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市井百态(2/2)
最后选择了于老三,原本的于老三想着朝廷的恩荫,自己也能够当官。
可是朝廷的改制后,凡是京官七品以上文官子嗣可以去往国子监。
他不过是识几个字,也已经快要到了而立之年,去国子监读书那不是自己丢脸吗?
要知道国子监学业不达标,也会将你赶出去的。
所以他认为如果不是杨秉改制了,那么如今他也能够过上好日子。
不过如今的他同样衣食不愁,但是人的野心都是欲壑难填的。
但是他没有想过一点,所谓的断人前途乃是一件大事,那也无非是他乃是既得利益者。
他没有想过,自己没有背景等到自己三代过后,恐怕就再次沦为庶民。
而那些宰执勋贵互相联姻,加之朝廷的恩荫制度,那到时候上层基本全部都是自己人。
底下人想要往上爬基本不可能,这难道对于普通人公平吗?
如于老三这等小民都对杨秉有意见,而那些勋贵还有部分官员,对于杨秉的积怨又该有多深?
如今的杨秉之所以能够做到,政令通达依靠的乃是手中的权力,还有朝廷以及民间的威望在。
有于老三这样的人,也有张屠夫这样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均衡的状态。
不过也是从某种的意义上来说,如果杨秉的此番讲学,能够彻底定下基调,那么他在读书人之中的威望也将再提升一个层次。
在民间的威望和朝野的威望也会更深一个层次,不过这些阻力他又如何不知?
以如今的大宋,当然可以绕过那些权贵的利益,达到所有人的共赢,达到一种和平的态势。
仿佛百姓和权贵们都达到了利益均分,可是这种平衡也是一时的,因为权贵有权势在身,是可以自上而下的进行剥削的。
到那时候同样稳定的态势,也会再次被打破,就像是在隋唐时期需要打破的乃是门阀,如今需要打破的就是权贵。
这才是真正的变法,而杨秉却是像是沉浸在美食之中一样。
而杨盈也在这一刻仿佛明白了很多东西,那个在外人眼里权势滔天的父亲,原来也需要相忍,并没有那般的畅快。
而赵盼儿也明白了自己的夫君,肩上的担子到底有多重,比起原本所想的要更重!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