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1章 练手(上)(2/2)
三十万斛呢,若被胡人劫了,老夫担待不起啊。”
“关中已经输送了五十万斛去武威了吧?”
邵勖问道。
“正是。”
柳安之说道:“庾公至长安后立召姚老羌入见,令其点三千骑,押送五十万斛粮至武威。
今年就这么多了,年前风沙太大,武威那边应该不会启运。
明年春播后,大概会分批将此粮输往敦煌。
路上就得人吃马嚼消耗一大批,真是……”
“敦煌无粮吗?”
邵勖问道。
“不多。
听闻还要雍、秦二州发一万丁壮西行,至敦煌开荒屯田,所出就地存入邸阁,以备将来。”
“征辽时关西百姓未受扰动,而今却要吃苦了。”
“太平了这么多年,也不亏了。”
柳安之笑了笑:“下个月,东边应该会有一批牲畜过境灵洲,前往武威。
沃野镇那边应该也征集了牲畜,会沿着大河南下,前往武威。
殿下可稍稍留意,这也是为西征准备的,先去凉州寄养、繁衍,将来或杀了做脯,或驱赶着西进。”
这准备真是够充分的!
邵勖暗道,粮食、牲畜、器械皆提前准备,将任务分解到两三年之中,尽量减少对民间的冲击。
就是不知道他将来会在其间承担什么角色。
****** 五月底的时候,一支长长的商队出现在卑移山南闾。
领头的便是沈氏族人,他们自敦煌而回,不但带来了诸多西域乃至更远处的货物,还邀请了不少胡商至灵洲一会。
这是邵勖的要求。
给军士分田、开挖沟渠是第一要务,其次便是弄钱了。
青白盐池的开发已箭在弦上,而通商之利也不能落下了。
邵勖的目的是让至少一部分胡商走灵洲这条线路,即自武威出发,沿着黄河前进,抵达灵洲。
接下来可向东南进入关中,也可以沿着横山北麓一路前行,渡过黄河后抵达河东郡,然后再前往洛阳。
而今平城都成了很多胡商的目的地,灵洲为何不可以?
只要有绢帛,胡商就会跟着跑过来。
平城鲜卑人的绢帛是中原通过赏赐、买卖的方式流入的,其实不算太多,一年能有二十多万匹就不错了。
但就这个数量,已经让王夫人赚得盆满钵满,富夸塞北了——其实整个并州也没几个人比她富。
他现在要把灵洲这条线建起来,让一部分胡商习惯在灵洲交易,灵洲人作为中间商转手,两边牟利。
这并非不可能。
不是每个胡商都会去洛阳、汴梁的,有人跑到敦煌就打转了,有人跑到楼兰就算终点,有人则抵达长安,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邵勖当天晚上就办了场篝火宴会,招待一行客商。
他的脑海中已经制定了一整条完整的商业闭环。
唔,除此之外,似乎还可以打探下西域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