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9章 太子(1/2)
黄女宫正北部有一个大院落,名翠微堂。
坐北朝南,正对高耸的浴日楼。
翠微堂再向北,穿过一道墙,便是邵勋父母住的仙居殿了。
春日的夜晚微微有些寒冷,裴灵雁取来一件锦袍,披在邵勋身上,然后坐在他身旁。
月华照在两人身上,虽无言语,静谧之中却有一种别样的温情。
人自幼所受的教育、成长的环境以及成年后经历的事情,共同塑造了一个人的性格,所以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待在裴氏身边,邵勋就觉得没那么累,更轻松自在。
至于说其他方面的感受,那也是相当舒服的。
考城那会,当邵勋第一次在裴灵雁身体深处一跳一跳的时候,真的有种眼冒金星的感觉,那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快乐,混合了愉悦、得意、满足以及那么一丝不可置信。
经历得多了,邵贼的快乐阈值也慢慢提高了,但他还是很喜欢往这跑。
不是为了寻求身体上的满足,那个他去摆弄玩具就能得到,多变态、多黑暗的欲望都能达成,保管酣畅淋漓;他来这里更多地还是为了获得情绪价值,人是有这方面需求的,还很大。
“今日又耕田了?”
裴灵雁轻声问道。
“是啊。”
邵勋看着月亮上的丘壑山峰,说道:“左金吾卫出征多次,有不少将士战死、病殁,其子又未及长成,便帮衬一下,让儿郎们看到朕还是念着他们的,知晓他们苦处的。”
“整个军府传开后,人人颂扬。
况你每年都做,声名从上到下都知晓了。
这样的军队,别人拉不走,他们只听你的。”
裴灵雁说道。
邵勋看了她一眼,发现她也在看他,顿时一笑。
心中若隐若现的些许烦扰,已在晚风中不翼而飞。
“你今日所穿衣物……”
邵勋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
裴灵雁将头靠在他肩膀上,道:“当年荡阴之战大败,外有西兵薄城,内有心怀不轨之徒我在金墉城时就穿过这件。
那时候,真的靠你了呀,我谁都不信,只要你还在,我就安心。”
“那时候若被司马颙的人冲进来,我就带着你跑了。”
邵勋说道。
“去哪里?”
“去刘汉,你跟我走么?”
裴灵雁眼波流传,道:“刘元海那么欣赏你,万一以宗室女妻之,你怎么办?”
“我谁都不要,就要娶你。”
邵勋脸上有了不少笑容,道:“河东裴氏就在刘元海治下,逼他们帮我。
刘元海欲征河北我就自请为先锋,石超、石勒之辈争不过我的。
刘元海在,我不反。
他若不在,必不能与刘聪共事,我便自称赵王,跟他拼了。”
“石勒只有当马匪时的十八骑,你却有悉心教导的学生军,兴许真能成事。”
裴灵雁笑道:“不过,终究没走这条路,当年那么难都闯过来了,现在想想,恍然一梦。”
“是啊,那么难都闯过来了。
天下诸侯,在我眼中如插标卖首耳。”
邵勋嘿嘿一笑,道:“高平之战前后,你担心过么?
彼时考城外都出现匈奴游骑了。”
“不担心胜败,只担心你。”
裴灵雁说道:“那时敌强我弱,为了取胜,不知道你要用什么法子,万一身先士卒冲阵,战场上刀剑无眼,一根流矢都可能坏事,故夜不能寐。”
“还好。”
回忆起往事,邵勋的眼神亮了许多。
尤其是紧追在靳准身后,始终只间隔一到两天路程,让他来不及停下收拢散卒,更没心思好好休整,只闷头跑路,结果人越跑越散、越跑越少,可谓心胆俱裂。
他一生中打过许多仗,比如野马冈大破石勒、车阵二百里挺进洛阳、雷雨夜强渡黄河、绕道河北奔袭苟晞等等,但他个人还是最喜欢这场追得靳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战斗,是他认为战术水平最高的一场。
“你的威望,就是这一次次胜利建立起来的。
文武大臣下意识就想追随你,万万不敢挑你做对手。
便是有人造反,听到你亲自来了,军士怕不是跑得一干二净,只能束手就擒。”
裴灵雁说道:“你啊,自己不知道自己多厉害,可谓庸人自扰。”
邵勋哈哈大笑,忍不住抱住女人,仔细打量了下,道:“还是和三十年前一样好看。”
“为你生了那么多孩儿,不好看啦。”
裴灵雁轻笑道。
“哪有那回事……”
邵勋笑道。
夜渐渐深了。
二人回到殿中,裴灵雁开始煮茶,邵勋则单手枕头,靠坐在胡床上,拿着书看了起来。
****** 二月二十六日,经过多日筹备,册封皇太子的典礼终于展开了。
德高望重的司空刘翰亲口宣读册命—— “朕闻乾象垂晖,紫极著三垣之耀;坤灵毓秀,黄离应九五之尊。
昔者轩皇立极,启少昊之华章;周武承祧,延文王之丕绪。
盖储贰者,宗庙之重器,社稷之根本也。”
“皇第六子瑾,天纵英睿,日就温文。
孝友著于孩提,忠信彰于束发。
观其宣风并部,则文翁之黉序重开;戡乱安定,则细柳之旌麾再肃。
每谒太庙而肃穆,常侍禁闱而兢虔。
加以仁洽椒兰,德孚槐棘,实有君人之量,允符元良之望。”
“今遣使持节、司空翰备礼册为皇太子。
尔其寅奉彝章,恪勤监抚。
学无常师,当思仲尼之问礼;心有主善,宜法周旦之吐飧。
尚克钦承,永绥多福。
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册书一下,此事终于尘埃落定。
有人欢喜有人愁,寻常事也。
但他们的想法都不重要,邵勋决心已定,将观风殿东北方的麟趾殿辟为东宫,供太子及僚属使用。
与册文一起下的,还有一系列诏书。
如《以尚书左仆射梁芬领太子太傅诏》、《以枢密监陈有根领太子少傅诏》、《授宋纤太子太师诏》、《改授垣喜太子左卫率敕》、《改授刘达太子右卫率敕》、《授鱼遵等太子中庶子敕》(鱼遵、鲁尚、庾泽、桓宣四人)、《授陈逵太子家令敕》、《改授金灌太子率更令敕》、《夺情起宇文悉拔雄为太子仆诏》、《授姚益生等太子舍人敕》…… 连傅保在内,总共四十五名文武职官。
比起之前多了个太子太师,但没有实权,仅仅只是加官、美官,但可在太子身侧谏言。
东宫实际事务由太子太傅梁芬总领,太子少傅陈有根分领,二人名下各有幕僚若干,这是具体办事跑腿的人。
东宫成立第一件事就是修书。
江东平定之后,《晋书》可以先修起来了。
晋不过数十年而已,迄今甚至有出生在曹魏年间的人还活着,晋代的很多事情并未忘记。
晋末战乱毁损了一部分资料,但洛阳得保,大部分还在,写《晋书》的难度不大。
尤其是晋朝末年的很多事情,史官可以询问当事人,资料可谓丰富。
太子邵瑾平静地接受了这份差事,申请观阅观风殿秘阁档籍。
正所谓为尊者讳,好大儿第一件事就是私下里问大晋羊皇后、大梁羊夫人的传怎么写,顿时让老头子有点绷不住…… “如实写。”
邵勋大手一挥,满不在乎地说道:“朕不怕,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晋惠帝崩后那段该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