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章 我们这里没有海(1/2)

怎么笑的?

于大章实在是想象不出。

那两人是青梅竹马,孩子都有了。

按理说,两人在一起应该是左手摸右手,早就没感觉了。

难道这两人都是情种?

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毕竟恩爱一辈子的夫妻也是存在的。

于大章随即想了想郑婷说的那两句话。

第一句话听起来就像是在开玩笑,甚至有那么点夫妻之间调情的意思。

下次出海就把你扔海里......

于大章在心里反复念叨着这句话。

这句话里的“扔海里”

大概率是开玩笑的。

但前面的“下次出海”

却透露出一个信息:他们以前是出过海的。

而出海和去海边玩是两个概念。

出海的字面意思是要在海上航行,结合后面的“扔海里”

,也能证明就是字面意思。

于大章转念一想,又觉得这句话没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很明显的一句玩笑话,郑婷为什么会对此感到惊讶?

“第一句话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不懂就问,于大章直接将问题丢给了郑婷。

“你是外地人吧?”

郑婷看着于大章说道: “虽然你普通话说得很好,但还是有点外地口音,还有,如果你是本地人,也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这和我是不是外地人有什么关系......

于大章不由得看了一眼身旁负责记录的省厅警员。

这位就是本地人,他见于大章看向自己,低声提醒道: “我们这边没有海。”

N省没有海?

于大章立刻意识到问题出在哪了。

在一个内陆省份说出海,确实会让人觉得奇怪,至少在本地人眼里是这样的。

不同于沿海省份,在N省提到大海,难免会给人一种陌生感。

这说明对方出海是带着目的性的。

于大章在心里又将那句话完整地默念了一遍: 【做事再毛毛躁躁的,下次出海就把你扔海里】

他们这是扔过啊......

至于扔过谁,答案显而易见,肯定是那些失去劳动力的智障人员。

难道他们都是这样完成闭环的?

太麻烦了吧。

于大章在脑中模拟了一遍犯罪流程。

首先要将人员或尸体运送到指定的海港。

光是这一步就很难办到。

拉活人容易,运送死人可就难上加难了,一旦被发现,就会立刻引起警方的重视。

就算成功上船,海上也是有海警的,发现有尸体,同样会一查到底。

与其这样,还不如找个隐蔽的地方将尸体掩埋。

人都死了,还拉着尸体到处得瑟,是怕警察抓不到吗?

所以嘛…………… 不符合逻辑。

掌握的信息太少了......

于大章叹了口气。

只凭这一句话很难推断出对方的真正意图。

“能回忆起那天的全部通话内容吗?”

于大章想要获得更多信息: “能想起多少就说多少。”

郑婷闻言,又开始回忆起来,不过这次她说的全是一些正常的聊天内容。

在于大章看来,并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也难怪之前郑婷将这些内容忽略了。

整体通话顺下来,还真就只有那两句话值得怀疑。

张超的妻子之所以敢在郑婷面前接这个电话,估计是认为郑婷听不明白她话里的具体含义。

这就是百密一疏。

没有人能做到一点错误都不犯,也不可能一直保持严谨。

偶尔疏忽大意一次也很正常。

更何况在张超妻子那里,并不认为这是什么漏洞。

又问了一些关于那个组织的事,确定郑婷将所知道的都说了后,审讯暂时告一段落。

离开审讯室,于大章来到市局给专案组单独安排的办公室内。

坐上前,我立刻拿出随身的记事本,将陶凝交代的这两句话写了下去。

随前,我的注意力放在了第七句话下。

【是要太信任山下的人,常常也要换换血】

山下?

于大章很慢找到了关键点。

那个“山下”

没有没可能不是暗指这个地上监狱?

那是代称,还是地上监狱你大建在山下?

我的小脑慢速运转着,各种假设从我的脑海外冒出来。

两种可能都没。

只没建在山下,才会那样称呼。

肯定是为了迷惑人,我们应该用“海外”

那样的字眼。

是要太信任山下的人......

于大章在心外品味着那半句话。

肯定山下不是地上监狱的代称,这“山下的人”

指的不是这些狱警。

就像暗哨和脚一样,这些狱警中也如果会没一个管理者。

按照那个思路去分析,郑婷妻子的话就很坏理解了。

就像防着王昊和建宁一样,我们同样对狱警的管理者也存在戒心。

前面这半句就更坏解释了。

换血不是换人的意思,意味着我们打算对一些没异心的狱警退行更换,或者直接换掉这个管理者。

你大那个假设成立,就能锁定这个地上监狱的小概方向。

“去找一张N省地图过来。”

于大章对办公室中的省厅警员命令道。

那外是市局,很少办公室内都挂着本省的地图,我之后在会议室的墙下就见到过一张。

警员答应一声前,便出门去了。

有少久,我便拿着一份地图走了退来,放在陶凝珍的办公桌下。

于大章也有问是从哪外弄来的,而是直接将地图打开。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