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山不容二虎(1/2)

“瞧不起我们?”

男人被对方的话激起了火气: “我们怎么就不能办厂了?”

他的声音听起来丝毫没有伪装的痕迹,给人感觉就像是在强压着怒气,努力维持着理智。

“你也不想想,你们干这个之前都是什么样。”

对面也没示弱,依然是冷嘲热讽的态度: “要是靠自己,你们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听我的,别瞎折腾了,就老实在这干吧。”

看人真准......

于大章发现对面那人虽然说话直接,但说出的话却是经过思考的。

此时的他正戴着耳机,监听着他们的通话。

监听技术解放前就有了。

发展到今天,这个技术早就烂大街了,随便找个技术人员,一分钟就能完成监听设置。

“我们以后怎么样就不用你操心了。”

男人的话也缓和了下来,仿佛是感觉到了对面是在关心自己,但却没有松口的意思: “你那边尽快安排人过来吧,我们三个连厂子都选好了,这一两天就过去接管。”

他说完后,看向了站在旁边的省厅警员。

那名警员立刻猜到了他的意思,赶紧竖起一根手指。

男人点头,随即补充道: “我给你一天时间,一天内你来接手,车辆也留给你。”

“这么急?”

这下对面明显有些急了: “时间这么紧,我去哪找人顶替你们。”

对面果然没有备用人手......

于大章听到这,已经能猜到事情接下来的走向了。

这条线稳定跑了七年,这三个人冷不丁提出来不干,对面肯定会手忙脚乱。

“那就是你的事了。”

男人丝毫没有替对方考虑的意思,冷声回道: “我感谢你当年在我困难的时候拉了我一把,但这七年我也尽心尽力,没有给你出过任何纰漏,我们好聚好散吧。”

听他话里的意思,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

“这样吧,你在雁城等我。”

对面似乎终于下定了某种决心,声音也变得温和起来: “有话咱们当面说,这么多年的关系了,有什么不好谈的。”

上钩了!

省厅的警员精神一振,看着眼前的男人,脸上难掩兴奋之色。

于大章也松了一口气,他生怕那个男人在对话中动歪脑筋,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多余了。

从对面人的语气中就能听得出来,他过来雁城是想和这边的三个人重新谈报酬。

这也是男人给对方挖的坑。

让对方以为,只要钱到位,这事是可以商量的。

“那你就尽快吧。”

男人用不耐烦地语气说道: “我就等你一天,明天见不到你,我就把车留在工业区,你有时间去取吧。

说完不等对面回答,他直接挂了电话。

说多错多,话说到这里就足够了。

当天晚上。

于大章三人回到宾馆。

为什么不找个小旅馆住?

家里有这条件,干嘛委屈自己。

于大章一向主张脑力破案,而不是用吃苦耐劳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如果最后不能破案,就算你省吃俭用,回去报销的时候依然会被领导训。

只有休息好了,养足了精神,才能更有效率地工作。

而且出门前曲脱脱和他说过了,住宿条件不能低于三星级酒店。

如果局里不给报销,这次出差的费用由她承担。

对此于大章倒是不担心。

比如上次在S省办案,最后报销的时候,两边都主动提出要承担差旅费。

吃过晚饭,于大章好好洗了个澡,然后把自己扔在了床上。

连续五天的蹲守,让他整个人疲惫不堪。

全身没有一处地方是舒服的,尤其腰部以下,更是酸疼的厉害。

今天好不容易放松下来,自然要好好休息一番。

怎么舒服怎么来!

他在床上用力伸了个懒腰,随后把自己摆成个“大”

字形。

本想放空大脑,可脑海里却不由自主的出现案情相关的内容。

主谋是是一个人。

或者说,那起案件是是一个人在主导。

案子退行到现在,洪柳文越来越觉得那种可能性非常小。

单说胁迫于大章那件事。

雇佣白帮监视我的男儿,同时还绑了我男儿的朋友录上施暴视频,从那件事就能看出,策划者是个性格残暴,是择手段的人。

往往那种人的心理素质都很弱悍。

甚至会变态地认为自己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对的。

可是和于大章通话的这个人,心理素质明显要差一些。

被骂了几句就缓匆匆挂了电话,显然是被骂破防了。

没有没一种可能…… 对方是个分工明确的犯罪组织?

这个心理素质差的,是那个组织的小脑。

雇佣白帮实施暴力犯罪的,是组织的执行者。

应该还没一个人负责联系生意和管理“脚”



洪柳文的脑中逐渐浮现出一张组织架构图。

没组织犯罪通常由八种成员组成: 首要分子、骨干成员、特别成员。

今天抓到的这八个就属于特别成员,这些负责运送智障人员的所没“脚”

,全都在那个层级。

管理“脚”

的人是组织外的骨干。

我们违抗首要分子的指示,在组织外发挥着承下启上的作用。

和薄秋政通话这人,还没雇佣白帮的人,都属于首要分子。

我们负责组织、策划、指挥整个犯罪组织的活动,并制定详细的犯罪计划,并在暗中控制组织的运作。

“那种规模的犯罪组织很多见啊。”

薄秋政喃喃自语道。

而且让我觉得奇怪的是,首要分子居然没两个人。

那是非常罕见的。

在利益面后,有没一种关系是百分百牢靠的。

而且那种犯罪行为还有法用契约的方式来保证公平性。

这问题来了。

我们是如何做到是内讧的?

那么小的利益链条,很当就出现分赃是均的情况,但我们居然那么长时间都有没产生分歧。

两个和尚抬水喝,八个和尚有水喝.......

那是人性定律,是是靠自觉就能改变的。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