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384章 教育(2/2)

符宝飞快地心算。

“那不就对了?”

邵勋说道:“县学、郡学以及太学、国子学之类,一年费数万幅纸轻轻松松。

而今多参以杂纸,不是很好用。

你若把藤纸价钱降下来,我就能多开几家县学。

哦,对了,还有军府的军学,这也不是小数目……”

说完,邵勋看了眼女儿,道:“你和我说实话,造纸赚不赚?”

“挺赚的。”

符宝小声道。

邵勋点了点头。

她能给虎头便宜两成,说明利润不止两成。

有个深入参与制造业、商业的女儿就是好啊,不然邵勋还真不清楚这里面的降价空间。

“你先把价钱降下来。”

邵勋面无表情地说道。

符宝多看了父亲两眼,见他来真的,便点头应下了。

同时也有些明悟,父亲推官学推得磕磕绊绊,虽然不无成果,但他显然不满足于此,想要更进一步推动。

而推动官学是为了什么,不言自明。

只能说,这些事情和最近的对泰山羊氏、琅琊王氏为首的世家大族度田是一体两面,他是真的想在北方打造一片新的天地。

纵然人力有时穷,没法完全成功,但做到哪里是哪里,尽力而为——这大概便是父亲心中真实的想法。

见女儿比较好说话,邵勋也有些高兴,于是多关心了几句:“你在宣城的庄园如何了?”

“已经募了四百家庄客,又从许昌调了百余家过去,种了几年粟。

今年新开了一些水田,又从江夏调了五十户人过去,准备种一季稻试试看。”

符宝说道。

“这是你名下最大的一处庄园了吧?”

邵勋问道。

“是呢,不过至今只能勉强自给。”

符宝说道。

“为何?”

“总还有些乱兵乱匪之流,潜藏于山林水泽之中。

南边还有山越宗帅后人,好勇斗狠,时时争水、争田。”

符宝叹道:“我花了大价钱修建坞堡。

去住过几天,后来再也没去。

也不知庄园典计、部曲官长之类有没有贪墨欺瞒于我。”

“你怎么去宣城?”

邵勋眉头一皱。

“没事啦,阿爷,下次不去了。”

符宝轻轻抱着邵勋的手臂,笑道:“以后就让刘家人帮我管着。”

“平原刘氏?”

“嗯。”

符宝点了点头:“母亲有个再从弟,买了我庄园南边的一块地,总计要带三百多家庄客南下,以后便可互相照应了。”

听女儿这么一介绍邵勋对江南开发有了相对直观的概念。

他以往了解的多是宏观层面,即某个区域去了多少人,开了多少田,但对微观层面不太了解,只能靠自己想象,虽然实际情况和他想得也大差不离。

“庄园有宣城一处就可以了。”

邵勋说道:“以后你多做做实事。”

“何为实事?”

符宝眨巴着眼睛问道。

“你派人在宣城大肆搜刮野蚕茧,再转手贩卖至北地,便不算实事。”

邵勋说道:“可你若将针线、布匹、野蚕茧交给乡间民人,让他们在农闲之余做绵衣,这便是实事。”

“北地绵衣降价,女儿也出力了啊。”

符宝辩解道。

“你确实出力了,但还不够。”

邵勋说道:“赚快钱会上瘾的。”

说到一半,他又叹了口气,道:“罢了,女儿大了不由人。

你自己看着办吧,阿爷只是希望你不要和那些终日钻营倒腾之人一般。”

符宝沉默片刻,嘟囔道:“绵衣做不得,以后怕是要让罽布打得落花流水。

便是做也要做葛衫、蕉葛衫,这个可以长久。”

“可。”

邵勋说道:“你有空倒是可以去寿春看看,那边有羊夫人的庄园。

看完后就知道该怎么治产业最好了,我可是万分希望江南能有越来越多的产出输往北地啊。

有朝一日,兴许——”

邵勋摇了摇头,没说下去。

“四月坊市开了后你陪阿爷去看看。”

他说道。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