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276章 你们先议一议(1/2)

万象院内已住了不少人,无事之际,就自发开始了闲聊,首当其冲的便是在承天门外“站岗”

的孙熙。

“草碱用处不大。”

刘惔还是表明了他一以贯之的观点:“那么贵的皮甲,也就些许爱洁之人会穿罢了。

我看万象院辑文,烧草木可花费不少,不值当。

更非大道。”

耳边传来一声轻笑,接着便是一番话:“君何谬也。

‘夫品而为族,则所禀者偏……’”

刘惔瞄了一眼,原来是裴诜,从凉州跑回来的裴氏子弟。

说的还是陈词滥调,即裴頠玄学崇有论的核心观点。

崇有论和贵无派并不完全对立,两者都承认道的存在。

区别在于,贵无派认为道无形无相,人静心体悟就够了。

崇有论认为道生万物,万物都有偏差,都只秉持了一部分道,故应该自我完善,实在完善不了就“凭乎外资”



而且,既然道生万物,那么道的“理”

便有迹可循,人不应该自我满足,要追寻这些理。

承载道“理”

的是“有”

,即万事万物的客观存在。

到这里其实也明白了,邵勋是比较倾向于崇有论观点的,奈何这个派别受打压得厉害,一直处于下风,属于小众。

刘惔听多了这些东西,也和人争论了不知多少年,此刻实在懒得和他辩驳。

不过有件事却让他心惊:天子果然推崇崇有派。

转念一想,你天子信什么关我屁事,我不配合就是了,住在江南庄园里,闲着没事读读书,读完书去与人下棋、喝酒、游山玩水,“体悟大道”



但终究还是有些烦躁。

天子倾向崇有派的迹象非常明显,难道裴逸民(裴頠)人死了,秉持他论点的“徒子徒孙”

要翻身了?

刘惔朝裴诜拱了拱手示意他自行离去,然后又翻看万象院辑文。

连带着之前的两篇,以及最新的一篇,总共三篇。

虞喜的《岁差》他看过了,兴趣一般,只当个乐子。

孙熙的制草碱之法也看过了,还见识过了虽然嘴硬,但他还是承认这东西是有用的,但太贵,恐怕没法推而广之,最终只能制造一部分高质量的皮甲,供世家大族、公卿大将使用。

第三篇是新的,王丹虎写的。

她写了完整的“实证”

之法,证明丹砂在炉鼎中加热,最后从火鼎底部取出的是“硫磺”



《神农本草经》中有“石硫磺”

,王丹虎认为这是从“石头”

中提取的,故应去掉“石”

,名硫磺——其实此时也有径称硫磺的。

另一种产物是“汞”

,即水银。

她特别注明,两者之中可能有杂质。

“哈哈,果是硫磺!”

刘惔看了就想笑,还有人觉得这是金丹液呢,让你吃硫磺!

呃,《神农百草经》中硫磺好像是一味药物。

不过不管了,反正他不吃。

孙熙、王丹虎这两篇还是有些差别的,前者就全是过程,没别的。

后者连丹炉的材质、尺寸都规定了,炼多长时间、火候怎样都明确写了下来,反正刘惔也读过一些丹书,如此详细的极少。

而且看起来似乎是一种规制,严格按照这个规制走下来的。

唯独最后证明得到的是硫磺、水银,仅仅是依靠实物对照,欠缺说服力。

不过刘惔是信的,丹砂在炉子中加热,最后得到的就是硫磺和水银。

他很快放下了这本书,然后又拿起《露华问对》,里面有教人辨识草药药性,有教人“点石成金”

,有教人观星象航海定位,有利用曹冲称象之事提了“浮力”

二字…… 真是包罗万象。

再仔细一琢磨,这些本质上和孙熙一样,都是以利诱之。

但刘惔也不得不承认,这都是有用处的。

譬如那观星象定祖坟他就很感兴趣嘛,祖坟选得好,对子孙荫蔽很多啊。

得抽空研究下星象。

****** 傍晚时分最后一批人也到了,万象院内顿时有些拥挤,嘈杂之声愈发明显。

裴诜在院中与人争辩,还在兜售他河东裴氏的“家学”



刘惔暗笑这厮挺活跃啊,于是默默听他说:“处官不亲所司,谓之雅远;奉身散其廉操,谓之旷达。

故砥砺之风,弥以陵迟。

或悖吉凶之礼,而忽容止之表,渎弃长幼之序,混漫贵贱之级。

其甚者至于裸裎,言笑忘宜,以不惜为弘,士行又亏矣。”

这话刘惔却不爱听了,因为说中了很多人的痛处,扪心自问,多多少少都沾一点。

当官不喜欢去衙署,耽误正事,有吗?

有,且自称为“雅远”



做人放弃廉洁的操守,收东西不以为意,甚至不认为这是受贿有吗?

有,且称之为“旷达”



悖视吉凶礼仪,在人家灵堂上谈笑自若…… 忽视居处的仪表,甚至赤身裸体…… 轻慢长幼之序、混淆贵贱等级、说话不分场合、不尊礼法,而以“弘士”

自称…… 刘惔听得有些烦躁,好像有人在指着他骂一样。

如果真按裴氏《崇有论》来要求天下士人,那该是怎样一副“可怕”

的场景?

首先要尊礼法,长幼秩序、贵贱之别,裴逸民可是明确说了长幼尊卑有序,天下万民各按职分,“各授四职”

,不应有野心,“莫有迁志”



这其实是儒家礼法的内容,被借过来用了。

其次不能放浪形骸,盛气凌人,任意妄为。

服散纵酒可以休矣,随意惩处奴婢似乎也不可行,任性妄为更可能被人指责。

第三要节制欲望,不能奢靡。

第四不能再鄙视具体办事的“役门”

职务,不能崇尚空谈,以经营(包括官职、家业)为荣…… 太多了,几乎桩桩在抨击现有的社会现象,是对贵无派士人的全面反攻。

如果真严格施行了,那么大梁朝就是一个尊卑有序,士人注重礼法,节制欲望,不尚空谈,为官时积极理政,居家时大力治产业,闲暇时研究道之理的社会。

刘惔自忖还能勉强接受,但很多人怕是觉得天要塌下来了。

这是反人性的啊。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