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462章 送行与准备(2/2)

考虑到乐凯、乐谟兄弟的年纪,有些事确实该趁着他们还在的时候做好准备。

“先在棘城好好干个一两年吧。”

见乐岚姬把话说开了,邵勋也不再隐瞒,说道:“念柳至高昌还不满两年,又是战争,又是招抚,又是分田,又是屯垦,事务繁忙。

今年大概都没法自收自支,明年也够呛,待西边事了,一切走上正轨之后,金刀再行之藩吧。

乐浪、带方二郡可提前做好准备,这两年先征发本地百姓修缮城池、驿道、海浦,朕还会派一些武学生、太学生东行,开办学校,教化土人。

待一切妥当之后,金刀在就藩不迟。”

“阿爷,儿前年遣人在列口买了块地,营建庄园、货栈,以利货殖,今岁可增派人手过去么?”

邵璋问道。

“列口?

汉武帝时杨仆登陆之处?”

邵勋问道。

“正是。”

邵璋回道。

“你是平州刺史,自己做主便是。

再者,这是你的私产,想怎么打理就怎么打理。”

邵勋说道。

他知道列口这个地方,乃后世大同江入海口,地属带方郡。

汉武帝时期,楼船将军杨仆率七千兵在此登陆,攻打卫满朝鲜。

就这个时代来说,其实是一处相当不错的港口了。

只不过,跨越黄海抵达东莱的危险性,可比从东莱到辽东之间那过家家一般的航海大多了。

这个港口能不能有效利用起来,还是个问题呢。

“你在幽州做的买卖,可以在两年内逐步收摊了。”

邵勋说道:“手头的钱绢可以慢慢换成用得上的东西。

免得仓促采买,物价腾贵,白白吃亏。”

“儿知道了。”

邵璋说道。

“你那个庄园是做什么的?

买卖?”

邵勋问道。

“是。”

邵璋回道:“主要是用来存放毛皮、珍珠、海货、药材、金沙、山野货的。

一年之中慢慢收,免得为人坐地起价。

收完就运回幽州。”

“怎么运的?”

“少部分陆运,大部分海运。

沉了两条船后,就大部分陆运,海运为辅了。”

邵璋说道:“甫一从海运改为陆运,几乎就不赚什么钱了。

儿想了想,今后还是得海运。”

“没开垦农田。”

“开了十余顷,所得供庄园上下啖食耳,所余不多。”

“什么人在种地?”

“阿爷,我那个庄园有三百人上下,大部分是老弱妇孺,都是商队之人的家眷。

地就是由他们耕种的。”

邵璋说道:“商队共有七十人,皆精壮之士,儿在河北招募的。

他们主要前往山中相熟的濊貊部落做买卖。”

乐浪、带方二郡西部沿海是平原,东部就是山区了,濊貊人就生活在那里,以部落的形式存在着。

邵勋仔细想了想,怎么觉得大郎的这个庄园像是武装殖民商站?

当然,这小子其实只是想做生意,积累钱财,为将来就藩做好准备,并没有更深远的谋划。

不过,出于路径依赖,他将来多半还是会在二郡山区开设商站,搜刮当地特产,卖到中原赚钱。

这是好是坏,邵勋都难以判断了。

“对濊貊部落,以大兵临之,以货殖诱之的同时,还得推行教化。”

邵勋说道:“不可偏废。”

“是。”

邵璋认真地点了点头。

邵勋又沉思了一下。

历史上这些部落,朝鲜人也花了不少力气同化,效果显著。

总体而言,在同化野蛮人这件事上,朝鲜人的效率比中原王朝高多了,大概是因为他们离得近,花费力气大,政府重视,对各种政策反馈能及时作出调整,故效率较高。

金刀就藩后,同化蛮夷肯定是首要工作,希望效率能高一些吧。

“中午在这用饭呢?”

耳边突然响起了乐岚姬的声音。

邵勋抬起头来,有些迟疑。

乐岚姬上前,一把挽住他的手臂。

“也好。”

邵勋笑了笑点头应允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