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章 奔丧(1/2)
“乘船就是快啊,这才一个多月就回到家了。”
四月底的时候,济阴城外的某座庄宅内,头戴孝帽的卞滔看着汴水上密密麻麻的船只,有些惊讶。
幼弟卞茂站在马厩旁,仔细看着里面的一匹马。
“这应该是高平府兵、左飞龙卫。”
卞滔仍在那不停地说着:“这帮杀才,连铜钟都搬回来了,怎么分呢?
难道私造铸钱炉?”
卞茂又靠近了几步,马儿亲昵地舔舐着他。
“左飞龙卫应有不少人授官了,回去之后,高平豪族遭殃了啊,就像河对岸的江家一样……”
卞滔说到一半,发现弟弟完全没理他,顿时有些不悦,转过身来,看着卞茂,道:“五弟,你到底有没有听到我的话?”
“听到了。”
卞茂说道:“考城江氏早搬走大半了,济阴江氏早晚的事。
马上要度田了,他们永嘉年才搬过来,田宅现在不卖,就卖不上价了。”
说完,轻轻拍了拍马脖子,道:“大兄你看,这马多温顺,长得还很高大。”
卞滔无语。
五弟这辈子就这样了,不喜读书,不喜交游,不喜做官,不喜治产业…… 直到有一天在洛阳见到西域胡商带过来的骏马,特别喜欢,于是找人托关系,软硬兼施,买了一匹没去势的公马,然后就跟入魔了一样,把庄园里能搜罗到的牝马都找来了,一匹匹和公马交配。
交配就算了,他还拿着一迭纸记录,给这匹公马的“后宫”
及子子孙孙开族谱,活似个牧监官员一般,认真尽职。
有时候还半夜起身,亲手给公马喂食盐水、豆料,都不要仆人动手。
大前年的时候,居然去了一趟广成苑,死乞白赖找上了牧监官吏,询问育马诀窍。
回来后又跟疯魔了一样,仔细观察、记录。
卞滔看过那“族谱”
,记录得更加详细了,居然连每匹马的习性、脾气、特长都有。
当然,也记录了缺陷。
那时候父亲还没去世,就问五弟,广成苑育马多年,至今都没能育出一种特别令人满意的马,你一个人就行了?
五弟的回答让人无语。
他认为育马需要一点运气,而他运气好,一定能育出好马。
父亲许久都没说话,最后笑了,拍了拍五弟的肩膀,道:“我家还算有点钱财,养你一辈子又如何?”
父亲年前病逝了,卞滔继承了家业。
对这个年龄几乎差了一倍的幼弟,他没多说什么。
父亲说养他一辈子,做长兄的就养他一辈子好了,以全兄弟之谊。
只可惜他也是个小官:汴梁度支都尉司马。
现在还丁艰去职了,想想都泄气——呃,这么想好像有点不孝。
卞滔烦躁摇了摇头,来到马厩旁,抱臂看着。
卞茂记录的纸已经装订成册,还弄了个封面,曰《马经》。
卞滔看了就想笑,遂问道:“‘大将军’贵体如何?”
提到“大将军”
,卞茂眼睛一亮,道:“前几日胃口不佳,现在又好了。”
说完,居然要拉卞滔去看马——“大将军”
就是卞茂从胡商手里买来的马,他自己取的名字,因那匹马比较高大威武。
卞滔可不想去臭烘烘的“大将军府”
,连忙摆脱了卞茂的手,指着眼前这匹马,问道:“此马如何?”
卞茂一听,更是高兴了,道:“大兄,先前大将军和十二夫人敦伦,诸子长成后都不是很高。
此马为大将军第七子所生,诸子中最为高大,几与大将军无异。”
“哦?”
卞滔有些惊讶。
听五弟絮絮叨叨久了,他对育马也有所了解。
与西域马交配的牝马都是北边草原上贩来的矮马,这种马在中原很常见,草原上更是茫茫多。
如果能培育出一种带有草原马血脉的高头大马,意义不可低估。
当然,现在不能高兴太早。
他听说广成苑曾经也培育出很多高头大马,但到下一代时就又退化成矮种了,仿佛那个能让马长高的物事(基因)消失了一般,没能传下去。
这事太需要运气了!
远处传来了马蹄声。
兄弟二人立刻停止了谈话。
卞茂再痴迷于养马,也是知道厉害的,立刻将孝帽戴好,与兄长一起钻进了草庐中。
卞家老二、老三、老四正在谈论李成后宫中有没有绝色,会不会被赏赐下去,谈到高兴处,眉飞色舞,可谓哄堂大孝。
见到长兄使眼色,立刻敛容,做悲戚状。
“叔父!
叔父!”
来客刚刚下马,就是一阵哭嚎。
卞氏兄弟一愣,纷纷出了草庐,却见一人嚎啕大哭,悲不自胜。
卞滔上前询问一番,才知此人名叫“卞盱”
,乃晋尚书左仆射卞壸第二子。
而卞滔的祖父叫卞俊,在那一辈中排行第四。
卞俊长兄名叫卞粹,生子卞壸。
所以卞敦、卞壸是从兄弟,卞滔、卞盱两人是“再从兄弟”
,但一般不这么叫,因为太生分了,基本上还是称呼“从兄弟”
,出五服后才唤作族兄弟。
卞滔有点怀疑此人身份,因为他也没见过卞盱,后者出生在江南,不过当对方拿出卞滔亲笔家书后,顿时信了,于是请他入草庐。
卞茂又悄悄溜了出来。
他不傻,知道接下来要谈什么,他不爱听。
不过他也清楚经营维持一个家族不容易,兄长以前多洒脱的一个人,现在为了家业,四处奔忙,这是他以前打死都不会做的事情。
兄长说要养他一辈子,让他安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很感激。
他不喜欢服散喝酒、谈玄论道,认为那是虚度光阴。
这一辈子安安静静撰写《马经》,培育出一种绝世名马,在他看来是最有意义、最带劲的事。
他知道这种爱好很奇特,也非常费钱。
别的不谈,父亲去世前一个月,他从广成苑买了十匹母马回来,总共花了六十万钱,这是一般家庭出得起的吗?
这笔钱花下去了,真不一定出什么成果,而正常的母马远远不用花这么多钱,只有广成苑培育的好马才贵——其实也不算好马了,真正的好马广成苑不会对外卖的。
当然,也不是没有进项。
不知道怎么回事,赵王勖听说了他的事,遣人送了二十万钱过来,并和天子提及。
天子十分高兴,令广成苑、左国苑各选良马二十匹相赠,并说这才是世家子该做的事情。
或许,这也是兄长支持他继续培育马匹的原因之一吧。
卞茂非常认同天子所说的话。
普通百姓是没有能力做这种耗费巨大且还不一定有成果的事情的,就算做了也不一定保得住成果,很可能被别人抢去了,这只能是有权有势的世家子弟奢靡的爱好。
他是幸运的,生在济阴卞氏这么一个豪门,一生不为衣食所累,不会被人随意欺辱,可以潜心研究。
在马厩待了一会,给大将军仔细洗刷了一番后,卞茂才施施然回到了草庐附近。
已是春末了。
汴水对岸的江家坞堡人去楼空,一群跨刀持弓之人在坞堡外的田边走来走去,指指点点。
不出意外的话,这些人都是左金吾卫府兵子弟,过来看自家新买的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