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369章 事了拂袖去(1/2)

武强、易京、蒲阳山、飞龙山、上白等七八个军镇,挨个点名。

此时此地,没有人会反对的,不然他今晚就要参加辽海潜泳大赛了,家族也将被治罪。

便是心中再不满,也得先脱离了这条船,回到军中再说。

吃完酒后,邵勋带着众人来到甲板上,看着海上渐渐升起的明月,感慨道:“朕起兵三十年,东征西讨,致有今日。

三十年间,因交兵、疾疫、天灾、冻饿而死之人何止百万。

今朝之一切,来之不易啊。”

众人眼观鼻鼻观心,静静听着天子讲(装)话(逼)。

“平慕容氏后,天下已然大安。

此等局面,乃数百万人用命换来的,我等须得珍惜。”

邵勋又道:“谁作乱,谁便是天下公敌,人人得而诛之。”

这话让不少人面如土色。

天子把事情上升到这个高度,他们若反,那可真是里外不是人。

太多功勋大将想在家享福了,镇内军民也烦透了沉重的赋税、兵役,难矣。

当然,上面这两条其实都不是大问题,最关键的是天子兵多将广。

直到攻慕容氏这会,禁军、府兵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让人心中畏惧。

要知道,这些部队创建时间不短了,人员都换过一半以上了,依然军纪严明、号令如初。

他们,依然是这个天下最会打仗、最能打仗的人,河北诸镇加起来也有五万上下的兵马,可比起大梁王师就不够看了,况且此番损失不轻,内部人心也不齐。

邵贼你说啥就是啥吧我们听着便是。

“今日把话说开了,我等君臣可共享此太平盛世。”

说完,邵勋笑道:“河北之粟、河东之盐、关西之羊、辽地之海货、江南之柑橘、交广之奇物,还不够你们享受的吗?

人生短短数十春秋,拼杀了半辈子,够了。

若还嫌不足,吾闻赵女多情,多置办一些,以娱晚年,岂不美哉?”

“陛下说得是。”

呼延简心气已经慢慢顺过来了,道:“这便遣人置办舞姬。”

邵勋大笑:“朕从掖庭中拣选士家妇数人赐你,免得你置办不好。”

“多谢陛下厚赏。”

呼延简心情又好了一些。

总体来说,天子收买他们的条件算是厚道的。

升官、提爵、赐美人,尽矣,至矣。

“言尽于此。”

邵勋摆了摆手道:“今日便到此吧。”

众人齐声应了,各自散去。

亲兵、宫人们分别入内,打扫船舱。

邵勋让人取来一张案几、两枚蒲团,在甲板上盘腿而坐。

片刻之后,有人端来茶水,又将扶余使者请来。

行完礼后,徐蔚战战兢兢地坐下。

“大梁开国九年了,扶余王为何一直没有遣使入贡?”

邵勋问道。

徐蔚恭敬答道:“国中丧乱,诸事繁杂,一时耽搁了。”

“为何丧乱?”

邵勋明知故问道。

徐蔚迟疑片刻,还是老实回道:“数败于高句丽、慕容鲜卑,王出奔的出奔,自戕的自戕,实在没有心思做其他的。”

“真是够乱的。”

邵勋感叹道:“令尊非先王子嗣吧?”

“非也。”

徐蔚回道。

邵勋“哦”

了一声,那就是趁势而起的部族领袖,取代了原本的王室,怪不得这么乱呢。

不过对扶余来说,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事。

在早些年,国王还需要诸部贵人选举呢,理论上来说这王位谁都可以坐,体制、文化、风气不一样,导致国家的政治伦理也不一样。

邵勋不想过多纠结扶余国的内部事务,他只想扶持一个代理人,既然现任国王徐玄派他儿子徐蔚来了,那就他们家吧,于是说道:“汝既献上国书、贡品,便是诚心的,朕不介意帮上徐氏一把,让你们坐稳王位。

今只想问一句,扶余国第一要务是什么?”

“整顿朝堂。”

徐蔚答道。

邵勋沉吟片刻,这倒也不算错。

扶余国内部混乱太久了,导致国力衰微已极,往常还能出动三四万大军呢,现在能调集到一两万稍微能打的兵就不错了。

不整顿内部,扶余王就无法有效调动国内的资粮、兵力,就还是有一大堆人与高句丽勾勾搭搭,无法胜任大梁朝给他们的定位:与宇文鲜卑、高句丽互相牵制。

于是他点了点头,道:“朕会派个使团去扶余王城,助你父子稳固局面,然舍此之外呢?

可还有其他要做的?”

这次徐蔚没有犹豫,直截了当地说道:“秣马厉兵,积蓄钱粮,以备高句丽。”

“还有宇文鲜卑。”

邵勋毫不避讳地说道:“他们也劫掠过你们吧?”

徐蔚愣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

邵勋哂笑,狼怎么可能不吃肉呢?

慕容鲜卑能劫掠扶余,没道理宇文鲜卑不动手,虽说这两家关系还不错,但边境冲突也是在所难免的。

“高句丽为大梁王师击败,其使者已出襄平,正往此地而来。”

邵勋说道:“高钊五万骁锐,前后损失近二万三千。

经此一遭,想必也无余力侵掠你国了。

他们现在和扶余一样,首要之急在于整顿内部。

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喘息之机,希望你们用好了。”

“是。”

徐蔚毕恭毕敬地说道。

邵勋看着远处的月色,不想再多说了。

若非离得太远,高句丽、扶余之类全部散了,哪用得着册封?

但历朝历代这么做不是没原因的,你可以打败他们,但短时间内无法统治他们。

只要你一走,人家选也选个新国王出来。

关键在于人心向背,以及力量的投送能力。

徐蔚还傻愣愣地坐在那里,不过很快被童千斤上前请走了。

二人一前一后下了船,然后自有鸿胪寺官员将其引走。

童千斤看到了邵贞,便停下了脚步,与他多说了两句。

“下个月你就要接手侍卫亲军了……”

他的声音慢慢响起。

****** 削藩行动来得波澜不惊甚至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九月十九日,分屯北平、辽西两地的河北诸镇军兵们有些骚动。

中下级军官们有些懵逼,四处打听,奈何大家知道的都差不多,而上级官员还在随驾,没有半分消息传出来。

很快,兵部官员分至各营驻地,令其罢兵回家,等候朝廷处置。

从今往后,他们就是所在郡县的编户百姓了,不再是镇民。

有那么一两个小军官脑子不清楚,或者比较冲动,在营中串联煽动。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