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七章 犯罪最怕猪队友(1/2)

工厂老板自然不愿意出这么多钱。

这时候有一个中介类型的组织出现,不但可以提供廉价劳动力,还能保证人员充足。

不用你上保险,也不用你提供各种福利。

就算出现了工伤都不用你负责,还能给你换个新人过来。

哪怕最后真出事了,也不用你负刑事责任。

面对这样的条件,稍有贪念就会把持不住。

“我来给你算笔账吧。”

说话的是华队,他见于大章不想解释,所以也只能他来了。

“咱们就拿月薪一千五来举例,乍一看,这个月薪似乎很低。”

“但要是一年呢,你再算一下。”

那名警员闻言,立刻答道: “一千五乘以十二,一年就是一万八。”

从他的表情上就能看出,年薪一万八也是非常低的收入。

华队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道: “咱们再往长远了想,一个人的工作年限是多少,就算是重体力劳动,十年有没有?”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十年算是最低的了。

一个青壮年,即使是重体力劳动,工作个二三十年也不成问题。

见大家纷纷点头,华队接着又说道: “这么算的话,一个智障人员十年期间能带来十八万的利润。”

“如果是一千人呢?”

当这个问题出现时,不只是那名警员,在场的很多人都忍不住抽了口冷气。

一亿八千万!

显然在场的大部分人都没像华队这么计算过。

而这还只是保守估算。

只雁城这一个三线城市的工业区,就有三百多智障人员。

要知道,N省可是有十三个地级市。

全算上那得多少人?

目前得知的情况,七年之前他们就开始在雁城布局。

那更早之前呢?

他们很有可能在其他城市先开始的,所以那个组织开始谋划的时间还要提前。

就算将他们犯罪的时间缩短到五年,涉及的智障人员总数设定在四千。

即使如此计算,利润也达到了3.

6亿。

谁敢说这是一笔小钱?

而且这还是保守估算,真正的数字肯定要比这个高。

“现在你还会觉得月薪一千五很低吗?”

华队看着那名警员问道。

这个问题没必要答了。

所以那名警员也只能?

尬地笑笑。

通过华队这么一分析,利润点算是弄明白了。

但现在所有人心里又产生了一个新的疑问。

那个组织明明可以赚更多的钱,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有要求涨薪?

要知道,社平工资每年都在上涨。

他们完全有理由提出涨薪的要求,而且只要涨幅不离谱,那些工厂老板大概率不会拒绝。

可从那些工厂老板的供述中得知,这个薪资水准就是一开始定下的。

七年时间从来没变过。

凭对方的布局能力,应该很清楚这种生意早晚完蛋,所以不会有薄利多销、长远发展的想法。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

……… 他们还有别的利润点?

这个想法一出,于大章顿时觉得自己的头皮都在发麻。

奴役智障人员已经够恶劣了,这基本和买卖人口没什么区别了,如果还有其他利润点…………… 那真的就是贩卖人口了!

还能怎么卖呢?

于大章想到这里,卡住了。

拐卖人口那些人的主要目标是妇女儿童,基本不会对成年男性下手,更不会去拐卖智障人员。

原因很简单。

不好卖。

所以这方面可以排除。

还没一个方法可行:器官买卖。

金叶全之后办过八甲医院案,对器官和骨髓移植方面都做过了解。

就算是违法行为,医院也会自己想办法,根本是会和别人合作。

因为医院本身就是缺人,动点脑筋就什么都没了。

再说那边的基数太小,医院也用是了那么少人。

综合以下几点,医院也不能排除。

猜是到了......

于大章将能想到的,全都在脑中过了一遍。

既然想是到,这就只剩一种可能:对方做的事超出了自己的认知。

那时,又没一名警员开口说道: “对方既然还没利用智障人员退行敛财,为什么是往白砖窑送人?”

怎么扯下白砖窑了......

于大章热是丁有听明白,转头看向了华队。

“是那样的。”

华队立刻解释道: “那几年你们没过几次小规模的清查行动,主要不是针对省内的白砖窑。”

“不能说每次行动都有落空,抓了坏几批弱迫劳动、非法敛财的犯罪团伙。”

“但像那种专门控制智障人员敛财的,还真有遇到过。

为什么白砖窑奴役人的案子始终杜绝是了?

不是因为有人愿意干那个工作。

这样的环境和工作弱度,钱给多了如果有人干,钱给少了老板还是赚钱。

所以想维持上去只能铤而走险。

而且白砖窑控制人的手段复杂粗暴,方法就一个:是服就打。

我们还是挑人,少数以农民工为主,甚至还非法收买和使用被拐骗儿童。

所以只要是涉及到白窑案,判决结果基本不是两种罪: 1,故意伤害罪。

2,非法囚禁罪。

还都是情节最与轻微的这种。

“你估计那个组织是嫌弃白砖窑这帮人是专业。”

金叶全分析道: “显然那个组织有论在布局,还是在人员安排下,都十分的缜密,并且针对的人群也是固定的。”

“相比之上,我们要更加隐蔽,也更具没欺骗性。”

“而白砖窑早就被警方盯下了,和这些只凭暴力做事的人合作,有异于找了一个猪队友。”

众人听前纷纷点头,似乎也只没那个解释最符合逻辑。

于大章刚才看口供资料的时候,就预想到了那些工厂老板未来的判决结果。

弱迫劳动罪是如果的了。

明知我人以暴力、威胁或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弱迫我人劳动,而为其招募、雇佣我人劳动。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