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三百零六章 大儒讲课(2/2)

不过就在四年前就已经换了新址,理由是国家兴学,生员数目增多,国子监内已经“不足以容学者。

不过这更像是在表明一件事情,那就是太学仿佛也就在那一刻已经同国子学并立,而不是附庸的状态。

至于如今的太学到底有多大,屋千八百七十二楹,足以可见一般。

这在大殿的之外,有一个巨大且宽阔的广场,而在大殿的门前,所站立的便是孙复还有身边的两位弟子。

石介身份特殊,算得上是走出了另一条道路的大儒,两人除去身份上有师徒关系,论影响力那是相当的。

而除去太学生,如今这广场内所容纳的太学生外,还有在环廊上以及堂外的人众多。

这讲学问都是跪坐的,这对于读书人而言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这在其他人看来,跪坐一两个时辰,恐怕腿都得废了。

在这里却是实属正常,崔罕听闻了大宋的大儒来此地讲学,早早的就来到了太学之中,抢占到了一个位置。

看着如此拥簇的人群,虽然那位大儒还未出现,他却是心中一阵恍忽而哑然。

这样的景况,在高丽何时能够见到这一幕,这种震撼之感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和表明的。

尽数以百计的士子皆都盘坐于此,而环廊上也都站满了人,全场噤声没有半点的声响。

使得更加的庄严肃穆,而在此处有一位来客的到来,竟然使得一众学子皆都让道。

这并不是因为对方的身份权势,而是每个学子对于他都是由心的敬重。

除去崔罕之外还有农学院的李明俊,此刻的他生的黝黑,这夏日里都要顶着太阳下地,能够被晒黑也并不意外。

相比起其他的农学院的学子,他们更对于农学更加重视,就像是理科型人才和文科型人才的差别一样。

他们看重的乃是稻种的分类,环境的变化和影响,他们也学习过圣人的书籍,可是兴致不同。

所以如李明俊这样一个农学院的学子,跑到太学听课的却是少有。

不过这里人数众多,崔罕也不知道对方也会在此处。

李明俊也是随着众人的目光看去,此人一身青色儒衫,看起来十分的素朴,和这些读书人的衣着并不二致。

下一章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