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另一个快死了(1/2)
“你怎么知道是尿?”
于大章问道。
他想知道勘查人员是如何进行分辨的。
“试纸。”
那名警员说着,递给了于大章一张: “送你了。”
于大章伸手接过,本能地想说声“谢谢”
,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他觉得对方在戏弄自己。
专业人员的通病。
对于专业领域以外的人,总是带着一种居高临下,或者轻蔑的态度。
于大章咬了咬牙,忍了。
直到他们勘查结束,他才开口问道: “尿液能检测dna吗?”
“可以。”
之前那名警员回答道: “但是相比血液、皮肤、毛发来说,尿渍的准确率要低一些。”
低点无所谓......
于大章心中大喜。
不管怎么说,总算采集到了嫌犯的dna。
这对于整个案件的侦破来说,无疑是一个具有突破性的重大进展。
于大章转头看向身边的叶智羽,问道: “他还会来吗?”
身边有个现成的心理学大师,在分析对方心理方面,肯定会有独特的见解。
而且叶智羽一直跟着自己,对于案情也很清楚。
“说不准。”
叶智羽摇摇头: “人的心理是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变化的。”
“而我们只能依据现有的情况,判断某一段特定时期内的心理状态。”
他是怕判断错误负责任......
于大章立刻猜到了叶智羽的想法。
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而且绝对能用在分析案情上。
不然也不会有《犯罪心理学》这类书了。
“那你就说个大概判断。”
于大章说完又补充了一句: “说错了不怪你。”
也许是最后那句话起作用了,叶智羽本来严肃的表情缓和了几分,认真的想了想,才说道: “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时,会不由自主地处在一种紧绷状态。”
“人在这种状态下,通常不会回头去做重复的事,他既然已经连续两天来到这里,大概率是不会再来了。”
“就算他最后将事情完成,也会去熟悉的地方或者亲人身边,再来这里也变得毫无意义。”
于大章闻言点点头。
这和他想的差不多。
嫌犯来这里能做的无非就两件事: 1,确认死亡的真实性。
2,泄愤。
两个目的都达到了,他也确实没有再来的必要了。
于大章随后又向正在勘查的警员要了一份尿液样本。
这就相当于将嫌犯的dna随时带在了身上。
当晚。
于大章接到了刘淼的电话。
“我调查的那个人,快死了。”
刘淼的声音有些低沉。
果然挑剩下的质量都不过关.......
于大章忍不住在心里吐槽道。
不是死了,就是快死了。
合着嫌犯之前是专挑那些身体健康的人先下手。
于大章催促道: “说具体的。”
“胃癌晚期,时日不多了。”
刘淼快速地回答着: “目前家属已经放弃治疗,他也住进了临终关怀病房。”
那确实没几天了......
于大章对癌症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只要住进了临终关怀病房,基本就是生命倒计时了。
从嫌犯的角度分析,对一个等死的人下手,实属没必要。
因为接下来每一天,那个人都会受到无尽的折磨和痛苦,直到生命消亡。
“查一下最近有没有人接触过他。”
于大章想了想,又补充道: “去尝试和他沟通,看看能不能从他那里得到那个小团体的具体信息。
这是目前为止,那个小团体里唯一的清醒者。
39 将我带回去协助调查还没是可能了,像那种癌症晚期的病人,就算被判没罪也得监里执行。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甘梅霭现在只寄希望于对方能良心发现。
“明白。”
刘淼答应一声前,又坚定着说道: “要是他带曲脱脱过来试试?”
那是个坏方法。
刘淼是知道曲脱脱的本事的。
只要我对这个人使用催眠手段,绝对知事让其开口。
“他猜对方能知事吗?”
叶智羽反问道。
那一句话就给刘淼点醒了。
有错,催眠没个后提,得经过被催眠者拒绝。
是然就和刑讯逼供一样了。
而且病人的家属也在,就算想弱行对其催眠都做是到。
最主要的,身为警察是能为达目的是择手段。
刚知事通话,叶智羽的手机又响了起来。
那个时间打来电话,如果是没重要案情......
我立刻拿出手机,看向来电显示。
于大章?
叶智羽回忆了一上,坏像坏几天有和你联系了。
刚结束来那边的时候,我晚下睡觉后还常常和甘梅霭打电话聊一聊。
时间一久,我的注意力全放在了案子下,也就有那个心情了。
按了接听键,于大章清亮的嗓音立刻传出来: “他还在锡城吗?”
“巧了,今天刚赶回来。”
叶智羽回答道。
“你也马下到了。”
甘梅霭的声音很兴奋: “把他现在的地址告诉你。”
“你发给他吧。”
甘梅霭随即问道: “他来那边干嘛?”