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七百九十二章 一大家子,都来啦(1/2)

师大附中,一转眼,开学已经快要一个月了。

下午放学的铃声响起,老四和老五背着书包,在甬路上,会齐了小曼他们,然后跟同学们一起,欢欢快快地出校门。

临近国庆节,学校放了三天假,现在这时候,还没有什么黄金周的说法,三天假期,那就算是比较多的了。

这一个月,夹皮沟的孩子们,已经完全适应了新学校,而且还结交了不少新朋友。

尤其是老四老五周围,聚拢的同学特别多。

“四姐,五姐!”

刚出校门口,就听到有人喊,老四很快就发现目标,立刻欢叫一声:“小六子!”

只见小六子正笑嘻嘻地朝他们招着小手,小脸上笑得很是灿烂。

大伙都围上去,山杏抱起小六子,贴贴她的小脸蛋,一个多月不见,还真是想念。

“彩凤,这是你妹妹啊,怎么长得一点也不像你?”有个同班的男生向小老四询问。

小六子瞥了那个脸上长着不少青春痘的男生:“你有病。”

那个小男生好尴尬:“嘿,你怎么骂人呢。”

“我们家老六是医生,说你有病就有病。”小老四可不会客气,噼里啪啦地开始训那个男生。

真的假的,这么大点儿,会看病吗?

周围的同学们都瞧稀奇,小六子倒是一点也不慌,指指那个男生的脸:

“我能给你配药,然后煮开了洗脸,洗上一个月就好,一脸小痘痘多难看,以后找不到对象,嘻嘻。”

周围的半大孩子就开始起哄,那个小男生也涨红脸,嘴里争辩着:“我才不信呢,药水烧开了,还不烫秃噜皮才怪。”

“你傻呀,不会凉一凉。”小六子觉得这个小男生简直无可救药。

小男生犹豫了一会,就悄悄问老五:“山杏同学,你妹妹到底会不会治病?”

脸上的小痘痘,还是很叫他烦恼的。

老五笑着点点头,那个小男生狠狠心,掏出作业本,又拿出笔:“小妹妹,你会写字吗?”

小六子也不回话,接过钢笔,唰唰唰在上面写了五六味草药的名称,还非常正规地在后面标明需要的重量,都是几两几钱之类的。

“哎呦,小家伙行啊,这字比我写得都好。”另一个男同学也叫嚷起来。

还有一个比较厉害,跟着补充道:“你也不瞧瞧是谁的妹妹,彩凤和山杏同学的妹妹,能差吗?”

这个同学一瞧就是情商比较高的,会说话。

“走了,回家,大家再见。”小老四摆摆手,然后领着小六子往家走。

路过一个卖冰棍的小推车,还给大家都买了一根冰棍儿。

“骤冷骤热交替,对肠胃不好。”小六子嘴里念念叨叨的,不过照样吃得挺香。

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抵挡住诱惑,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转了个弯儿,就看到刘青山正站在那等着他们呢,手里还拎着不少菜肴。

“哥,你回来啦,老家还谁来啦?”小老四迎了上去,跟老五一起,把刘青山手里的东西接过来。

“给小曼他们一份。”刘青山买的都是双份的,然后摸摸老四老五的脑瓜。

虽然两个小丫头不说,但是刘青山知道,她们也想家,想爷爷奶奶和母亲他们。

一起回到家,看到哑巴爷爷,正给小翠摸脉呢,老爷子笑眯眯地点点头,示意没什么问题。

“爷爷。”三个小家伙凑上去,着实亲热了一番。

晚上有客人,五点半左右,施老师就骑着自行车来了,车把上还拎着个网兜,装着苹果鸭梨啥的。

进门之后,施老师恭恭敬敬地给哑巴爷爷行礼。

上次哑巴爷爷给他诊断之后,施老师又去了协和医院,重点检查了一下头部。

结果发现有一处血管先天畸形,确实如哑巴爷爷所言,随时都有淤堵的可能。

不过因为是器质性疾病,以目前的医疗手段,还无法进行手术。

用主治医生的说法就是:相当于在血管里埋了一颗定时炸弹,谁也不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引爆。

这下可把施老师给愁坏了,他现在年富力量,正是创作的黄金期,可不想因为体内埋了一颗炸弹,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医院没有好法子,他就按照刘青山给他的忠告,再次找到哑巴爷爷。

