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228、太学讲学!(2/2)

所以他第一个选择提问姜禾。

陈烨满意的点了点头,赞道:“你父亲是军人,你们一家其他人都是农户,你能考入太学,说明你读书的天赋很好啊!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读书的?”

姜禾连忙道:“学生是三年前开始认字的,这还得多亏了大王您的恩泽,在学生所在的镇上开办了学舍,让学生可以免费学字,还有那些咱们这些普通人都能买得起的书。”

“至于学习天赋,学生可没有什么学习天赋,比起太学中诸位学子,学生才疏学浅,只不过是走了偏门才进入的太学,当不得天赋好三字。”

陈烨好奇问道:“哦?!

那你偏什么门?”

姜禾接着回答:“学生家中世代为农,学生从小就跟着父母种地,对农耕事情比较熟悉,也感兴趣,在识字之后,便买了很多关于农事的书籍阅读,正好太学中有农学一科,学生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前来报考农学,便侥幸入了太学。”

原来如此!

陈烨在设立太学的时候,就采取了后世大学分科分院的模式,让蔡邕他们将每一个学习的大类分化出来,然后组成学院。

比如农学,便设立了一个农学院,声乐便设立了一个声乐学院,诗词歌赋便设立了一个诗歌学院等等。

反正能够分科设立的学院,陈烨都让蔡邕分了。

学员若是有精力,有能力,可以选择多科进行学习。

类似姜禾这种出身的人,其实在太学中并不多,但也不算少,几百人还是有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大部分都像姜禾一样,是偏科进来的,还有一部分是特招进来的。

陈烨目的是要从庶民中培养出人才来管理,治理这个国家,所以对普通百姓就要放宽标准。

就如同后世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对一些贫困地区的考生有专项计划一样,必须要去扶持他们,他们才能走到更好,更好的平台。

不公平?!

在陈烨看来,这才是正在努力去维护公平!

这些世家大族的子弟欺压了百姓这么长时间,普通百姓也该翻身了!

听到姜禾的自我介绍,陈烨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回到了最初的问道:“很好,那请你回答一下我最初问的问题吧。”

姜禾想了想,憨笑着回答道:“学生没什么想法,只是想着可以多研究农作物,可以发明出更多对农事有益的工具,培育出更多高产的农作物,可以让农民更加轻松!”

陈烨很是赞许点了点头:“很好!

这个目的很纯粹,很务实!

那你要好好努力!”

虽然陈烨只是简单的说了一句让他好好努力,但姜禾整个人非常激动,眼中流露出坚定且崇敬的眼神回道:“学生谨记大王教诲!”

随即,陈烨指向一名身材较为高大,看上去并不像本地人的学员继续问道:“这位学员前来太学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这名学员上前行礼,自我介绍道:“学生徐福,字元直,颍川人士,家中父母皆为普通百姓,家境贫寒。”

听到这名学员的自我介绍,陈烨心中暗惊,他没想到自己随便一指,居然指中了徐庶!

他倒是有些期待,徐庶对这个问题,会作何回答……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