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74章儒修小试(1/2)

宁拙放下学堂笔记玉简,眉头皱起,口中低喃:「这样不行啊———」 「我在阵法上的悟性不如老大,恐怕也不如沈玺。

」 「在制符上不如青炽,肯定也有大把的同龄天才,将我甩在身后。

」 「说起来挺惭愧,我宁家擅长的就是制符,但我却连这两件魔符都研究不出什么来。

」 「我若不寻找一些手段,怎么修行都是落后的。

」 「且我的三门功法都和机关术紧密联系,娘亲也嘱托我要主修机关术。

机关术又是修真百艺的集合,所以修真百艺我都要学的!

」 「我悟性不行,这样的学习速度,怎么学得了修真百艺?

要学到猴年马月啊!

」 刚想到这里,一封飞信循着宁拙的气息,就飞到了青石洞府外。

宁拙感应到飞信,立即操控令牌,将洞府门扉打开一丝,放进飞信。

飞信穿梭在洞府内,最终落到宁拙手中。

宁拙先是检查一遍,没有发现什么猫腻,这才探入神识。

「果然是温软玉的信。

」飞信上的法力气息已经彰显了寄信者的身份。

温软玉在第二封信中提到,他述职的时间比他意料中,还要长得多。

按照目前的趋势,他还得被软禁一段时间。

通过种种风吹草动,温软玉可以确信,万象宗内部的各方势力,都在积极地想要插手白纸仙城: 之前只是几个大势力,现在许多小势力也见缝插针,挤了进来。

缘由是之前的大势力中,比较弱势的,主动援引了一些小势力作为帮手。

如此一来,消息就走漏了出去。

温软玉用暗语告诫宁拙:他的存在距离曝光已然不远。

尽管温软玉极力隐瞒,但这个保密功夫已经快要到极限了。

温软玉再次让宁拙多做准备并且,他也主动为宁拙找了一条出路「我虽被迫足不出户,但也联络到了一些旧谊,知晓了许多门派内部的真实近况。

」 温软玉没有在此处多加详述,在信中说这些很不方便,他只是劝导宁拙不要随意掺和万象宗门的内斗。

尤其是旧四峰。

旧四峰中涉及到紫雷峰的,更要慎重至极!

温软玉的这番提醒,和宁拙之前的洞察是相符的。

宁拙比他想的,还要稳重得多。

「可惜我不能飞信给温软玉,只能让他先担心一段时日了。

」 温软玉可以给宁拙飞信,是因为他有渠道,有旧谊,能隐瞒一时。

宁拙若是飞信给他,等于是主动暴露,不打自招。

温软玉在飞信末尾提到:「万象宗内,儒修数量不多不少,但向来团结紧密,以文会友,交流频繁。

」 「此次飞云小试,儒修中许多修士都在选拔小辈,想要为儒修圈子汲取新血。

」 「宁小友,你虽是主修了其他功法,不能兼修儒家法门。

但我已打过招呼,你可借此小试,加入儒修的团体里来。

短时间内,他们会给你一定的庇护。

」 「当然,他们不会亲自出面,只是暗中对你有所照顾。

」 宁拙明白这些儒修的顾忌。

他和温软玉都将成为宗门内斗的漩涡中心,各大小势力都会围绕着他们进行角逐、博弈。

若是提前挨得太近,这些儒修也会牵扯到风波里来, 作为儒修群体,他们通常都会观望形势。

带头冲锋的人群,往往不会是他们这类人的。

但宁拙已经相当满意!

温软玉能处!

确实是自己人!

从温软玉的安排,以及儒修的反应来看,这个团体在万象宗内不算大。

若真有大靠山,儒修团体早就开始争夺宁拙了。

白纸仙城的利益真的很大!

儒修本身的功法已经限定,他们不能彻底改修《万象经》,所以绝大多数都是兼修。

儒修本身就有自身的追求,或者说道途已经有了相关的局限。

从这点上,也很难走入万象宗的核心层中去。

即便是这样,儒修团体仍旧愿意庇护宁拙,利用兴云小试来照顾宁拙。

这个方法很巧妙。

因为这正是万象宗的规则。

用规则来行私心,也是儒修处理事务时的倾向一一省力又安全。

「儒修团体不上不下,位置尴尬,并不能成为我加入万象宗的合适切入口。

「但既然是温软玉推荐安排的,就该去!

」 「短时间内,获得他们的庇护,对我有利。

‘ 「并且修真千家当中,也属儒家最擅长学习了!

或许我能从中找到加速学习修真百艺的法门呢。

」 君子四艺琴棋书画,几乎是儒修标配。

也就是说,作为儒修,至少要掌握四门技艺,且越是精深越好。

这还不算传统的四大艺丹器阵符。

儒修学这么多,远超寻常流派,其中一项原因就是儒家在学习这件事上,极有研究成果。

许多儒术就是专门设计出来,针对学习的。

翌日。

点墨峰。

玄色岩壁布满天然墨痕,黑松林立,山雾湿润,道盘折如青玉束带。

三位修士正踏着晨露浸润的石阶向上行去。

最年长的,也不过是位青年。

青年修士并未掩盖筑基巅峰的气息,眼下带着青黑之色,虽然束发,却漏了几缕碎发。

行走间,他腰间挂着的盛诗筒里的诸多竹签,相互碰撞,发出声响。

青年儒修名为白寄云,行走在三人的最前方,此时缓缓顿足远眺。

就见远峰衔着半轮金阳,将云海染作熔金泼玉般的壮丽景象,不由由衷赞叹一声:「今日便是小试不成,能再次见到如此美景,也是不虚此行了。

」 白寄云性情琉懒闲散,喜好游历,观赏美景,文名广播。

走在白寄云身后的两位修士,跟了上来。

少年儒修柳拂书道:「白兄谦虚,你是我飞云国内筑基儒修的门面人物,你若是失败,我等也无可成功了。

」 柳拂书瘦高如竹竿,洗白的蓝衫袖口磨出毛边。

右手食指生茧,颈侧还有一抹墨汁晕染的淡斑他只有筑基中期修为,但白寄云早已知晓他的名号。

柳拂书虽然家境贫寒,修行儒学法门颇有天份,尤擅书法。

偏偏这场在点墨峰中设置的飞云小试,乃是一场笔试。

他若是大意,很可能就败给柳拂书了。

柳拂书并不是吹捧白寄云,而是发自内心的称赞。

他比白寄云年少许多,开始修行之后,就屡屡从师长的口中听闻白寄云的才情。

每隔一段时间,文修的圈子里都能传出白寄云在哪里哪里,又创作了什么诗词。

可以说,白寄云乃是柳拂书的偶像, 「白兄,这样的美景,你不得创一首诗来,才能符合你的才情嘛!

小弟洗耳恭听。

」场中的第三人此时开口。

他却是一位童子。

他的修为只有炼气期,两颊婴儿肥未褪,穿着杏黄短褂,眼仁黑亮如点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