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21章 又菜又爱玩(2/3)

但知道归知道,一旦他觉得自己时日无多,想要过把瘾呢?

有时候理智是会被冲动压倒的,很难讲。

“司空兵少、钱少、粮少,要想扫平敌众,只能靠诸位方伯。

但方伯不会白白替他干事,方伯也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范阳王在豫州被刘乔掣肘,只有兵权,无政权,若要驱使他出兵,或可以豫州刺史之职相诱。

这或许便是范阳王星夜北上的原因,他想军政大权揽于一身。”

“平昌公坐镇邺城,他唯一所想,便是平定叛乱,坐稳冀州之主的位置。”

“东嬴公在并州,屡受匈奴侵攻,形势不妙。

他或许想换个位置,做个舒舒服服的刺史。”

“宁朔将军王浚攻司马颖,半出于私仇,半出于成都羞辱天子,以下犯上。

如今天子还都,司马颖已死,他出兵可能就是应付差事,除非司空许下更大的好处,才会卖力。”

“朝廷之中,原有三派。

禁军覆灭之后,只剩天子、王衍两派了。”

“部分朝官尊奉天子,是为忠臣。

所思无非是平定天下纷乱的局势,他们与司空不睦。”

“其余则为王衍党羽,多为门户私计。

他们倾向于司空,但又不完全听司空的。”

“新禁军尚不成气候,诸将或依附司空,或为王氏私人,忠君之辈少之又少。”

“河间王今只思自保而已。

他或许会联络其他方伯,共抗司空。

此番增兵潼关,便有观望之意。

一旦司空吃几场败仗,西兵又要汹涌东进矣。

若司空连战连胜,则会谨守门户。”

“西州士人,荣辱皆系于河间王,但他们与张方这种出身寒微之辈矛盾甚深。

仆听闻颙府有参军毕垣,乃河间冠族,为张方所侮,由此可见一斑。

若河间王不能解决士庶之间的矛盾,则危矣。”

“至于刘渊,他的野心最大,想要鼎革天下。”

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基本把每个势力的诉求说清楚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家都有外部矛盾,内部亦有隐忧。

司马越自身实力孱弱,必须依靠盟友的力量。

司马颙唯才是举,曾先后提拔李含(寒门)、张方(无门第)担任都督,统领大军。

而这两人一朝得志,便得意忘形,大大加剧了颙府内部矛盾,尤其是张方,给司马颙带来了无数的恶名,哪天被杀一点不奇怪。

越府、颙府之战,比拼的就是内部稳定程度。

相较而言,司马颙那边更难,士族与张方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尖锐的程度,这会只是勉强没翻脸罢了——若张方将天子劫去长安,怕是就要彻底翻脸了。

“说得不错。”

裴康哈哈一笑,道:“管中窥豹,很不容易了。”

邵勋分析出的东西,依赖的都是公开消息,从各方诉求入手,抽丝剥茧,层层递进,很有水平了。

“裴公谬赞了。”

邵勋谦虚道。

“我在京中尚有些老相识,可商借部分财物。

这事交给吾儿道期来操办,若有短缺,你自与他商量即可,助你将云中坞建好。”

裴康又道。

“仆感激不尽。”

邵勋一听,立刻起身行礼。

中规中矩,没有特别的热情,也没有失礼。

嫁裴氏女这种事提都没提,投入极其有限。

云中坞已经建了一半以上,他们的投资也就仅限于把这座坞堡完工而已。

事实上邵勋有些奇怪,都什么时候了,还紧着钱袋子不放?

裴家能投资任何人,就是不可能投资司马越、司马颙等宗王。

自从裴秀、裴頠以及裴楷、裴瓒两父子因为掺和皇室内乱而遭受重击后,裴家早就吸取教训,抽身而出了。

如今留在司马越身边的,不过裴盾一人而已。

那么,你们那么多钱粮,打算如何使用?

乱世之中,如果不能快速变成实力或影响力,等着给人上供么?

刘渊索要的,可是你给我的几十倍、上百倍。

“另者,裴家若南下弘农建坞堡,须得守望互助。”

裴康又道。

“此事自无不可。”

邵勋说道。

裴康酝酿了下情绪,复道:“今日我仔细询问了花奴,她不敢隐瞒,将诸事和盘托出。

还好,伱二人还算克制。

金墉城非常之时且不论,花奴搬回司空府之后,你去找了她两次,虽然说得过去,但不能再多了。

从今往后,你忙于军务即可,休要胡思乱想。”

邵勋沉默。

以他现在的身份,乡品较低的士族嫡女未必不能娶得到。

中等门第的庶女或守寡嫡女,也不是不能试一试。

但那有什么意思?

女人身上没有标签、没有身份、没有感情,关起灯来就是一个样,索然无味,那还不如娶糜晃家的胖妞呢。

这年头谈感情太奢侈,近乎不可能,那么就只有身份能让他感到愉悦了。

别说什么理智、危险,我杀人时理智么?

我拿人头把玩时理智么?

我理智的地方已经太多了,不残害百姓、财物多赏赐给亲信、尽心教育学生、勤恳训练军士、不断结交有用的人、思考新的替代制度,在女人方面还要剥夺我不多的快乐,像没有感情的机器人一样工作,这是要逼我造反啊。

不过,裴康说的也不无道理,暂时还得装装样子。

他暂时忍得住,但担心寂寞多年的裴妃忍不住。

一旦有像琅琊王妃私通小吏的风声传出,裴妃可不一定有夏侯光姬那样的结局啊。

于是,他点了点头,道:“裴公且放宽心,我对王妃敬爱有加,断不会有任何亵渎之意。”

“悬崖勒马,犹未晚也。”

裴康松了口气,道:“老夫能从家书上看出些端倪,前来制止,也是为你好。

东海王手握重兵——”

话未说完,幕府东阁祭酒庾亮突然来访。

“郎君,司空败了……”

庾亮脸色焦急地说道。

“在哪败的?”

邵勋稳坐于胡床之上,面色不变,问道。

司马越吃败仗,值得惊讶吗?

“司空带着上万王国军、两万徐州世兵,西屯萧县,刘乔遣兵至灵璧(属萧县)。

两军交战,司空大败,奔回徐州,收拢残兵,止千余人。”

庾亮说道。

出徐州,向西不远就是豫州沛国的萧县。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