那段时间,哑巴爷爷在中医学院开讲座,正好就给他开了药方。

坚持几个月之后,施老师又去医院检查,情况竟然大为改观。

虽然畸形的血管并没有矫正,但是出现淤堵的概率,却大大降低。

施老师一颗心这才放回肚子里,今天下午接到刘青山的电话,说是哑巴爷爷又来京了,要给他复诊,施老师立刻就乐颠颠地跑来。

哑巴爷爷给施老师诊脉之后,也微微点头,然后又比划一阵。

小六子现在就是爷爷的小嘴巴,以前可能还有许多医理方面的东西,因为太专业,表达不清楚,但是现在却完全能说明白了,比刘青山都适合当翻译。

“爷爷说,老师您没有什么大碍,以后要注意早睡早起,平时不要剧烈活动,饮食清淡一些,可以吃瘦肉,少吃油腻的食物……”

小六子交代了一大堆,施老师反倒跟小学生似的,一个劲点头,还拿出纸笔进行记录,瞧得大伙都有点忍俊不禁。

“吃饭喽。”小老四来招呼大家去吃饭。

一大家子坐了满满当当一大桌子,正要动筷,就听外面有人呼唤:“彩凤,山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声音,在两个小丫头听来,是多么的熟悉。

“娘!”

两个小姑娘放下筷子,一起冲出门。

只见在院子里,林芝正满脸慈爱地向她们张开双臂。

“娘——”

老四老五扑进林芝怀里,眼泪哗哗地流淌出来,第一次离家这么久,也是第一次离开母亲这么久,也难为她们了。

林芝一只胳膊揽着一个,略略低下头,贴着她们的小脸儿,眼圈也不由得有些泛红。

刘青山也迎出来,微笑着望着母亲,还有母亲身后的爷爷奶奶和秋菊奶奶,大姐大姐夫领着小火,大姐怀里,还抱着小月月。

一大家子,都来啦。

而且在后面还有人呢,张杆子跳着脚,他也不好意思往前挤,嘴里直嚷嚷:“青山啊,俺家小曼他们在哪住着呢?”

杆子叔旁边是他媳妇,手里领着小曼同母异父的弟弟。

后面还有几位村民,都是孩子在这读书的,正好赶到国庆节,来看看孩子。

“娘,爷爷奶奶秋菊奶奶,大姐大姐夫,你们先进屋。”刘青山和家人打个招呼,就领着张杆子他们这些人,去学生们住的小院儿。

“杆子叔,村里都挺好的?”刘青山跟大伙边走边聊。

“嘿嘿,都好着呢,就是你咋总也不回去,大伙天天念叨你。”张杆子说着说着就开起了玩笑:

“青山啊,你还非得等合作社分红的时候才回去领钱儿咋滴。”

刘青山也大笑,看到乡亲们,他的心里也格外敞亮。

小曼他们住的地方,离得不远,几分钟就到了,推开门,张杆子就嗷唠一嗓子:“小曼,你娘来看你啦!”

哗啦一下,孩子们都从屋里冲出来,各找各妈,眼泪哗哗。

都是第一次离开家这么久,能不想吗?

“都先别哭天抹泪的了,这一路上都没好好吃顿饭,赶紧的,先吃饭,张大嫂子,给俺烫二两烧酒。”

张杆子又吆喝起来,他倒是不见外。

等大伙都进了屋,只见这边也正吃饭呢,张杆子往桌上一瞧就乐了:“伙食不错啊,还真得喝二两解解乏。”

桌上是四菜一汤,俩炒菜,外加一个酱肘子,一只烧鸡,还有一个鸡蛋汤。

几位家长瞧着,心里也更加高兴。

多出这些人,饭菜当然不够吃,叫孩子们先吃着,大人们又拾掇一些饭菜。

“青山啊,你就别回去了,陪俺喝点。”张杆子倒是一点不见外,先掰了个鸡爪子啃上了。

“我一会儿再过来,给大伙找住的地儿。”刘青山还惦记着回家跟家人团聚呢,也直接跑了。

回到家,这边也加菜加饭。

最高兴的是老四老五老六,领着小火和蹒跚的小月月,在院子里疯跑。

刘青山先问候爷爷和奶奶他们,然后和大姐大姐夫聊起来。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