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893章 财政(下)(2/2)

他们成婚不早,但也不太晚,绝大部分人的孩子在十几二十岁的样子。

做父亲的能怎么办呢?

总不能把家里的二百亩地全分给继承他府兵位置的那个儿子,让其他人喝西北风吧?

显然不能啊。

所以,用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将土地卖给老府兵,让他们有更多的土地可以分配,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好事。

于国,下一代府兵有充足的土地产出,依然可以维持一定的战斗力,延缓府兵衰败。

于民,缓解了府兵家庭人多地少的矛盾,让他们得到实惠,保持生活水平。

当然,这仅限于土地资源相对紧张的洛南地区,对其他地方尤其是常山、中山等地的府兵而言,就没必要这么操作了,地太多了,就近划拨即可。

“公所言极是,对兵家子太好了。”

杨宝不顾自己兵家子的身份,顺着庾敳的话说道。

庾敳嗤笑一声,道:“今日就算了,自回家歇息。

明日去另一处交割,你带路。”

“好。”

杨宝连连点头。

庾敳虽然对他没什么好脸色,但说到底手下还是缓了一缓,给了他东拼西凑的时间。

唉,当官不易啊,没有靠山什么都不是,说整死你就整死你。

说不得,以后得和庾家走近一点,背靠大树好乘凉啊。

就是听闻丞相庾琛过年时再度病倒,让他有些犹豫。

庾琛这身子骨,还撑得住么?

他若不在,谁来接替此位?

根据最近传出的风声,大抵有三个人选:其一是王衍接替,过渡个几年;其二是豫州刺史褚翜;其三则是徐州刺史庾亮。

听闻尚书令裴邈也在争,但他身体比庾琛好不了多少,看样子也快不行了…… 尔母婢!

竟比打仗时还要愁人。

杨宝思虑良久,举棋不定,直到平阳度支校尉田贵送来交割籍簿为止。

田贵也是老人了,原范阳王司马虓主簿田徽的侄子,幽州人,与河北一干乞活帅们关系深厚。

梁王还是陈郡公时,此人就入府当舍人了,后来招抚乞活军立下大功,一路升迁,至今已是平阳度支校尉(正六品)。

他来的时间不长,是梁王塞过来的,顶替因父丧而解官回家的前任。

杨宝对他有些警惕,毕竟不熟,但大面上还过得去,因为田贵代表着梁王。

“好了。”

杨宝粗粗看完籍簿,道:“移交了这个庄园,浑身轻松三分。

走吧,先回衙署,明日去高显。”

田贵默默应了声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