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513章 星辰陨落(1/2)

十月中旬,洛阳便大雪纷飞气温经历了之前的小反弹,并稍稍横盘了一段时间后,似乎再度进入下行通道。

今年江南也出现了一定范围的气候异常,给了部分初次南下的北方士民当头一击。

说来可能惹人发笑,朝廷鼓励北地豪族南下不少年头了,但根据民部的推算,这么些年下来, 总共南下的也就二十万人左右。

今年稍多一些,可能因为关东没被卷入战争,一口气南下了五万人,但算上这批也就二十余万,真的有点少。

明年应该会多一些,因为要开始对颖川、河东等地动手了。

朝廷并未正式下旨,但风声传出来后,很多人难免感到焦虑。

十六日,邵勋召太子入宫,并未言明是何事。

太子邵瑾有些志芯,入宫之前还在和幕僚商议,待见到邵勋时,反而平静了下来。

邵勋放下手里的书卷,先问了句没头没脑的话:「梁奴,若想号令天下,以何为要?

」 虽然有些奇怪,但邵瑾立刻答道:「无非钱、权、人三事耳。

」 「倒也没错。

」邵勋笑道:「钱从何来。

」 「赋税。

」 「何人缴税?

」 「天下士民。

」 「那么是不是缴税的人越多越好?

越容易拿捏?

」 「是。

」 道理很浅显,很明白。

升斗小民想避税都难,更容易拿捏。

豪族富户关系盘根错节,没那么好拿捏,征税麻烦。

「那么,颖川、河东这类所在,征税容易吗?

」邵勋又问道。

其实不难,因为邵勋与他们都是摊派关系,所得不一定比正常征税少,但这不是正常制度,邵瑾很清楚他不一定能从这些地方征到多少税,于是回道:「户口不清,官吏暖味,未易也。

」 「那你知道怎么做了?

」邵勋问道。

邵瑾心下一惊,立刻答道:「当清查户口,撤换庸吏,申明税法。

」 「说得好。

」邵勋说道:「修书之事,先放一放吧。

《晋书》我看了,大体无差,只需再修改一番即可,不着急。

今给你个差遣,颍川、河东二郡度田之事,就由你来主持吧。

」 「儿遵命。

」邵瑾沉声应道。

「此二郡完备之后,明年要清查晋以来田籍,亦由你来主持。

」邵勋又道。

「是。

」邵瑾脑海中急速转动,思考父亲这么做的用意。

度田是国之大政,多年以来,虽然进行得断断续续,其实就没怎么停过。

他也赞成度田,任何有利于他将来接掌大位的事他都赞成,只是这个事由他来做,却总感觉有些奇怪。

这可是得罪人的活计啊。

以往这种得罪人的事情,父亲从来都是亲自揽下的,因为他不怕得罪人,但现在由他来操办了,却不知为何。

一瞬间,邵瑾想了很多,甚至怀疑父亲是不是在试探他。

「无事了,去看看你母亲,陪她用过午膳再走。

」邵勋挥了挥手,说道。

「是。

」邵瑾行了一礼,躬身告退。

出得太极殿后,他看着漫天雪花,舒了口气,朝昭阳殿而去。

****** 昭阳殿中,王妃卢氏正带着钧衡过来看望祖母。

虽然孙子已经五岁了,但被喊做祖母依然让庾文君有些不适应,毕竟她才四十五岁。

邵瑾坐下来后,先观察了一下,然后找了个合适的机会,说了方才入觐之事。

庾文君有些忧虑。

当然,也仅仅只是忧虑而已。

夫君决定做的事情,如果与娘家利益冲突了,逼她做一个抉择的话,虽然很痛苦,但她最终还是会站在夫君一边。

她不能想象身边没有夫君的日子。

邵瑾在悄悄揣摩母亲的态度,看了一会后,感觉果如往常,便放下了心,道:「阿娘,江东也有好地方。

丹阳、毗陵、会稽、吴郡、吴兴都有开垦多年的熟地,想办法买下来后,当年就有进账,不会亏的。

」 「至于颖川那边,粮食想办法运到许昌,然后走睢阳渠运至建邺,浮财、农具、耕牛等一并如此处置。

有水运,花费不了几个钱。

」 「人丁能撤走的就撤走,实在老弱病残不能走的,就留在颖川,照料剩下的农田、果园、菜、桑林,到时候派个人留守就是。

」 庾文君听了微微点头,旋又道:「你大舅闲下来了,年前会回洛阳,届时你安抚一下他,别弄得生分了。

」 「好。

」邵瑾点头应道。

卢氏与他对视了一眼,若有所思。

成婚几年了,她发现丈夫对庾亮这个大舅并不怎么看重,不知道是不是庾元规在外甥面前露过怯,被看轻了。

不过终究是舅氏,用还是要用的。

「梁奴,将来江南会度田吗?

」庾文君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问道。

「父亲说过不度田。

」邵瑾回道, 「你呢?

」庾文君追问道。

邵瑾没有正面回答,只道:「阿娘放心,庾氏不会吃亏的。

再者,江南豪民按章纳赋,儿又何必咄咄逼人呢?

便是朝廷财用不足,也不会一体度田,有些地方还是需要豪族的。

或者说,那些地方本来就有豪族,只不过非中原士人,而是蛮夷洞主。

」 庾文君似乎放下了心。

嫁出去的女儿便是泼出去的水,她能为娘家担忧一下,过问一下,已然尽心了。

知道至少庾氏在这轮度田中不会吃亏后,她便没什么心理负担了。

卢氏则对丈夫的了解更深了一层。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目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太子和今上是一类人,只不过一个更老练,另一个还不够老练。

不过,这样有什么错呢?

她是太子妃,将来很可能是皇后,范阳卢氏也会得到巨大的好处。

至少,在这一轮度田大潮之中,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正如丈夫所说,江东也是有熟地的,卢家拿一些地下来,不消几年, 就收回本钱了,再往后就是纯赚的。

唯一可虑的,大概就是东宫里颖川士人与日渐增多的河北士人之间的碰撞,哪一方落败了,必然要吃亏。

邵瑾在昭阳宫用完饭后,便带着妻儿离开了。

看着母亲孤零零的背影,一时间竟有些心酸。

今年父亲又为他选了卑移都护柳安之之女以及荆州刺史辛晏的侄女入东宫,成为他的良媛。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