登高之会,此时正在芒山脚下陪客人饮酒。

楚王邵珪、修容卢氏、秘书监卢谌、黄门侍郎许式、散骑常侍祖应五人亦在场,来客则是许柳及祖逖之子祖道重。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